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全球化或许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但是全球化的影响和播撒不只是停留在经济和国际交往上,文化的全球化亦趋凸显。可是我们也不乐意单一性,或以欧、美为中心。全球化带来跨国交流意味着自由,离散的合理化,时空的压缩,旅行的理论化。理论上全球化是去中心与疆域,因此,没有真正的全球文化,因为认同和文化归属必须仰赖情感和传统的共鸣。不同国家有不同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因此面对全球化的趋势,便兴起“在地化论者”(localizationist)的质疑,他们要求国际经济的整合应由在地国观点出发,尤其须顾及在地劳工与企业的利益,并掌握自身的主体性,发展在地的认同和特色。全球化假象引爆了与在地化精神的严重矛盾,触动了在地主体性的要求,各国弱势群体纷纷注意到自主权力的保障。据此,形成了“全球思考,在地行动”(think globally,act locally)的新趋势。罗伯士顿(Roland Roberston)所提出的“全球在地化”(globalization)的观念可消解全球和在地的对立关系,他指出“在地”代表了特殊性、“全球”意指着普遍性,然而两者并非两个极端的文化概念,它们反而可以相互渗透。换言之,人们的生活世界是由当地事务构成的,所以全球性的责任也必须透过在地行动来实践(《文化与全球化的反思:书鼻子》,丘忠融撰,John Tomlinson著,郑棨元、陈慧慈译,台北韦伯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版)。全球在地化,是自省,也是趋势。面对教育儿童的文学,我们不可忽视的是文化的传承。李氏自觉地在全球化语境中,论述中国西部的儿童文学,使人联想起吉妮特·佛斯(Jeannette Vos)、高顿·戴顿(Gordon Dryden)于《学习革命》(The Learning Revolution)中的观点。吉妮特·佛斯、高顿·戴顿于《学习革命》中认为塑造明日世界有十五个大趋势,其中之十是“文化国家主义”,他们说:“当全球愈来愈成为一个单一经济体,当我们的生活方式愈来愈全球化,我们就愈来愈清楚地看到一个相反的运动,奈斯比称之为文化国家主义。”“当世界愈来愈像地球村,经济也愈来愈互赖时”,他说,“我们会愈来愈讲求人性化,愈来愈强调彼此间的差界,愈来愈坚持自己的母语,愈来愈想要坚守我们的根及文化。即使是欧洲由于经济原因而结盟,我仍认为德国人会愈来愈德国,法国人愈来愈法国。”再一次的,这其中对于教育又有极为明显的暗示。科技愈加发达,我们就会愈想要抓住原有的文化传统——音乐、舞蹈、语言、艺术及历史。当个别的地区在追求教育的新启示时——尤其在所谓的少数民族地区,属于当地的文化创见将会开花结果,种族尊严会巨幅提升(台北中国生产力中心1997年版,林丽宽译,第43—44页)。本土化、全球化,皆不背离多元化。而所谓多元化、本土化的主张,不是口号,而是趋势。在历经长期的努力后,我们已经有了对本土文化自然的情感。有趣的是,李利芳意识到全球化论述的吊诡,并且试图在多元化的观点里头,寻找出论述的可能。她找到了!她选择一种最为质朴,最费心的方式,“回归”。回归作家与作品,让作品自己发声。李利芳以中国西部儿童文学作家为主干,再以作品为花叶,试图种植出中国西部的儿童文学大树。这棵大树或许从不被注意关心,但是在全球化的过程当中,人们的视野与观点产生变化,差异性的文化与地域性,使得此树的身价开始不同,许多研究者也纷纷投入研究。但是,绝大部分的研究者,仍随时捏取西方理论,加以改装演进,论述缤纷灿烂,好不美丽。相对而言,李利芳选择较为朴直的态度,选择逐字研读西部儿童文学作家的作品,将话语权交还给历史本身,透过李利芳的细心耙梳,使得作家与作品自长成树,风景美丽。李利芳只是还原树的美丽,树不因未被诠释而不美丽,它一直在西部的土地上长着。李氏并没有带着许多便利的器具,或将砍下树干,细盯年轮,揣测历史影响;或将强摘花叶,使用化学药剂染色,透析其组织脉络;或将捡拾泥土,放置于显微镜下,推论其营养成分。相对而言,李氏只朴拙地带了一双明眸大眼,像个乡村傻大姊,日日夜夜在大树下,逗留徘徊,有时坐在大树下乘凉,感受大树的慈爱;有时则坐在一旁,看着大树在风的吹拂下,摇曳生姿;有时看看树上的鸟、树上的花、树上的果;有时更问问当地的村民,大树与他们的故事与回忆。大树慢慢在李利芳的心里,生动地长了起来,她选择缄默直述,不像其他研究员口沫横飞,而是更尽力地让作品与作家呈现自己本身的美,大树的美。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有过人的耐心,逐一了解作家的每个作品,并有一颗细腻客观的心,观察体悟作品之美,渐而感同身受作家创作时的心境;这还不够,最后研究者必须再摆脱作家作品的爱恨缠绵,重拾心情,回归到文学的静谧苍穹,遥望此大树,才能看得清,看得透,看到魂。这需要很大的耐心功夫,以及一双愿意等待风景的美丽眼睛。李利芳就拥有这双特别的眼睛,虽然此书并没有尽善尽美,但是她的研究精神,已经与我说的相去不远,这也与西部儿童文学朴直不炫耀的自然观、生态观、童年观不谋而合,使得这个作品暧暧涵光。在全球化大怪兽的驱使下,李利芳并不妥协,按照她踏实的脚步,一步一脚印,让我们看见中国西部儿童文学的美丽风光,也给我们研究者做了最好的示范。我爱,她那一双,愿意停下来——看——的眼睛。林文宝2013年1月于台北
全部显示∨
李利芳,女,1973年12月生,内蒙古丰镇人。文学博士,兰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在站博士后。
序 我爱她那一双愿意停下来看的眼睛
绪论 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西部儿童文学
第一章 西部自然生态童年第一节 吴然:自然明丽的人生一 童真的自然
二 互文的自然
三 生态童年
第二节 乔传藻:敬畏生命一 孩子需要自然
二 守林人的小屋
三 自然的故乡
第三节 沈石溪:动物主体性的勘探之路一 发现动物:生命主体性的重现
二 生存悖论:动物悲剧命运的勘探
三 叙述视角:人与动物的距离
第二章 西部民间乡土童年第一节 赵燕翼:永远的西部民间一 “民间”西部的精神生态资源
二 少年英雄与西部风情画
三 纯美童话
第二节 李凤杰、郭文斌:苦难的两种表达一 童年亲历与童真视角
二 “苦难”与“快乐”的童年
三 苦难的精神力度
第三章 西部诗化童心第一节 邱易东:地球的孩子,自然的诗一 孩子在诗中
二 自然温暖了诗
三 失落的童年在寻找翅膀
四 中国、地球、宇宙:更深童诗空间的拓展
五 报告文学:拨开“留守”的迷雾
第二节 王宜振:西北高地的笛王一 自在的诗性童年
二 自然与童真的同构性
三 让孩子进入诗
四 怀乡的童诗之路
第三节 高凯:乡土童诗的艺术可能一 自在的乡土与素朴的童诗
二 诗语的游戏
三 童年精神特征的真实表达
第四节 钟代华:童真世界的浪漫诗吟一 田园梦想童年
二 倾听拔节成长的声音
三 不可重复的校园人生
第四章 间性意识第一节 汪晓军:间性的童年写作一 童真视野——人与人之间
二 发现西部,对话生命
三 “憨笨”的长者,“爱”的童话
四 为童年立法
第二节 李开杰:平民视角下的感动一 长大了的“汤圆”
二 真切的童年生命体验
三 尴尬的“我”与难解的生活
第五章 西部的新生代第一节 杨红樱:“儿童”的文学一 科学童话:为孩子的初始理念
二 关于爱与美:童话的进一步表达
三 现实主义儿童小说的开拓
四 《笑猫日记》:又一个新的起点
第二节 安武林:多维视景的儿童文学表达一 童话:泥土里长出的太阳花
二 少年小说:寻找情感平衡与精神归宿
三 童诗:生命幻想与返乡的诗路
四 散文:四季的律动,黑豆里的爱,读书的日子——走向未来的儿童文学创作
第三节 李学斌:走出麦地的天空一 逝去的童年风车
二 走出麦地
三 文化使命的自觉承担
四 更为开阔的文学视野的形成
结语 西部·儿童·文学
附录 著作论述的15位作家的基本情况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