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使社区和谐起来:社区公共事务分类治理

纸书售价: 39.2 纸书定价:¥49.0 电子书售价: 19.6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全部显示∨

全部显示∨

目录

导论
一 选题由来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经历与选题由来
1.参与江汉区社区协作机制改革实验
2.参与湖北省社区建设调查(抽查)活动
3.参与江汉区社区换届选举操作规程设计和直选观察
4.参与江汉区社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体系改革实验
(二)研究意义
1.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2.破解社区体制改革困境的需要
3.创新城市社区治理理论的需要
二 研究现状与研究主题
(一)“政权建构”取向
(二)“社会发育”取向
(三)“多元治理”取向
三 研究框架与基本概念
(一)研究框架
1.分析思路
2.基本结构
3.研究预期
(二)基本概念
1.社区和城市社区
2.社区公共事务
3.社区体制
4.政府组织、社区组织、其他社会组织
5.行政机制、准市场机制、自治机制
6.政府职能社区化
四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资料来源
五 研究的特色与限度
(一)研究的特色
1.研究对象上的特色
2.研究视角上的特色
3.研究方法上的特色
4.研究材料上的特色
5.理论观点上的创新
(二)研究的限度
第一章 社区体制改革宏观背景:社会再次转型与和谐社会建设
一 社会再次转型与和谐社会建设
(一)第一次社会转型与社会矛盾的转换
(二)社会发展滞后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
1.社会阶层结构失衡
2.社会组织结构失衡
3.社会产品结构失衡
4.社会制度结构失衡
5.社会心理结构失衡
二 和谐社区建设与社区体制改革
(一)单位功能社区化与社会建设社区化
1.政治建设功能社区化
2.社会管理功能社区化
3.社会服务功能社区化
(二)和谐社区建设与社区体制改革
1.社区体制改革是和谐社区建设的关键
2.社区体制改革历程
第二章 社区体制现状和问题:部门垂直整合与居委会内卷化
一 社区体制现状与特点
(一)部门垂直整合
1.社区公共安全管理
2.社区公共环境管理
3.社区特定人群管理与服务
(二)居委会内卷化
二 社区体制问题与后果
(一)社区体制存在的问题
1.社区治理资源配置不合理
2.社区协理员管理机制不健全
3.城市行政体制不顺
(二)社区体制不顺的后果
1.社区工作者效能低下
2.公共产品短缺
第三章 社区体制改革新探索:多元模式与有限改革
一 公司治理模式
(一)公司治理模式的特征
(二)公司治理模式的绩效与限度
1.公司治理模式的绩效
2.公司治理模式的限度
二 社站内置模式
(一)社站内置模式的特征
(二)社站内置模式的绩效与限度
三 居站并行模式
(一)居站并行模式的特征
1.构建社区综合管理平台,整合政府和社区资源
2.合理界定政府职能社区化的边界
3.规范“费随事转”,合理配置资源
4.健全运行机制,提升社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效能
(二)居站并行模式的绩效与限度
四 居站分离模式
(一)居站分离模式的特征
1.社区居委会与社区工作站在组织结构上完全分开
2.社区工作站与社区居委会和社区服务站在职能上相对分离
3.明确政府组织与社区组织的财权关系
4.社区组织的运作方式
5.实施社区公共事务准入制
6.资源合理配置
(二)居站分离模式的绩效与限度
1.居站分离模式的绩效
2.居站分离模式的限度
第四章 社区体制的理想模式:社区公共事务分类治理
一 社区公共事务治理价值取向
(一)公共事务治理价值取向的演进
1.管理主义价值取向的传承:从传统公共行政到新公共管理
2.宪政主义价值取向的传承:从新公共行政到新公共服务
(二)社区公共事务治理的价值取向
二 社区公共事务分类理论模型
(一)社区公共事务分类标准
1.公共事务分类标准
2.社区公共事务分类标准
(二)重新细分社区公共事务
1.社区行政事务
2.社区公共服务
3.社区组织事务
三 社区公共事务治理主体秩序
(一)公共事务治理主体秩序建构的国际经验
(二)社区公共事务治理主体秩序的中国选择
1.社区公共事务治理的组织形式
2.社会组织与社区居委会关系定位
3.社区公共事务治理主体建构路径
四 社区公共事务治理机制
(一)社区行政事务治理机制
1.公共信息采集运行机制
2.社区行政管理运行机制
3.街区综合执法运行机制
(二)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1.特定人群服务运行机制
2.市政服务运行机制
3.物业服务运行机制
(三)社区自治事务治理机制
1.社区法定组织事务治理机制
2.社区邻里互助事务治理机制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