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资讯 > 社内动态>社内动态详情

“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史”丛书发布会暨中国文学批评70年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发布日期:2019-11-05 15:26



  2019年10月3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主办的“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史”丛书发布会暨中国文学批评70年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张江教授做会议主题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校长张政文教授主持会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赵剑英致辞。深圳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高建平,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程光炜,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傅谨,中国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中南大学研究基地主任、教授欧阳友权,浙江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教授王杰作为丛书作者做学术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张江指出,70年来,中国文学批评从自我封闭到对外开放,从体系构建到自主创新,经历了曲折而辉煌的不平凡发展历程。研究70年中国文学批评史,要照亮当下,指引未来。努力创建新时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是我们今天必须承担起、完成好的中心任务。


  张江表示,构建新时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理论建设的努力一脉相承的。构建新时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要坚持实践性。文学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特别是与批评相结合。文学理论要指导文学批评,文学批评要在文学理论指导下进行。要本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吸收一切对我们有用的理论资源。但是,绝不能照搬照抄、简单套用。我们必须在吸取多方资源的基础上,立足中国实际,推进理论创新,用新时代的新理论,阐释和指导当代中国的文艺实践,包括中国文艺批评实践。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赵剑英表示,“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史”丛书,对1949年至今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状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研究。这样成规模、成体系的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史图书,之前市场上是没有的,丛书分卷均由各研究领域顶尖学者写作,其学术含金量更是不言而喻。丛书填补了70年文学批评史的空白,具有开创意义。因此我们出版方也顺利申请到了2017年度的国家出版基金和“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规划立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作为坚持学术出版道路的出版机构,愿意以最大的诚意,出版这样有价值的学术精品,服务于新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为构建中国特色文学理论话语体系贡献力量。




  深圳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高建平教授在发言中谈到,首先,写作《当代中国文学批评观念史》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其次,感谢出版方把这套书做得如此精美,并且作为学术书,既不花哨又不单调,而是注重细节,沉稳大方。最后,本书写作的难点在对于历史的把握,并在写作做到主次清楚。这本书2017年成稿后学科有了新的发展,在未来此书修订中可做进一步完善。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程光炜表示,非常荣幸在中国社会科学界的最高出版殿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新作《当代中国小说批评史》,感谢张江教授在写作中高屋建瓴的指导。小说批评史的写作难点在于一是要对小说批评史进行明确的判断;二是看材料做准备时间长;三是当代小说批评史还在沉淀中,很多优秀的作者在世,他们还在进行活跃的创作;四是要收起个人喜恶,客观地描绘和勾勒出中国小说批评史70年的发展变化。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傅谨认为,《当代中国戏剧批评史》的写作过程,就是在梳理戏剧批评在70年戏剧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1949年前影响中国戏剧的主要是传统和市场,1949年后,我们用一套外来的话语体系生硬的阐释中国的艺术活动,分析起来似乎很完美,实际完全无法估计这套话语体系和我们的现状,这种阐释类似张江教授的“强制阐释”理论。70年来艺术家们响应政府的政策,一心努力,创造了成就。




  中南大学教授欧阳友权谈到,《当代中国网络文学批评史》的特殊性在于研究对象出现的时间比较短,中国网络文学发展不过是二十几年的时间,定义网络文学还在争议,做一部优秀的批评史是一种挑战。网络文学的特点有两点,其一是作品的数量浩如烟海,国家公布中国有4.55亿文学网民在阅读,原创小说2442万部,三五百万字的作品比比皆是;其二是广大网友书写了海量的文学批评文章,这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文化现象。




  浙江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王杰教授谈到其作品《当代中国文艺政策发展史》在国内首次发布的喜悦。文艺政策不仅关系文艺的发展,还关系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从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开始,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政策一直引领中国革命的发展,给我们学者留下很大的空间去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校长张政文教授主持会议,并评价了丛书的三个特点。第一,重新书写了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具有独特性;第二,书写的过程中,丛书作者们重建了新的知识体系,在观念史和档案史中找准了坐标,具有平衡性;第三,在构造知识史的过程中努力对文学批评的现场做一种文化阐释的回应,具有反思性。最后,张政文教授向大会参会学者们倡议: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的研究应该继续,学者们应续写专著。




  参与本次会议学术讨论的专家还有,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晓明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张清华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白烨研究员,复旦大学中文系栾梅健教授,《人民日报》文艺评论版主编董阳先生,《文艺理论与批评》副主编李云雷先生,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郭宝亮教授,杭州师范大学中文系斯炎伟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周瓒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执行院长张跣教授等,专家们表示,“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史”丛书的推出,是学界的一件大事。并对丛书的学术开创意义给予了充分肯定,称赞丛书作者在各自领域的深耕和成就,对丛书后续即将推出的分卷充满期待。


  “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史”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张江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理论话语体系”下的子课题。分为《当代中国文艺政策发展史》《当代中国文学批评观念史》《当代中国诗歌批评史》《当代中国小说批评史》《当代中国散文批评史》《当代中国外国文论接受史》《当代中国戏剧批评史》《当代中国外国文学批评史》《当代中国网络文学批评史》和《当代中国电影批评史》,共十卷。丛书于2015年启动,2017年获得国家出版基金立项资助,2018年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丛书结合三十年来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和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研究成果,对1949年至今的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状况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试图从文学批评的角度,体现当代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为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理论话语体系”、繁荣发展中国文学研究助力。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