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北京师范大学是中国最早开展教育史学科教学和研究工作的高等学校,一百多年来,先后涌现出了一批著名的教育史学者,形成了丰富的科研和教学成果,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为全国的教育史学科建设和课程教学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早在20世纪20年代末,北京师范大学就在全国率先创建了教育史教学组。20世纪50年代初,经过院系调整,邱椿教授、毛礼锐教授、邵鹤亭教授、陈景磐教授、瞿菊农教授等一批教育史学者齐集北京师范大学,组建了全国一流的教育史学术队伍。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老一辈教育史学家殚精竭虑,著书立说,培养后学,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史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北京师范大学开办了中国教育史专业研究生班,为全国培养了一批教育史专家。近三十年来,以王天一教授、张鸣岐教授、夏之莲教授、吴式颖教授、朱美玉教授、高奇教授、王炳照教授、刘德华教授、郭齐家教授、何晓夏教授等为代表的一代教育史学者继往开来,锐意进取,重建和振兴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史学科,通过队伍建设、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史学科继续保持了自我发展和不断更新的良好态势。2001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史学科主要以原教育系一个教研室的力量为基础申请国家重点学科并获得批准。2007年被再度确定为国家重点学科。20世纪末以来,老一辈教育史学者相继离开工作岗位,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学者已经走到了历史的前台。如何在老一辈教育史学者所开创的学术事业的基础上,适应社会发展和知识进步的要求,进一步推进教育史学科发展,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史学科继续保持在国内的领先地位?如何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学科积淀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教育史研究的新领域,不断更新教育史学科的研究范式?如何通过学术研究的深入,进一步推进教育史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发挥教育史学科的功用?这些都是摆在新一代教育史学者面前的重大课题。作为解答上述课题的努力,经过反复论证,我们确定以“教育与社会、文化变迁”作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史学科今后若干年内的主要研究领域。之所以确定这一研究领域的原因是,首先,有助于开辟教育史研究领域,探索新的问题。自有人类以来,教育始终是与社会、文化的变迁紧密相关的。教育既是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也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从教育与社会、文化变迁相互关系的视角开展教育史研究,有助于更为广泛和深入地借鉴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方法,扩展教育史研究的视野,探寻新的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丰富教育史研究。其次,有助于拓展教育史研究的视野。“教育与社会、文化变迁”丛书将从宏观着眼,从微观入手,通过多角度、多层次探索社会、文化的变迁对不同时期和教育的影响,研究教育在社会、文化变迁过程中的作用,这有利于消除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之间的界限。第三,有助于发挥学科优势,产出重大成果。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历来注重历史文化的积淀,注重从文化的视角研究教育问题。选择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发挥学科传统优势,加强团队合作,协同开展攻关,实现学科建设的目标,产生重大的研究成果。“教育与社会、文化变迁”是北京师范大学“985工程”三期“世界一流教育学科与中国教育创新基地”的建设项目之一。本丛书是这个项目建设的主要成果。我们计划在今后几年中,分辑陆续出版,系统展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史团队的工作成果,以就教于教育史学界同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向以出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学者的优秀成果享誉学林。“教育与社会、文化变迁”丛书的出版,得到该社领导和编辑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谨此致以衷心的感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2012年8月
全部显示∨
于述胜.1964年生,山东烟台人。先后获教育学学士(山东师范大学,1985年)、硕士(东北师范大学.1988年)和博士学位(华东师范大学,1991年)。其后任职于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系.1996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1年起至今,任职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I学部)。从事中国教育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教育哲学和中国现代教育学术史,近年来开始涉足中国教育口述史。著作主要有:‘中国传统教育哲学)(合着)、〈朱熹与南宋教育思潮)、《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七卷】、‘中国教育哲学史)第二、三卷(合著),《中固教育30年(1978-2008)〉(台著),主编有《现代教育理论〉及学术辑刊《中国教育口述史》。兼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常务理事、《教育学报》执行主编、(原道)辑刊学术委员。被列入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为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高校文科重点教材‘中国教育思想史)首席专家。
全部显示∨
第一章 重塑中国教育学的自我意识第一节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历史意识”浅析一 历史意识中时间的意义:过去、现在与未来
二 历史意识中知识的意义:历史事实、历史思维和历史观
三 问题意识体现了历史意识的超越性
四 人文意识是历史意识的“价值—精神”向度
第二节 从教育学史到教育学术史:重塑自我意识的可能选择之一一 中国古代学术与现代教育学传统
二 是否应该及如何将传统教育学术纳入研究视野
第三节 以通人之眼治专家之业:重塑自我意识的可能选择之二一 跨越学科边界的思考举隅
二 以通人之眼,治专家之业
第二章 民国时期教育与教育学散论第一节 教育史学科建立时期的中国问题——以舒新城的中国教育史研究为个案一 从教育方法转向教育史研究的历史象征意义
二《现代教育方法》:“传统教育精神”与“现代科学方法”
三《近代中国留学史》:“接受教育”与“研求学术”
四《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直线”与“曲线”的寓意
五 中国问题及其问题
第二节 中国教育史学科结构方式的历史探究一 从“二分法”到“三分法”
二 作为其理论基础的“理论—实践”观念
三 作为其实践基础的中国现代教育的国家规划
四 随着研究重心的不断下移,“思想”与“制度”的边界开始交融并合一于行动的世界中
第三节 学术与人生——以舒新城的道尔顿制研究为个案一 新、旧两种教育经验所构成的思想底色
二 道尔顿制研究中的“心理”与“学理”
第四节 民国时期的社会教育问题论纲——以制度变迁为中心的多维分析一 “社会教育”:一个处在流变过程中的历史概念
二 社会教育的功能:教育改造与社会改造
三 社会教育的主体:知识分子与国家和地方政权
第三章 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学的话语分析第一节 “理论与实践相统一”——60余年来中国的教育学话语史论一 一元化体制与“元理论”的形成和演化
二 从“元理论”到“元教育学”再到“教育理论回归生活世界”
第二节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教育学话语与教育学变革一 20世纪80年代:反政治化的政治化
二 20世纪90年代:知识化与专业化
三 21世纪头10年:超越知识的文化追求
四 接着往下说
第三节 从“书院精神”到“大学精神”:思想谱系与学术表达一 从“书院陋习”到“书院精神”
二 从“教育规律”到“书院—大学精神”
三 “大学精神”的另一种探寻:以陈平原的《大学何为》为例
第四节 近30年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研究的不同理路一 由论而入于史
二 由史而进于论
三 在同情与体贴中切近传统
四 笔者的观感与体会
附录
该书无电子版哦,想阅读点购买纸书吧,现在还在打折喔(⊙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