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我是从2000年开始策划“德育哲学研究丛书”的,当时计划出版8本专著,现在依据实际研究情况调整为12部。竭长光博士的《德育辩证论》是“德育哲学研究丛书”的第八部专著。德育哲学这一重大课题,是时代的德育理论与实践发展需求的产物。一方面,德育的社会化、本真化和深邃化,已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走势。对此,我曾提出四个“回归”的看法,即:德育的权利和义务由国家主体逐步向社会主体回归;德育的本质存在由革命时期的“精英”目标取向为主逐步向民族的大众的“生活世界”回归;德育的目的任务由工具理性主导逐步向建设人本身回归;德育的运作方式由单向运动为主逐步向双向、多向乃至“无穷向”回归(详见拙作《德育哲学引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6—19页)。而“任何领域的发展不可能不否定自己从前的存在方式”(马克思语)。毫无疑问,德育“领域的发展”,确需德育哲学这一新兴边缘学科的探索和确证。另一方面,德育理论作为教育学说的相对独立部分剥离出来,其诸多重大问题研究需要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及价值观的指导与统摄。故此,德育哲学作为德育原理与哲学思维互动交融的新兴学科应运而生。学科问题,首要的是个学术“领域”的边界相对划分问题。通过几年来的研究探讨,我以为,德育哲学似可这样界定:德育哲学是关于德育观及其行为实践的哲学前提性问题的理论学说。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德育理论与哲学思维的有机契合,开展对于德育观及其实践运作的哲学研究,揭示人的德性修养的前提性根据和条件,揭示德育观形成、运演、发展的历史正当性和价值合理性,揭示德育运动规律的前提性根据和条件及其实现形式。当然,正如著名教育学家王逢贤教授在我的《德育哲学引论》一书“序”中所说:“创建一门能够站得住脚并取得较大公认的新学科,并不是一件易事。别的学科建设暂且不说,仅就已取得较大公认的教育哲学来说,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黄济教授在其《教育哲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中毫不隐讳地评价道:教育哲学发展至今,不仅在性质、研究对象和范围、研究方法等方面仍存在分歧,甚至对教育哲学应否独立存在仍有不同意见。看来我们对初创的德育哲学理论体系更应持审慎的态度,坚持不断加工,以促其成熟。”就内容而言,也还有许多“亟待回答的重大问题”急需研究,“诸如:在科学世界观教育领域,在科学技术及其教育已相当普及的今天,为什么在受过现代科学教育的人们当中,不仅有神论者有增无减,而且执迷歪理邪说者亦不乏其人;我们认为社会主义教育的全部目标、内容和方法都是以真善美的统一作为前提性承诺的,本应具有巨大的说服力和魅力,可是为什么有些人不仅拒绝主动接受全部,反而有意逃避甚至冷嘲热讽呢?我们德育的功能和价值既有益于社会也有益于受教育者个人,可是为什么在许多情况下德育不能像体育、技术教育、智育、美育等那样受到欢迎,既能感受到对他人、社会和国家做奉献有益,也对满足个人的索取有益,即直接对个人的学习、生活、工作、享乐有好处呢?教育者对‘教育爱’的道理是容易认同的,可是为什么在实际工作中对素质发展不同水平的学生总是难以做到‘一视同仁’呢?古往今来的德育者多是扮演国家、社会的代言人、裁判者、‘法官’、‘警察’的角色,多是用善和恶这两把尺子去衡量学生的一切行为,以至学生由此而生逆反心理和伪善行为。那么,德育哲学可否为转换德育者的‘不良’形象,为扬弃德育的外在性压力和僵硬的评价尺度,提出独创的新哲理,等等。我想,进一步满足和回应类似上述难题的需求,也许不只是我个人对德育哲学的期望。”王老先生的话说得十分中肯而深刻,足以鞭策我们后辈学人不断继续前行。《德育辩证论》是我指导的博士研究生竭长光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在这部专著中,作者阐述了三方面见解。(1)在辩证法方面,提出唯物辩证法以“现实事物”为本体,本质上是关于事物发展逻辑的理论表达。作者认为,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既强调对“现实事物”要从客体的方面去理解,也强调在“现实事物”身上要看到人的影子,看到人的活动在事物的形成和改变方面的作用。因此,马克思在物质上看到了精神,在客体上看到了主体,在世界中看到了人和人的活动的作用,从而创立了唯物主义一元论与能动的辩证法有机统一的“合理形态”的辩证法——唯物辩证法。(2)在德育对象方面,提出德育对象是一种历史性的存在,德育对象的存在就是德育对象的现实生活过程。认为,德育对象的存在是与其具体的生活方式、历史境遇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把握德育对象的历史性存在需要用马克思恩格斯所要求的“符合现实生活的考察方法”;要超越对德育对象的主体性的抽象化理解,某些主体性德育理论中的“人→主体性→德育对象的主体性”的抽象研究模式不但运用的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反对的从“观念”出发的考察方法,而且也必将导致“撇开历史的进程”的抽象人性理论;要超越对德育对象的生成性的直观化理解。不论是教育者的价值引导还是德育对象的自主建构都不是直观思维下的既定的和不变的,而是一个处于历史地变化与生成中的过程性存在,二者是相互生成、相互转化的统一关系。(3)要从作为一种发展学说的唯物辩证法的层面认识和把握德育发展问题。指出:德育发展的本体是德育对象;德育发展是德育理想与德育现实的统一,是认识德育对象与改造德育对象的统一,是一个“内在超越”过程;德育发展实际上是一个在教育者的合理的德育理想的引领下和在教育者的认识活动与改造活动参与下的德育对象的自我觉解、自我提升的“内在超越”过程,等等。作者的上述观点和见解,当可见仁见智,用一句流行的话说,其“合法性”尚有待于论者、读者们乃至实践的“评说”,但无疑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和独到的见识,蕴含了些许抛砖引玉的研究意义和学术价值。因为在我看来,唯物辩证法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相统一的理论思维方式,是最具广阔的直接的实践和应用价值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具代表性的理论之一,以至国人有时就将哲学称为“辩证法”。它所秉持的那种“穷根究底”的思维方式,那种“前提批判”的反思理路,那种“终极解释”的原则立场,那种“理论逻辑论辩”的话语方式,等等,也是最能标示哲学特点的。运用唯物辩证法探讨德育问题,竭长光博士这部《德育辩证论》当然不是“首开纪录”,但在一个时期以来学界不时出现“走极端”、“跟风跑”、“假深刻”等情势下,多些辩证法的研究和运用,多些德育辩证论式的探索和争鸣,也许是理论研究领域的幸事,也许是有些裨益的。但愿这部著作发挥一点类似的作用。张澍军2010年8月
全部显示∨
竭长光,男,1977年生,吉林松原人,法学博士。现为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辩证法和德育哲学。近年在《马克思主义研究》、《教学与研究》、《思想教育研究》、《学习与探索》、《理论探讨》、《东北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引言 转换德育理论研究中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
第一章 唯物辩证法的理论来源与理论实质一 反思唯物辩证法的理论“来源”(一)黑格尔辩证法的“伟大之处”及其唯心主义本性
(二)费尔巴哈的“感性哲学”的功绩与局限
二 “本体”与唯物辩证法(一)简论中、西、马哲学中的“本体”问题
(二)“现实事物”:唯物辩证法的本体
三 事物发展的逻辑——唯物辩证法的理论实质(一)事物的发展是事物“自生的发展”
(二)事物的发展与人的目的的统一
(三)事物的发展与对事物的认识的统一
(四)事物的发展与人的改造活动的统一
第二章 作为思维方式的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一 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二 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一)发展的思想
(二)联系的思想
(三)转化的思想
(四)过程的思想
三 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与适用范围(一)两种意义上的形而上学
(二)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
(三)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适用范围
第三章 超越对德育对象的几种非辩证的理解方式一 德育对象的存在就是德育对象的现实生活过程(一)“现实的人”是一种历史性的存在
(二)用“符合现实生活的考察方法”把握德育对象的存在
二 超越对德育对象的存在的人本化理解(一)反思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维
(二)人本主义思维与德育对象的存在的二元分裂
三 超越对德育对象的主体性的抽象化理解(一)关于马克思哲学中的主体性问题的前提性思考
(二)反思“人→主体性→德育对象的主体性”模式
四 超越对德育对象的生成性的直观化理解(一)德育过程中的“自主建构”与“价值引导”的背反
(二)德育对象的生成性的历史生成
第四章 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式与对德育发展的理解一 反思“德育发展”问题(一)关于“德育发展”问题的当代探讨
(二)“德育发展”与“德育目的”
二 关于德育发展逻辑的辩证思考(一)德育发展的本体是德育对象
(二)德育发展是德育理想与德育现实的统一
(三)德育发展是认识德育对象与改造德育对象的统一
(四)德育发展是一个“内在超越”过程
第五章 本质主义思维与“德育学的形而上学”一 简论本质主义与本质主义思维(一)西方传统哲学的本质主义思维情结
(二)反本质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
(三)本质主义思维、唯心主义认识路线、理论抽象化的三位一体
二 当代德育学研究中的本质主义思维(一)德育学是以把握德育规律为目标的系统化德育理论研究
(二)反思“原理型德育学”中的本质主义思维
(三)反思“范畴型德育学”中的本质主义思维
三 德育学研究与德育中的“特殊规律”(一)两种不同的规律观: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
(二)“特殊规律”观的方法论基础是唯物辩证法
(三)德育学研究中的历史分析法与“历史主义德育学”的建构
四 马克思的“人的科学”对德育学研究的启示(一)马克思的“人的科学”的提出
(二)“人的科学”的历史性与实证性
(三)呼唤作为“人的科学”的德育学
结语 在德育“旧世界”中发现德育“新世界”
参考文献
后记
该书无电子版哦,想阅读点购买纸书吧,现在还在打折喔(⊙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