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权力的规制:大学章程的历史流变与当代形态

纸书售价: 60.8 纸书定价:¥76.0 电子书售价: 30.4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全部显示∨

目录

第一章 引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章程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的问题
一 选题背景
1.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已经提上国家议事日程
2.中国公办大学制定章程成为一项久拖未决的基础性难题,部分已制定的章程沦为一纸空文
3.大学章程的缺位加剧了中国大学的“行政化”
二 研究的问题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 为我国制定和完善大学章程提供理论指导
二 消解中国大学“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合法性危机
三 有助于落实和扩大我国大学的办学自主权
四 解决大学成员参与学校管理“有法不依”与“无法可依”之间的矛盾
第三节 主要概念的界定
一 大学章程
二 大学权力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研究与理论基础:大学章程与大学权力的相关性
第一节 文献研究
一 有关大学章程的文献研究
1.大学章程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性质
2.大学章程的法律效力
3.大学章程的制定主体
4.对国外大学章程的研究
二 有关大学权力的文献研究
1.大学与政府的关系
2.大学权力的来源和法律属性
3.大学权力的类型与结构
4.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
三 有关大学治理的研究
1.国外对大学治理的研究
2.国内对大学治理的研究
四 文献评价
1.有关大学章程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
2.有关大学权力的研究忽视权力运行与大学章程之间的关系
3.协调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运行机制是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命题
第二节 大学章程的分类
一 盎格鲁—撒克逊传统大学章程
二 罗马传统大学章程
三 社会主义传统大学章程
第三节 研究大学章程的理论基础
一 现代公民社会理论
1.社群主义
2.法团主义
3.协商民主
二 多中心治理理论
三 程序正义理论
第四节 分析框架:大学权力与大学章程的关联
一 大学章程规定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二 大学章程规定大学内部权力配置
三 大学利益相关者通过大学章程参与大学治理
四 大学章程要体现权力运行“最低限度的程序公正”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学章程的历史流变:基于权力运行的视角
第一节 中世纪大学章程的形态
一 大学与政府的关系:从教会的婢女到皇权的侍者
1.教会与世俗政权的关系
2.大学与教会的关系
3.大学与世俗政权的关系
二 大学内部权力配置:“精神的手工业者行会”朴素的分权自治
三 中世纪大学章程在近代早期的变化(1500—1800年)
1.大学接受教会和世俗政权的双重管制
2.大学内部开始加强学校层面的权力
第二节 盎格鲁—撒克逊传统大学章程的历史流变
一 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1.美国大学与政府的关系
2.英国大学与政府的关系
二 大学内部权力配置
1.美国大学内部权力
2.英国大学内部权力配置
三 20世纪60年代以来盎格鲁—撒克逊传统大学章程的变化
1.政府强化对大学的影响力,力求建立一种伙伴关系
2.加强大学层面的权力
3.扩大学术管理的参与范围
第三节 罗马传统大学章程的历史流变
一 大学与政府的关系
1.德国大学与政府的关系
2.法国大学与政府的关系
3.日本大学与政府的关系
二 大学内部权力配置
1.德国大学内部权力配置
2.法国大学内部权力配置
3.日本大学内部权力配置
三 20世纪60年代以来罗马传统大学章程的变化
1.完善大学与政府的关系
2.扩大大学管理参与范围,削减教授权力
3.加强学校层面的权力
第四节 社会主义传统大学章程的历史流变
一 大学与政府的关系
1.苏联大学与政府的关系
2.新中国成立至1985年大学与政府的关系
二 大学内部权力配置
1.苏联大学内部权力配置
2.新中国成立至1985年中国大学内部权力配置
三 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传统大学章程的变化
1.逐步扩大大学的权力范围
2.加强共产党对大学的绝对领导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学章程的当代形态:基于政策内容分析
第一节 大学章程编码的基本信息
一 数据来源
二 编码原则
三 编码程序
四 编码主题
五 信度和效度的检验
1.信度检验
2.效度检验
第二节 统计结果与分析
一 一级编码主题的整体描述
二 二级编码主题的整体描述
三 一级编码主题在不同国家/地区大学章程中的分布状况
四 二级编码主题在不同国家/地区大学章程中的分布状况
五 一级编码主题在三类现代大学章程中的分布状况
六 二级编码主题在三类现代大学章程中的分布状况
第三节 现代大学章程的类型特质
一 盎格鲁—撒克逊传统大学章程的特质
1.赋予利益相关者参与大学治理的权利
2.规定大学最高权力机构的运行程序
3.强调大学内部的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的分离与制衡
4.重视大学一般事务的处理程序
5.规定了大学与政府的关系
6.明确章程的修改主体和程序
二 罗马传统大学章程的特质
1.强调政府参与大学治理的优先权
2.规定了大学最高权力机构的运行程序
3.大学内部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权力边界不清晰
4.强调大学基层学术组织自治
5.重视大学使命的阐释
6.明确大学章程的制定、修改主体和程序
三 社会主义传统大学章程的特质
1.强调党组织对大学的直接领导,但决策权与执行权区分度低
2.形式上规定了教职工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
3.规定大学基层学术组织设立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
4.规定了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5.明确规定了章程的制定、修改主体和程序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民主与控制的均衡:现代大学章程的共同特质
第一节 现代大学章程的共同特质
一 大学章程规定大学使命是追求公共利益和学术真理
1.盎格鲁—撒克逊传统的大学使命反映出大学从“自治组织”发展成为“公共机构”
2.罗马传统的大学使命体现了大学从政府的附属机构发展成为与政府公务分权的公共组织
3.社会主义传统的大学使命反映出大学从革命党的“阶级斗争工具”发展成为执政党的“公共机构”
二 大学章程规定大学权力主体是利益相关者
1.盎格鲁—撒克逊传统大学章程规定大学最高权力机构成员由利益相关者构成
2.罗马传统大学章程规定利益相关者共同行使大学权力
3.社会主义传统大学章程规定了形式意义上的全员参与
三 大学治理是大学章程的核心内容
1.盎格鲁—撒克逊传统大学章程注重权力的横向和纵向均衡
2.罗马传统大学章程注重基层学术组织与大学分权
3.社会主义传统大学章程注重学校层面的权力制衡
四 大学章程的主要功能是规制大学权力的运行
1.大学章程规定大学最高权力机构的运行程序
2.大学章程规定章程本身的制定、修改程序
第二节 现代大学章程共同特质的文化解释:国家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冲突与融合
一 国家主义、自由主义、行会文化
二 盎格鲁—撒克逊传统大学章程:从自由主义走向社群主义
三 罗马传统大学章程:从集权主义走向分权主义
四 社会主义传统大学章程:从极权主义走向威权主义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大学权力与大学章程非相关性:中国的问题与对策
第一节 中国大学章程的主要问题:国际比较的视角
一 大学章程认可度差且流于形式
二 大学章程制定和修改的主体以及程序不严谨
三 没有规定最高权力机构的成员构成
四 没有规定最高权力机构的运行程序
五 没有规定学生参与学校决策的权利
六 学术委员会形同虚设
七 没有规定大学与基层学术组织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中国大学章程问题的深层原因:大学章程与大学权力运行的非相关性
一 大学依法自主办学与政府过度干预的矛盾
二 师生具有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与大学党委会成员构成单一的矛盾
三 党委会议事程序流于形式与大学章程相关条款缺位并存
四 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与事实上的“双校长制”的矛盾
五 基层学术组织自主管理与严格科层制的矛盾
第三节 中国大学章程的历史演进——基于北京师范大学章程的分析
一 北京师范大学概况③
二 清末京师大学堂章程
1.《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1898年)
2.《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1902年)
3.《奏定大学堂章程》(1903年)
4.清末京师大学堂章程的问题
三 民国时期的大学章程
1.模仿罗马传统大学章程时期的章程
2.模仿盎格鲁—撒克逊传统大学章程时期的章程
3.罗马传统与盎格鲁—撒克逊传统混合时期的大学章程
4.民国时期大学章程的问题
四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北京师范大学暂行规程》
五 1998年《高等教育法》颁布后的《北京师范大学章程》
第四节 完善中国大学章程的建议
一 统一大学章程的制定和修改主体及其程序
二 完善党委领导体制
三 完善校长负责管理体制
四 完善监督保障机构
五 完善学术委员会制度
六 激活基层学术组织①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为了大学权力的规范运行
第一节 基本结论
一 盎格鲁—撒克逊传统大学章程的特质
二 罗马传统大学章程的特质
三 社会主义传统大学章程的特质
四 现代大学章程的共同特质
五 中国大学章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第二节 创新与不足
第三节 研究展望:中国大学章程怎样才不至于沦为一纸空文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