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目录
绪论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与现代服务业发展
一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实践
(一)以资源接续为主的城市转型
1.以资源接续为主的城市转型的主要特点
2.资源型城市具有寻找接续资源的天然优势
3.以资源接续为主的资源型城市转型目的是要建立复合型的产业结构
(二)以资源替代为主的城市转型
1.以资源替代为主的城市转型的主要特点
2.以资源替代为主的城市转型的核心在于重新选择优势
3.以资源替代为主的城市的成功转型取决于其自然条件
(三)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的城市转型
1.以承接产业梯度转移为主要特点的城市转型
2.通过利用高新技术提升改造传统产业的城市转型
3.以优势产业为主发展生态城市
4.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要特点的城市转型
二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实践
(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资源型城市转型
(二)日本资源型城市转型
(三)欧盟国家资源型城市转型
(四)苏联和委内瑞拉资源型城市转型
三 对资源型城市转型模式的一般分析
(一)重新发现和培育资源型城市的优势
1.实施优势延续
2.实施优势共享
3.实施优势互补
4.实施优势扩大
5.实施优势转移
6.实施优势深化
7.实施优势递进
(二)以矿产资源为依托的企业发展模式的转换
1.大型资源型企业
2.中小型资源型企业
(三)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产业代谢
1.对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进行改造
2.对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实施延伸
3.对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实施救助
4.采取产业联盟的形式,支持资源型城市中资源性产业的发展
5.采取产业替代的方式,推进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
6.通过产业替换的方式,更新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
四 资源型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
(一)资源型城市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1.生产性服务业促进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2.生产性服务业增强资源型城市创新能力
3.生产性服务业加速资源型城市城市化
(二)资源型城市与现代服务业发展
1.资源禀赋形成独特的城市空间布局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空间基础
2.资源衰竭速度加快,实现产业转型刻不容缓
3.资源型城市对生产要素具有较强的吸纳力
4.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相对较高使服务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第一章 资源型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理论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概述
一 资源型城市定义
二 资源型城市的成因机制
(一)资源禀赋和资源产业是资源型城市形成的依托
(二)区位是资源型城市形成的依托
(三)城市化是资源型城市形成的途径
三 资源型城市的基本特征
(一)对资源的依赖程度高
(二)资源性企业对城市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
(三)城市空间结构分散
(四)城市具有双重功能属性
(五)主导企业功能的二元性
四 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资源接续难以解决
(二)经济转型难度大
(三)生态环境亟待治理
(四)社会矛盾复杂
(五)管理体制不合理
(六)资源价格扭曲
第二节 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关理论概述
一 现代服务业的含义
二 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关理论
(一)经济增长理论
(二)现代服务业的竞争优势理论
(三)现代服务业的国际贸易理论
(四)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布局理论
三 其他现代服务业理论
(一)服务外包理论
(二)长尾理论
第二章 现代服务业发展经验
第一节 现代服务业概述
一 服务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二 现代服务业的概念
三 “现代服务业”的内涵
四 现代服务业的分类
五 现代服务业的时代特征
六 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的三种形态
(一)结合型融合
(二)绑定型融合
(三)延伸型融合
第二节 全球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
一 现代服务经济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
二 国际化大都市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领头羊”
三 新技术与行业共同发展,促进产业不断提速
四 服务贸易、外包蓬勃发展,成为全球发展热点
第三节 美国、欧盟、日本现代服务业发展
一 美国现代服务业发展
二 欧盟现代服务业发展
三 日本现代服务业发展
四 国外现代服务业促进政策借鉴
(一)产业发展政策
(二)税收优惠减免
(三)优化基础环境
(四)开放服务业市场
第四节 中国部分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经验
一 长三角地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经验总结
(一)上海:推进“两个坚持”、“两个优先”的产业发展战略,促进服务经济快速发展
(二)杭州:大力发展八大服务业,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三)常州:一年跨三步,打造“长三角”动漫产业高地
(四)苏州:以生产性服务业为突破口促进现代服务业跨越发展
(五)南京:按照“突出重点、分类推进”的原则,重点在“六大领域”突破发展
(六)南通市:坚持“抓三产促二产、以二产带三产”,一手抓现代制造业,一手抓现代服务业,实现了发展服务业与推进工业化的互动双赢
二 香港特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经验
(一)香港特区政府全力推动服务业的发展
(二)交易成本的降低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
(三)香港三大经验值得内地借鉴
第三章 江西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
第一节 发展基础
一 取得的成就
(一)服务业总量规模持续扩大,服务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提高人民收入的重要经济部门
(二)新兴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服务业结构不断优化
(三)部分服务业经济实力逐步增强,经济效益提升,行业发展势头良好
(四)与全国及部分中部省份相比较,服务行业发展的一些数据指标良好
二 有利条件
(一)经济发展总水平达标,为江西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为江西省现代服务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
(三)城乡生活服务性消费支出的增长,为江西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最终需求保障
(四)高素质人力资源的不断积累,为江西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本保障
(五)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为江西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六)城镇化进程的提速,为江西省休闲文化和旅游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七)工业园区的合理分工,为江西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八)企业集团竞争力的提升,为江西省研发与技术服务业发展创造了市场需求
三 存在机遇
第二节 发展战略
一 指导思想
二 总体目标
三 战略措施
(一)大力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业
(二)加快传统商贸服务产业升级
(三)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上新台阶
(四)培育商务中介服务业
(五)稳步发展房地产业
(六)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与专业技术服务业
(七)加快发展居民服务业
(八)全力打造文化创意产业
(九)做大现代旅游服务业
第三节 重点产业
一 重点产业发展目标
(一)现代金融服务业
(二)现代商贸服务业
(三)现代物流服务业
(四)现代商务服务
(五)现代房地产服务业
(六)信息服务业
(七)现代居民服务与公共服务业
(八)文化创意服务业
(九)现代旅游服务业
二 产业布局
(一)加快发展以基地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布局体系
(二)构建大中城市服务业功能区布局结构和体系
(三)构建城市群落开发体系和布局结构
(四)南昌、九江、鹰潭、上饶、抚州等城市形成旅游服务业产业集群
(五)努力打造全省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六)布局发展南昌、九江、鹰潭、抚州等商贸物流业集群
第四章 赣州市资源现状及特色
第一节 自然资源
一 基本情况
(一)气候
(二)土地资源
(三)水资源
(四)森林资源
二 特色资源——矿藏资源
(一)矿藏资源概况
(二)“世界钨都”
(三)“稀土王国”
第二节 农业资源
一 赣州市农业产业和农产品发展基本情况
(一)主要种植产业及产品
(二)主要畜禽产业及产品
(三)主要水产业及产品
二 特色农业产业——“世界橙乡”
(一)产业发展优势
(二)产业发展现状
(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四)产业发展应牢牢把握的四大理念
第三节 旅游资源
一 赣州是客家摇篮
(一)客家民居建筑文化
(二)客家饮食文化
(三)客家民俗文化
(四)客家山歌和采茶戏
二 赣州市是红色故都
(一)红色旅游资源丰富,而且分布率高
(二)革命史上的诸多第一为赣州市的红色旅游资源锦上添花
(三)历代领导人对赣州市的青睐使赣州市的红色旅游资源的影响力大大扩张
三 赣州市是江南宋城
四 赣州市是生态家园
五 赣州市发展旅游业的交通区位优势
六 当前旅游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七 促进赣州市旅游品牌文化发展的几点对策
(一)制定品牌战略规划,构筑旅游品牌化发展的框架体系
(二)挖掘区域特色文化,打造旅游品牌化发展的精品载体
(三)加快品牌人才队伍建设
第五章 赣州市经济发展阶段判断
第一节 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
一 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
(一)总量主义观点
(二)结构主义观点
(三)综合主义观点
二 经济发展阶段划分的内容
第二节 经济发展进程指标
一 霍夫曼系数法
二 人均产值指标(人均GDP)
三 劳动力结构指标
四 产业结构指标
第三节 赣州市经济发展阶段判断
一 统计数据及数据处理
(一)统计数据
(二)数据处理
二 赣州市经济发展阶段判断
(一)人均产值指标
(二)劳动力结构指标
(三)产业结构指标
第四节 赣州市经济发展阶段核心特征描述
一 “二三一”产业格局近期没有根本改变
二 工业是推动赣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三 现代工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
四 产业结构调整为赣州市服务业的发展提供长足动力
五 大力发展具有赣州市特色的服务业
第六章 赣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预测
第一节 时间序列预测理论及方法
一 时间序列与时间序列模型
二 序列的平滑和移动平均法
三 时间序列组成因素的分解
(一)趋势分量
(二)循环分量(C)
(三)季节分量(S)
(四)不规则分量
第二节 赣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预测
一 对2015年赣州市服务业占GDP比重和增长速度的预测
(一)赣州市地区生产总值回归预测分析
(二)赣州市第三产业产值回归预测分析
(三)赣州市2011年服务业发展目标的测算
二 对2015—2020年赣州市服务业占GDP比重和增长速度的预测
(一)赣州市2015年服务业发展目标的预测
(二)赣州市2016年服务业发展目标的预测
(三)赣州市2020年服务业发展目标的预测
第七章 赣州市发展服务业接续产业的选择分析
第一节 接续产业的选择原则
一 依托城市原有特色资源优势原则
二 突出高技术、高关联度、高附加值特征的“三高”原则
三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第二节 赣州市服务业接续产业的选择分析
一 产业转型是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核心
二 针对不同矛盾问题接续产业的发展路径选择
(一)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城市的产业发展路径选择
(二)下岗失业问题突出城市的产业发展路径选择
(三)生态环境加剧恶化城市的产业发展路径选择
三 赣州市服务业接续产业的选择
第三节 赣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策略选择与布局
一 赣州市现代服务业良好的发展基础条件
二 赣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定位
(一)现代物流业
(二)现代旅游业
(三)信息和科技服务业
(四)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三 赣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空间布局
(一)赣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总布局
(二)赣州市现代服务业主要行业空间布局
第八章 赣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研究
第一节 发展基础
一 服务业总量规模不断扩大
二 服务业结构逐渐优化完善
三 服务业从业人员逐渐增加
四 服务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强
五 服务业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第二节 有利条件
一 国际国内产业的转移为现代服务业发展带来机遇
二 国家宏观政策环境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带来机遇
三 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推进拓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空间
四 区位优势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节 面临挑战
一 总量不高
二 结构不合理
三 城镇化水平偏低
四 消费结构升级较慢
五 发展观念落后,投入相对不足
六 市场化程度低
七 平台建设滞后,聚集度不高
八 对外辐射能力较弱
第九章 赣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顶层设计
第一节 发展思路
一 坚持“一个统领”
二 策应“两大战略”
三 贯彻“两条主线”
四 依托“三种资源”
五 构建“12475”空间布局
六 推进“233”重点产业发展
七 力争“四个前列”
第二节 发展原则
一 坚持市场配置、政府调控
二 坚持重点突破、全面发展
三 坚持统筹规划、各有侧重
四 坚持改革开放、自主创新
第三节 发展目标
一 规划期(2015—2019年)
(一)总量目标
(二)结构目标
(三)空间发展目标
(四)吸纳就业目标
二 展望期(2020—2024年)
第十章 赣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空间布局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 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理论概述
(一)产业集聚理论
(二)产业集群理论
二 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理论基础
(一)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概念
(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作用
(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主要发展形态
(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战略定位与功能分区
一 战略定位
二 功能分区
(一)“一核”
(二)“两轴”
(三)“四中心”
(四)“七区”
第三节 特色基地
一 特色产业基地相关理论
(一)特色产业基地的内涵
(二)特色产业基地的基本特征
二 赣州市现代服务业特色基地
(一)钨稀科技服务基地
(二)优质脐橙科技服务基地
(三)客家文化体验基地
(四)红色旅游休闲基地
(五)现代物流服务基地
第十一章 赣州市现代服务业先导产业发展
第一节 现代物流业
一 理论基础
(一)现代物流业的概念
(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特点
(三)现代物流对国民经济的作用
二 赣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实例研究
(一)发展目标
(二)发展布局
(三)发展重点
第二节 商务服务业
一 理论基础
(一)商务服务业的概念
(二)商务服务业的产业特性
(三)我国商务服务业发展的驱动机制①
二 赣州市商务服务业发展实例研究
(一)发展目标
(二)发展布局
(三)发展重点
第十二章 赣州市现代服务业支柱产业发展
第一节 现代金融业
一 理论基础
(一)现代金融业的定义
(二)现代金融业在经济中的作用
(三)加快金融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二 赣州市现代金融业发展实例研究
(一)发展现状
(二)发展目标
(三)发展布局
(四)发展重点
第二节 现代旅游业
一 理论基础
(一)现代旅游业的定义
(二)现代旅游业的新特征
(三)影响我国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因素
(四)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二 赣州市现代旅游业发展实例研究
(一)发展目标
(二)发展布局
(三)发展重点
第三节 现代商贸会展业
一 理论基础
(一)现代商贸会展业的定义
(二)会展经济的界定与功能
(三)会展经济依托的经济学原理
二 赣州市现代商贸会展业发展实例研究
(一)发展目标
(二)发展布局
(三)发展重点
第十三章 赣州市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发展
第一节 文化创意产业
一 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和内涵
(一)文化创意产业产生和发展的社会背景
(二)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
二 赣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一)发展目标
(二)发展布局
(三)发展重点
第二节 信息和科技服务业
一 信息服务业与科技服务业
(一)信息服务业
(二)科技服务业
二 赣州市信息和科技服务业发展
(一)发展目标
(二)发展布局
(三)发展重点
第三节 社区服务业
一 社区服务业内涵与我国社区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社区服务业的定义和内涵
(二)我国社区服务业发展情况
二 赣州市社区服务业发展
(一)发展目标
(二)发展布局
(三)发展重点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备案序号: 京ICP备05032912号-1 地址: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邮编:10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