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跨文化现象是全球化时代的产物。当今许多杰出的作家都有跨文化背景,跨文化背景对作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就成了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然而,这影响一如岸边水中斑驳的树影,远看着清晰,直待你伸手去捕捉它时,才发觉其支离破碎。大约是由于切入这一主题的困难,阻碍了我们对这一现象的深入探究,但周桂君教授在考察了有代表性的跨文化作家之后,发现了他们在现代性书写方面的共性。现代性是现代社会的本质状态。探索现代性问题的哲学家、思想家很多。黑格尔、哈贝马斯、詹姆斯都从不同的角度研究现代性问题。对现代性问题进行探索的并不仅仅是哲学家,作家们也在他们的作品中关注现代性问题。他们不用现代性这个字眼,但他们却通过对事件与人物的想象性的描述展现现代社会中人的价值观念和生存状态。虽然他们没有像萨特那样,把文学和哲学联姻,但他们的作品告诉我们文学和哲学之间的关系是同根共生的。把现代性问题从人们久已熟悉的哲学领域引向文学世界进行研究,这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哲学是抽象式思维,而文学则诉诸形象。在现代性这个深广的问题下,可以说,这项研究是要从形象的世界里挖掘出现代性思想的富矿。这样的探索是新颖的,富有独创力的,也是意义深远的。此项研究,将跨文化作家作为研究对象,突出了作家跨文化问题的重要性。一部作品的产生不能脱离作者所生活的世界,跨文化作家的根不是扎在一片土地上:这是一条特殊的根,它由许多条强壮的根须构成,可能一条根须在遥远神秘的非洲,另一条飞过了海洋,落在了彼岸世界的什么地方,它似乎没有一条主根,没有一个中心,所有的根须的结合才是它的生命之源,才是跨文化作家的根。这个根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跨文化性,即文化的杂交性,这也是把跨文化作家作为一个群体进行研究的基础。这个基础的确立打开了文学研究的一扇窗,它把我们引到了一片尚未开发的原野中。本书的作者已经在这里种下了他的第一棵树,我很高兴地看到了他是如何刨开第一镐土,又如何撒下了树种,我也看到了这个耕作者怎样为这种子浇水,怎样在烈日炎炎下拔去那初长在苗子周围的草……因此,当这本书,这个果实摆在我的面前的时候,我很欣喜地应邀为它写下了这个序。刘建军
全部显示∨
周桂君 1965年9月生,辽宁北票人。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学位,现为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省比较文学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英美文学与文化,当代西方文论,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修辞与文体,社会语言学等。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跨文化作家笔下的现代性书写研究”,独立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百年来欧美文学中国化进程研究”子课题“欧美文学中国化的文化机理和立场选择”。在《文学评论》、《文艺争鸣》等十几种学术刊物上发表CSSCI以上级别论文20余篇。曾荣获机械工业部青年教师教书育人奖和吉林省高校新世纪人文社科优秀人才称号。平生有二愿:持淡泊之志治学,著书立说创一家之言;怀报国之心教书,传道育人成万千良才。
全部显示∨
序
绪论
第一章 跨文化作家与文学的现代性第一节 现代性的定义
第二节 多元文化对作家的塑造
第三节 跨文化作家的文化特征
第四节 现代性的文学构成
第二章 现代性与人类的生存危机第一节 文明废墟上的思考
第二节 危机世界中的精神焦虑
第三章 祛魅世界的心灵流浪第一节 现代世界的信仰迷茫
第二节 怀特的“神秘和诗情”
第三节 对“现实之核”的顽强追求
第四节 诗情与现实的叠加
第四章 寻根之旅中的认同诉求第一节 空间转移与“异托邦”
第二节 “他者”之镜下的生命之根
第三节 自我意识的重建
第四节 空间转移中的价值探问
第五章 现代性语境下的人生价值取向第一节 权力话语与人性的枷锁
第二节 对非人格化社会的反抗
第三节 重压之下的信念坚守
第六章 在“异化”夹缝中的艰难跋涉第一节 “异化”的内涵
第二节 《耻》中的三种异化
第三节 “异化”的消解
第七章 现代性语境下的创伤书写第一节 沉默呐喊中的悲怆叙事
第二节 内陆深处的痛苦号叫
第三节 创伤体验与吸血鬼的本性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该书无电子版哦,想阅读点购买纸书吧,现在还在打折喔(⊙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