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资讯 > 社内动态>社内动态详情

《新质生产力》多语种图书签约暨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研讨会在北京书展期间举行

发布日期:2024-06-23 14:16



2024年6月20日第30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新质生产力》多语种图书签约暨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研讨会顺利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和西南财经大学联合主办。



会议第一阶段为《新质生产力》多语种图书签约暨翻译启动仪式。中宣部进出口管理局一级巡视员王华出席启动仪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赵剑英与波兰马尔沙维克出版集团总裁亚当·马尔沙维克(Adam Marszałek)签署了该书合作协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总编辑杨志勇和西南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擎分别致辞。



杨志勇在致辞中指出,《新质生产力》是我社与西南财经大学精诚合作的成果,《新质生产力》2024年1月出版,是中国第一本新质生产力主题的图书,出版后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欢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当即启动《新质生产力》“走出去”工作,目前英文、法文、俄文、阿拉伯文、西班牙文和波兰文的推介和翻译正有序进行中,计划2025年六个语种全部在海外发行。随后,杨志勇总编辑介绍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走出去”的发展现状、优秀成果和获奖情况,并指出,优质的学术图书出版成果离不开作者的支持。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经济思想中的一个新概念。当前中国经济回升向好,同时经济回升的基础需要进一步夯实,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举行《新质生产力》多语种图书签约暨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研讨会,希望通过研讨会的方式把新质生产力的概念、理念、相关重要论述作进一步的研究阐释,希望未来能够形成一系列系统研究阐释新质生产力的著作或其他作品,加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有效传播,为繁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贡献力量。



王擎在致辞中指出,2023年7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四川、黑龙江、浙江、广西等地考察调研时,提出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西南财经大学作为财经高校,聚焦 “新质生产力”这一重大理论命题和实践命题,进行体系化研究、学理化阐释和大众化传播,既是我们重要的政治责任,也是光荣的学术使命。由盖凯程教授和韩文龙教授领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研究团队充分发挥政治经济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团队优势,撰写的《新质生产力》是国内第一本新质生产力的研究性专著。该书结构条理清晰,很好地平衡了内容的深度与广度,是“大家小书”的典范之作。《新质生产力》“走出去”,助力构建中国学术话语体系,推动中国学术走向世界。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底气。我们希望以思想会友、以学术论道,为助力建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提供更丰硕的智慧结晶。



《新质生产力》一书目前计划海外推广六个语种,阿联酋指南针出版社社长助理Essam Audam Adam和波兰马尔沙维克出版集团总裁亚当·马尔沙维克(Adam Marszałek)作为外方合作出版社代表发言。他们分别介绍了阿拉伯语版和波兰语版的翻译出版计划,并指出《新质生产力》以其深刻的理论洞察和前瞻性的实践指导,生动阐述在新时代背景下创新如何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动力,是对全球经济格局变迁下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深刻思考。



本书作者之一,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韩文龙教授介绍了《新质生产力》的主要特点。一是前瞻性。这是国内首部专门研究“新质生产力”的专著,于2024年1月31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当天起面向社会出版发行。二是理论性。该书紧密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较为严谨地论证了新质生产力理论与传统生产力理论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辩证关系。三是全面性。该书沿着“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重要着力点-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的框架结构,分析了新质生产力提出的时代背景,阐明了新质生产力发展实践的路径、方向、重点,剖析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国际国内典型案例。四是普及性。该书既是一部面向学界同行的较为全面、系统阐释“新质生产力”的学术性著作,也是一部面向广大干部群众的普及“新质生产力”基础知识的通俗类读物。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作者团队愿以此次《新质生产力》多语种图书签约仪式为契机,推进党的创新理论的研究阐释和宣传传播,持续向世界阐释、宣传、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质、彰显中国智慧、蕴含中国价值的经济学研究成果,努力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会议第二阶段邀请了在该领域有深入研究的学者,从多个角度围绕新质生产力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展开讨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史丹研究员指出,新质生产力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理论支撑,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精髓。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在我国具有丰富的实践活动和基础,第一,我国科研和创新拥有非常好的时间基础;第二,新质生产力当中最活跃的要素是劳动者,我国除了人口巨大,更多的是拥有高素质的劳动者,能够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第三,新质生产力的一个重要载体就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包括装备制造业、船舶工业等;第四,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产业,传统行业通过拥有先进技术,进行技术改造提升,促进行业发展,也是新质生产力的一个重要的载体;第五,绿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意义是能源转型;第六,坚持高水平开放,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杜志雄研究员从新质生产力如何引领中国农业农村的发展,以及农业农村如何更好的在新质生产力的引领下取得更大发展的角度谈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中国的农业农村的发展还有很大的潜力,这种潜力不仅对于促进农业农村的发展产生非常大的作用,对中国经济增长起到支撑和促进作用,同时从产业的视角来看,促进包括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稳定增长、生产者收入持续提高、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提升、农民工失业率下降和乡村文旅产业井喷式增长。新质生产力对促进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战略作用,因此,需要尽快加快技术扩散、扩大市场边界、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乡村保持长期的景气增长,让乡村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的作用更加稳固。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李海舰研究员认为,新质生产力既兼顾了当前和长远,又兼顾了质量和速度,还统一了活力和潜力。新质生产力提出的时代背景是第四次产业革命,中国发展的背景是第二次转型,即从工业经济时代转向数字时代。因此,需要从四个方面理解新质生产力,一是质变,即创新,从性质改变,到本质改变,再到品质改变;二是质优,关键是“三高”, 即高科技、高质量、高效率;三是质效,重要的是颠覆性技术;四是质态,即要素形态、产业形态、经济形态。最后,李海舰研究员指出,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总体上要加大包括人才、资金和市场的新质制度供给,具体对策上要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包括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统筹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数据授权运营体系、打造数字经济生态体系、规范数字平台企业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韩文龙以“以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题,从“新”和“质”以及先进性解释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新”主要体现在要素构成新、具体表现新;“质”主要体现在新本质、高质量、高品质、“质”优势;新质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新质态,具体体现在要素构成的先进性、推动力量的先进性和社会分工协作体系的先进性。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和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可以将新质生产力理解为在新发展阶段,新型劳动者利用新型劳动资料等作用于新型劳动对象,依托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构造新的社会分工和协作体系,创造社会新财富的能力。通过牵引效应、结构效应、乘数效应、增长效应,新质生产力可以赋予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杨志勇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发言,他简要点评了四位学者的精彩发言,并对中宣部进出口管理局领导、专家和媒体莅临会场表达了衷心的感谢。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