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纸书售价: ¥46.4 纸书定价:¥58.0 电子书售价: ¥23.2
-
作者: 郝兆杰责任编辑: 宫京蕾出版时间: 2016-11-01ISBN: 978-7-5161-9478-2字数: 231千字浏览人数: 233次所属丛书: 教育技术学元研究系列丛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教育技术价值取向问题的提出
一 研究的时代背景
二 研究的学科发展背景
三 个人的困惑与思考
第二节 “以人为本”的教育技术价值取向研究的理论根基
一 核心概念界定
二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以人为本的教育技术价值取向的研究设计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内容
三 研究意义
四 研究思路
五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教育技术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相关研究综述
第一节 国内教育技术领域相关研究综述
一 教育技术领域关于“价值”的研究综述
二 教育技术领域关于“价值观、价值取向”的研究综述
三 教育技术领域关于“以人为本”的研究综述
第二节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 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关注全体人的发展
二 对伦理、道德的重视
三 关注儿童的健康成长,为儿童构建良好的网络环境
四 关注教育技术在残疾儿童教育中的应用
五 技术应用中对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借鉴
六 对教育技术的质疑与批评
第三节 国内外已有研究评述
一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小结
二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小结
三 已有研究的不足
第三章 技术化教育技术价值取向的现实表现及归因分析
第一节 技术化教育技术价值取向的现实表现
一 教育技术建设中的“重硬轻软”
二 人才标准技术化
三 人才培养技能化
四 信息道德教育的缺席
五 教育软件制作过程中的“炫技”
六 教育技术人的“新技术热”
七 教师的技术依赖
八 教育技术学术研究中的重“技”轻“教”
第二节 技术化教育技术价值取向的归因分析
一 科学主义教育技术观是产生技术化价值取向的根本原因
二 工具理性是引发技术化价值取向的思想根源
三 教育技术的“技术”属性及教育技术“以媒体为中心”的研究和应用传统强化了教育技术技术化的价值取向
四 “重硬轻软”的恶性循环助长教育技术的技术化倾向
五 从业人员的学科背景在一定程度上强化技术化的价值取向
第四章 以人为本教育技术价值取向的确立
第一节 教育技术的学科定位是教育技术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内在逻辑
一 教育技术学姓“教”不姓“技”
二 遵循教育的逻辑,教育技术也应“以人为本”
第二节 教育技术实践中的主客体关系决定了其“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一 一般性技术实践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
二 信息化教学中的主客体关系
三 教育技术的“主体技术”属性决定了其“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第三节 技术化教育技术价值取向的负面影响迫切需要“人”的回归
一 教育技术无法真正地“促进教学,达到教育最优化”
二 现代化教育中“全人”培养目标落空,甚至导致“技术人”的产生
三 技术化价值取向阻碍教育技术学学科健康发展
第四节 技术的价值负荷特性为教育技术“以人为本”提供可能性前提
一 技术及技术的价值负荷
二 教育技术的“价值负荷”是其“以人为本”的可能性前提
第五章 满足与异化:教育技术与人之属性的关系辨析
第一节 教育技术与人的自然性
一 人的自然属性
二 教育技术对人之自然性的满足与异化
第二节 教育技术与人的社会性
一 人的社会性
二 教育技术对人之社会性的满足与异化
第三节 教育技术与人的发展性
一 人的发展性
二 教育技术对人之发展性的满足与异化
第四节 教育技术与人的实践性
一 人的实践性
二 教育技术对人之实践性的满足与异化
第六章 教育技术以人为本的现实路径
第一节 教育技术以人为本的路径选择
一 以AECT’94定义中的五个范畴为切入口
二 关于以AECT’94定义五个范畴为切入口的几点说明
第二节 以人为本的“设计”
一 “设计”范畴的内涵
二 “设计”中如何以人为本
第三节 以人为本的“开发”
一 “开发”范畴的内涵
二 “开发”范畴中如何以人为本
第四节 以人为本的“利用”
一 “利用”范畴的内涵
二 “利用”中如何以人为本
第五节 以人为本的“管理”
一 “管理”范畴的内涵
二 “管理”中如何以人为本
第六节 以人为本的“评价”
一 “评价”范畴的内涵
二 “评价”范畴中如何以人为本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备案序号: 京ICP备05032912号-1 地址: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邮编:10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