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中国教育史

纸书售价: 70.0 纸书定价:¥70.0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全部显示∨

全部显示∨

目录

编前语
第一编 原始氏族社会时代的教育
第一期 自商代以上(前3500—前1123)
第一章 初民的生活与教育的起源
一 初民的生活
二 教育的起源
第二章 汉人臆造之上古教育制度
一 绪言
二 学校的起源
三 学官分三部
四 宫廷教育
第二编 封建时代的教育
第一期 西周(前1122—前771)
第三章 西周社会的概观
一 周人最初的生活
二 封建制度的产生
三 最有权威的礼教之解剖
第四章 后人附会之西周教育制度
第一节 学制系统
第二节 学校之内容
一 教材
二 教具
三 师资
四 考试与升格
五 视学与养老
第三节 女子教育
第四节 结论
第二期 东周(前770—前222)
第五章 东周之社会与思想
一 社会之剧变
二 思想之怒放
第六章 东周教育家及其学说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老子
一 老子何人
二 无为主义
三 禁欲主义
四 绝学主义
第三节 孔子(前551—前479)
一 生活小史
二 性质论
三 教育目的
四 学习方法
五 教授方法
六 结论
第四节 墨子
一 墨子与儒家
二 兼爱主义
三 对于精神教育的三个要素
四 方法论
五 结论
第五节 孔门弟子
一 同门之盛
二 《大学》
三 《中庸》
第六节 孟子(前372—前239)
一 孔学绍述家之孟子
二 性善论
三 培养主义的教育论
四 学习法
五 教授与训练
第七节 庄子
一 庄子与道家
二 养生主义的教育论
第八节 荀子
一 儒家左党之荀子
二 性恶论
三 积伪主义的教育论
四 学习法
五 论心理作用
六 结论
第三编 半封建时代前期的教育
第一期 秦汉(前221—前219)
第七章 半封建社会形成之第一幕
一 官僚政治之新纪元
二 秦皇之反儒政策
三 汉初之杂霸政策
第八章 儒家学术之独占与教育
一 儒家学术独占之原因
二 儒术独占对于教育之关系
三 儒术统制全国后之文化事业
第九章 两汉学风
一 致力考据
二 遵守家法
三 公开论辩
四 讲学与党祸
第十章 两汉教育制度及其实施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太学
一 太学之起源
二 教授与学生
三 岁课与射策
四 视学
五 太学生在社会上之地位
第三节 鸿都门学与宫邸学
一 鸿都门学
二 宫邸学
第四节 郡国学校
一 地方行政的区划
二 郡国学校之起源
三 郡国学制之成立
四 地方教育之内容
第五节 选举
一 普通选举
二 公府辟举与童科
三 结论
第十一章 两汉教育家及其学说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贾谊
一 略传
二 教育论
第三节 董仲舒(前160—?)
一 生活小史
二 未善的性论
三 化民成性的教育论
四 教育政策
第四节 扬雄
一 略传
二 善恶混的性论
三 强学主义的教育论
第五节 王充(27—96)
一 略传
二 自然的宇宙观
三 论性与学
第六节 马融与郑玄
一 两人的生活
二 两人的译著及教法
三 两人性格的比较
第七节 荀悦与徐干
一 荀徐略传
二 荀氏论性
三 徐氏论教育
第二期 魏晋南北朝(220—588)
第十二章 魏晋六朝之政局与民族
一 混乱的政局
二 异族的内犯
第十三章 魏晋六朝之学风
一 老庄变为清谈
二 佛学之输入
三 儒学之分南北
第十四章 魏晋六朝之教育
第一节 魏晋之教育
一 学校
二 选举
第二节 南北朝之教育
一 南朝学校
二 北朝学校
第十五章 本期教育家及其学说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傅玄与颜之推
一 傅玄
二 颜之推
第三节 葛洪与刘勰
一 葛洪
二 刘勰
第三期 隋唐及五代(589—959)
第十六章 隋唐之国力与士气
一 政权集中与国力外张
二 隋唐士民的思想与态度
第十七章 隋唐学风
第十八章 唐之教育制度及其实施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中央六学二馆
一 入学资格
二 学额与师资
三 入学手续及仪式
四 学科与修业期限
五 假期
六 考试退学及升格
第三节 郡县学校
一 郡县学校之系统
二 郡县学校之内容
第四节 医学
第五节 玄学
第六节 科举
一 科目之种类
二 科举之手续
三 考试之内容
第七节 结论
第十九章 隋唐教育家及其学说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王通(557-?)
一 略传
二 《中说》要义
第三节 韩愈(768—824)
一 生活小史
二 性有三品说
三 教育论
第四节 李翱
一 生活小史
二 复性论
第二十章 唐末及五代
一 唐末五代的政局与社会
二 唐末五代的教育情形
第四编 半封建时代中期的教育
第一期 宋(960—1276)
第二十一章 宋之政治与教育的关系
一 柔弱的政治
二 分裂的学区
第二十二章 宋代学风及学派
一 学风
二 学派
第二十三章 宋代教育制度及其实况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国子监
第三节 太学
一 入学资格及进学手续
二 名额及学龄
三 课程
四 考课法
五 升舍法
六 教职员及管理
七 学规
第四节 六专门学校
一 律学
二 算学
三 书学
四 画学
五 医学
六 武学
第五节 三短期学校
一 广文馆
二 四门学
三 辟雍
第六节 贵胄学校及国立小学
一 贵胄举校
二 国立小学
第七节 地方学校
一 地方学校之系统
二 地方学校之兴起
三 地方学校之内容
第八节 科举
一 科举之种类
二 贡举之手续
三 考试之内容
四 策取后的待遇
第九节 书院
一 书院之起源
二 书院之内容
第十节 结论
第二十四章 北宋教育家及其学说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胡安定(993—1059)
一 家世及学生生活
二 教育生活
三 教育泛论
四 学侣孙复
第三节 周濂溪(1017—1073)
一 生活小史
二 主中的性论
三 唯诚的教育主义
第四节 王荆公(1019—1086)
一 略传
二 教育主张
三 情性论
第五节 张横渠(1020—1077)
一 生活小史
二 二元的性论
三 心理说
四 变化气质主义的教育论
五 教学法
第六节 程明道(1032—1085)
一 生活小史
二 性格及思想
三 生之谓性说
四 教育论
第七节 程伊川(1033—1108)
一 生活小史
二 伊川与明道之比较
三 性即理说
四 教育要旨
五 研究法
六 敬的修养主义
第八节 程门弟子
一 谢上蔡
二 杨龟山
三 游定夫
四 吕蓝田
五 尹和靖
第二十五章 南宋教育家及其学说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罗豫章(1072—1135)与李延平(1093—1163)
一 罗豫章
二 李延平
第三节 胡五峰(?—1155)
一 胡氏家学
二 心性说
第四节 朱晦庵(1130—1200)
一 朱子与宋学
二 生活小史
三 教育生活
四 心理说
五 完人主义的教育论
六 规范的训练主义
七 下学工夫的学习法
八 敬的修养主义
第五节 张南轩(1132—1180)
一 生活小史
二 心性说
三 教育要旨
四 敬的修养主义
第六节 吕东莱(1137—1181)
一 生活小史
二 敦厚主义的教育论
三 学习与教授
四 丽泽书院
第七节 陆象山(1139—1192)
一 充满书声的家庭
二 生活小史
三 心即理说
四 做人主义的教育论
五 教授法
六 读书法
第八节 朱门弟子
一 蔡西山(1135—1198)
二 蔡九峰
三 陈北溪(1153—1217)
四 黄勉斋(1152—1221)
第九节 真西山(1178—1235)
一 略传
二 心性说
第二期 元(1277—1367)
第二十六章 蒙古帝国之政治经济与教育
一 帝国之政治组织与经济情形
二 帝国复杂情形下之教育政策
第二十七章 元代教育制度及其实况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中央学校
一 蒙古国子学
二 回回国子学
三 国子学
第三节 地方学校
一 郡县学
二 蒙古字学
三 医学
四 阴阳学
五 书院
第四节 科举
一 绪言
二 科举的手续
三 考试的内容
四 结论
第二十八章 元代教育家及其学说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赵复
第三节 许鲁斋(1209—1281)
一 生活小史
二 品质论
三 教育论及教授法
第四节 刘静修(1249—1293)
一 刘因与许衡之比较
二 生活小史及其思想
第五节 金履祥(?—1303)与许谦(1270—1337)
一 金许之关系
二 金氏的修养论
三 许氏的讲学要旨
第六节 吴草庐(1249—1333)
一 生活小史
二 性论
三 教育论
第三期 明(1368—1643)
第二十九章 蒙古帝国瓦解与汉族主权恢复
一 革命后之新统治者更专制化
二 专制淫威下之士大夫的习气
第三十章 明代学风之三变
一 社会讲学的趋势
二 国家教育的趋势
第三十一章 明代教育制度及其实况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国子监
一 入学资格及手续
二 名额
三 课程及教法
四 编制考课及升级
五 教职员及管理
六 待遇
七 历事
第三节 郡县学校
一 学校类别
二 名额及资格
三 课程
四 考试
五 待遇及升格
六 学规及惩罚
七 教官
第四节 其他学校
一 宗学
二 武学
三 社学
第五节 科举
一 科举之手续
二 考试之内容
第六节 结论
第三十二章 初明教育家及其学说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曹月川(1376—1434)
一 生活小史
二 论学大旨
第三节 薛敬轩(1389—1464)
一 生活小史
二 性论
三 修为论
四 教育论
第四节 吴康斋(1391—1469)
一 生活小史
二 修为论
第五节 胡敬斋(1434—1486)
一 生活小史
二 修为论
三 求学方法
第三十三章 中明教育家及其学说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陈白沙(1427—1500)
一 生活小史
二 学习论
第三节 湛甘泉(1466—1560)
一 生活小史
二 心性说
三 修为论
第四节 王阳明(1472—1528)
一 生活小史
二 教育生活
三 心即理说
四 致良知主义的教育论
五 知行合一论
六 教授法
七 儿童教育论
第五节 罗整庵(1465—1542)与吕泾野(1479—1547)
一 绪 言
二 罗整庵
三 吕泾野
第六节 王门弟子
一 绪言
二 钱绪山
三 王龙溪
第三十四章 晚明教育家及其学说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东林学派
一 绪言
二 顾宪成
三 高攀龙
四 孙慎行
第三节 刘蕺山(1578—1645)
一 生活小史
二 心理说
三 慎独的修养论
四 证人主义的教育论
五 读书法
第五编 半封建时代后期的教育
第一期 清(1644—1911)
第三十五章 清帝国之政治与教育
一 高压的政治
二 笼络的教育
第三十六章 清代学风之复古
第三十七章 清代教育制度及其实况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国子监
一 入学资格及手续
二 名额
三 编制及课程
四 教授及考课
五 管理及待遇
第三节 地方学校
一 学校类别
二 名额及资格
三 入学手续
四 教材及考课
五 待遇及升格
六 学规
第四节 其他学校
一 宗学
二 旗学
三 算法馆及鄂罗斯学馆
第五节 书院
第六节 科举
一 绪言
二 常科之手续
三 常科之内容
四 翻译科
第七节 结论
第三十八章 清代教育家及其学说(一)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孙夏峰(1584—1675)
一 生活小史
二 教育要旨
三 修为论
第三节 李二曲(1627—?)
一 生活小史
二 灵原论
三 悔过自新与讲学
四 反观自省的教学法
第四节 张杨园(1611—1674)
一 生活小史
二 教育论
三 修养论
第五节 陆桴亭(1611—1672)
一 略传
二 本性之研究
三 小学教育
四 大学教育
五 读书法
第六节 陆稼书(1630—1902)
一 生活小史
二 性格及思想
三 儿童教育之重要
第三十九章 清代教育家及其学说(二)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黄梨洲(1610—1695)
一 生活小史
二 言心与性
三 教育主张
第三节 顾亭林(1613—1682)
一 生活小史
二 教育思想
三 对于教育制度的建议
四 研究方法
第四节 颜习斋(1635—1704)
一 生活小史
二 论性质
三 习行主义的教育论
四 教法
第五节 李恕谷(1659—1733)
一 生活小史
二 讲学大要
第四十章 清代教育家及其学说(三)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吴中惠氏
一 绪言
二 惠士奇
三 惠定宇
四 惠门弟子
第三节 江永(1681—1762)
第四节 戴东原(1723—1777)
一 生活小史
二 性理新解
三 教育的意义
四 戴门弟子
第五节 王鸣盛与钱大昕
一 两人的传略
二 两人的教育生活
第四十一章 清代教育家及其学说(四)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方望溪(1668—1749)与姚惜抱(1731—1815)
一 方望溪
二 姚惜抱
第三节 章实斋(1738—1801)
一 略传
二 教学大意
三 女子教育
第六编 初期资本主义时代的教育
第一期 自英法联军至中日之战(1862—1894)
第四十二章 社会之变迁与新教育之产生
第一节 社会的变迁
一 外因
二 内因
第二节 新教育之产生
第四十三章 萌芽期的新教育之趋势及种类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方言教育
一 京师同文馆
二 上海广方言馆
三 湖北自强学堂
第三节 水师教育
一 福建船政学堂
二 天津水师学堂
三 广东水陆师学堂
第四节 陆军教育
一 天津武备学堂
二 湖北武备学堂
第五节 留学教育
第六节 结论
第二期 自甲午之役至辛亥革命
第四十四章 外力之压迫与新教育之勃兴
第一节 外力压迫之警醒
第二节 新教育之勃兴
一 变法与兴学
二 新教育系统之成立
三 旧教育崩溃
第四十五章 本期教育思潮与宗旨
第一节 中学为主西学为辅的思潮
第二节 教育宗旨
第四十六章 教育行政机关的组织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中央教育行政机关
一 学部
二 视学官
第三节 地方教育行政机关
一 省教育行政机关
二 府厅州县教育行政机关
第四十七章 学校制度及实施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直系教育
一 绪言
二 蒙养院
三 初等小学堂
四 高等小学堂
五 中学堂
六 高等学堂
七 大学堂
八 通儒院
第三节 师范教育
一 绪言
二 初级师范学堂
三 优级师范学堂
第四节 实业教育
一 绪言
二 初等实业学堂
三 中等实业学堂
四 高等实业学堂
五 实业补习普通学堂
六 艺徒学堂
七 实业教员讲习所
第五节 学堂行政组织及教职员
一 绪言
二 一等组织
三 二等组织
四 师资
第六节 管理考试及奖励
一 管理
二 考试
三 各学堂计分法
四 奖励
第七节 结论
第四十八章 学部成立后学堂教育之推进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女子教育与简易学塾
一 女子小学教育之正式规定
二 女子师范教育之初步成立
三 简易识字学塾章程之颁布
第三节 中小学与师范教育
一 小学教育之变更
二 中学堂之分文实两科
三 师范教育之变更
第四节 高等教育
一 法政学堂之分设
二 存古学堂之另一系统
三 京师大学堂之完成
第五节 结论
第四十九章 留学教育
第一节 游学与游历
第二节 资格与学科
一 资格
二 学科
第三节 管理与奖励
一 管理
二 奖励
第四节 结论
第五十章 本期教育家及其学说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张之洞(1837—1909)
一 略传
二 教育生活
三 教育思想
第三节 梁启超(1873—1928)
一 略传
二 国民教育主义
三 儿童教育
四 女子教育
第三期 自民国建元至欧战告终(1912—1918)
第五十一章 民国成立后七年内之教育背景与教育
第一节 辛亥革命与教育
一 光荣的革命
二 革命后的教育
第二节 复古运动与教育
一 不断的复古运动
二 复古时期的教育
第五十二章 教育思潮与宗旨
一 教育宗旨与思潮之关系
二 军国民教育
三 国民教育
四 实用主义的教育
第五十三章 本期教育制度
第一节 教育行政组织
一 中央教育机关
二 省会教育机关
三 县治教育机关
第二节 学校系统
第三节 直系教育
一 小学校
二 中学校
三 大学
四 专门学校
第四节 师范教育
一 师范教育之变迁
二 师范学校
三 高等师范学校
第五节 实业教育
一 绪言
二 乙种实业学校
三 甲种实业学校
四 实业补习学校
五 实业教员养成所
第六节结论
第五十四章 小学教育之改制
一 绪言
二 国民学校
三 高等小学校
第五十五章 本期教育之实际情形
第一节 各种学校之概况
一 数量之统计
二 学校内部之虚伪
三 教授法之进步
四 女子教育之依旧
第二节 义务教育与国语运动
一 义务教育
二 国语运动
第四期 自五四运动至三一八惨案(1919—1926)
第五十六章 一九一九年之解放运动
第一节 何谓解放运动
一 运动之意义及历程
二 运动之原因及目的
第二节 解放运动与教育
一 平民主义的教育思想之风行
二 自动主义与自治主义
三 国语运动之成功
四 男女同学之普及
第五十七章 教学法之进步
一 设计教学法
二 道尔顿实验室制
三 教育之科学的研究
第五十八章 教育制度之改造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学校系统
一 标准
二 系统图及说明
第三节 中小学课程标准
一 绪言
二 小学课程标准
三 初级中学课程标准
四 高级中学课程标准
五 师范学校课程标准
第四节 县市教育行政机关
一 县教育行政机关
二 特别市教育行政机关
第五十九章 三种教育之运动
第一节 职业教育的运动
第二节 平民教育的运动
第三节 国家主义教育的运动
第六十章 结论
第五期 自国民政府建都南京至现今(1927—1934)
第六十一章 国民革命与教育
一 国民革命之时代的要求
二 国民革命之世界革命性
三 国民革命军最盛时期对于教育观念之改造
第六十二章 中国国民党之教育宗旨及教育政策
一 三民主义的教育宗旨
二 党化的教育政策
第六十三章 国民政府之教育制度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教育行政制度之一度改造
一 大学院
二 大学区
第三节 学校系统
一 原则
二 系统图及说明
第四节 各项学校令及其规程
一 绪言
二 小学校
三 中学校
四 师范学校
五 职业学校
第五节 各级学校课程标准
一 绪言
二 幼稚园课程标准
三 小学课程标准
四 初级中学课程标准
五 高级中学普通科课程标准
六 师范学校课程标准
七 职业学校课程标准
第六节 毕业会考及成绩核算法
一 毕业会考
二 成绩考查法
三 成绩计算法
第六十四章 现今教育之趋势
第一节 生产教育
第二节 乡村教育
第三节 结论
第六十五章 中国教育今后之出路
第一节 中国现在之国情
第二节 已往教育之错误
第三节 今后教育之出路
第四节 结论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