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长期以来,海内外学界的新儒家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第一代与第二代新儒家的观点的阐述,诸如对熊十力、梁漱溟、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等人的表彰与发挥。我最近注意到,有大陆学者开拓了对方东美先生的研究。事实上,方东美先生是新儒学发展的重要人物,因为只有在方东美先生的著作中才能看到一个比较完整的古今中西文化对照的宏观架构,凸显了儒家哲学重要的哲学与历史地位。在此点上,唐君毅无疑接受了方东美的影响。至于学术界对于第三代新儒家的研究文献,近十年来还是比较少见的,而专门以第三代新儒家为研究对象的博士论文更是没有,有之,则自奚刘琴始。因此,能够看到这样一本以新儒家第三代为主题的研究专著,心中感到亲切与高兴。这本书重要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作者对于第三代新儒家进行了相当广泛和深刻的理解、分析和评价。在尽力掌握第三代新儒家文献资料的基础之上,分析了他们的思想,并对他们进行了专论、比较和总结。本书尤其彰显了作为新儒学发展阶段的第三代新儒家重要的内涵以及他们与前代新儒家的关联与区别。但对他们思想内在的结构与他们之间的学术关系与比较,虽在此书中未能得到完全的解说,却已或多或少地作为问题呈现出来。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提出了一个粗具规模的解析方式。其次,作者对于四位新儒学代表者的选择值得一提。作者所选择的四位学者,正是新儒学在现时代发展的代表人物。作者在一定程度上还注意到四位代表者的学思历程对其思想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他们均有亲炙于第二代新儒家学者的经历。因之,他们的思想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台港的第二代新儒家的影响。另一方面,第三代新儒家又具有了与第二代新儒家不同的发展方向。本书所选的四位学者,除了蔡仁厚外,其他三位都有长期留学并执教于海外、代表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沟通与对话的经历,反映出此一时代的特色。蔡仁厚虽然缺少了相似的经历,表现为一种传承宋明儒学的保守心态,但这一点也可以说是此一时代另一面的写真。当然,作者还可以进一步探讨,四位学者思想上与方法上的重大分野,以及形成相异的深层原因。毕竟我们要认识到:对历史文化的研究与对纯粹哲学的创思有性质与视野的差异;对当代多元文化的比较探索与对古代传统儒学的重新了解,也有层次与目的上的区分。当然,我想这本书最终的目的是要说明,第三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基于他们的学术背景,各自作出了他们的贡献,因此也彰显了新儒学的基本内涵。但应该另行指出的是:本书只是反映了时下对第三代新儒家的认知问题或其先后发展问题的一个未经检验的看法,其中并没有谁是领军者的问题,而只有谁在哪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的问题。刘述先教授在其著作中已清晰地说明第三代新儒家的历史统绪应为余英时、刘述先、成中英、杜维明。本书可能把余英时看做历史学家,未加考虑,而以蔡仁厚补充之,是否确当还可以研究,但至少可说是一特色。再次,作者从儒学宗教性、心性论、道德哲学以及知识论四个方向来考虑现代儒学的内涵,既凸显了儒学本身的丰富性,也凸显了第三代新儒家关注的重点。我很高兴看到的是作者注意到了我作为第三代新儒家对于儒家知识论的深度重视与积极发展,并对此表示认同。事实上,儒学想要获得与注重知识理性与科学技术的西方文化平等的对话地位,必须在此方面持续着力。作者也注意到了我的思想当中强调知识与价值互基与互动的理论特点,可以说把握到了我在此领域中的重要贡献与主要精神,以及为新儒学提出的一个必须发展的方向。我对此持赞赏的态度。但我仍要指出的是:作者应可开发或加强一项对本体论哲学或者本体宇宙哲学的关注。第一代新儒家,以熊十力为例,十分重视《易》学,注重对宇宙论或本体论的思考;第二代新儒家,则普遍重视道德哲学、历史哲学,或者文化哲学,尽管牟宗三早期对宇宙论或本体论有所关注,但后来却转向了道德哲学与道德形而上学;而第三代新儒家,显然大多重视道德哲学、心性哲学与文化哲学问题。然而就我的体系而言,应是十分突出了对宇宙论和本体学的关注与发挥,并基于易学转化为认知论与诠释学的探索,与儒学的根本性的问题相呼应。最后,作者还重点分析了第三代新儒家重视传统儒学的现代转化、重视中西文化会通与儒学世界化的问题。作者在这两个方面的关注,既是第三代新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充分体现了第三代新儒家与前代新儒家的重要区别。虽然在许多方面这两个问题还可以进行更多的说明,也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但是不可否认,本书所做的相关研究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去年暑期我认识了执教于淮阴师范学院的奚刘琴博士。奚刘琴给我一种治学认真、谦虚谨慎的深刻印象。更为难得的是,她还有一份探索真理、追求价值的高度热情。这在现在的青年学者之中是不多见的。假以时日,无疑她会取得更大的成就。她为了等候我的这篇序言,推迟出版计划半年之久,让我非常感动。但这也让我有时间对她的这本书进行了较深入的理解。在我看来,这本书不仅是对于第三代新儒家的回顾与总结,提出了创新的见解,而且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问题与探索空间,表达了对未来儒学发展的诚挚展望。是为序。成中英序于美国夏威夷大学二零一一年三月十五日
全部显示∨
导言一 相关概念的解析
二 “第三代新儒家”与成中英、杜维明、刘述先、蔡仁厚简介
第一章 传统儒学研究第一节 “内在超越”与儒学的宗教性一 成中英:儒学的“终极与整体实在”
二 杜维明:内在超越与“掘井及泉”
三 刘述先:内在超越的“两行之理”
四 蔡仁厚:“摄人文于宗教”的儒学
第二节 儒家心性之学的阐释与发展一 成中英:作为道德哲学之基的儒家心性之学
二 杜维明:宗教与哲学交汇处的儒家心性之学
三 刘述先:儒家心性之学的梳理与评价
四 蔡仁厚:心性学——儒家哲学的根基
第三节 儒家道德与德性修养一 成中英:目的论与责任论相统一的儒家道德
二 杜维明:仁与修身
三 刘述先:仁与生生
四 蔡仁厚:儒家的内圣成德之学
第四节 儒家认知之学一 成中英:道德——知识论
二 杜维明:“体知”——对儒家德性之知的创造性阐释
三 刘述先:“良知”与“见闻之知”
四 蔡仁厚:儒家“摄知于德”与知性之凸显
第五节 小结一 “即儒学即宗教”
二 心性学地位的肯认与发扬
三 儒家道德理想的强调
四 儒学知识论的凸显
第二章 现代新儒家研究第一节 “新儒家”概念与人物的划分一 成中英:知识理性与价值理想区分基础上的新儒家
二 杜维明:儒学的第三期发展与现代新儒家
三 刘述先:广义的“新儒家”与“三代四群”说
四 蔡仁厚:新儒家的精神开展与人文关怀
第二节 当代新儒家人格研究与思想省察一 成中英:熊十力、方东美、牟宗三研究
二 杜维明:熊十力、徐复观、唐君毅研究
三 刘述先:熊十力、方东美、牟宗三、唐君毅研究
四 蔡仁厚:牟宗三、徐复观、唐君毅研究
第三节 现代新儒家的功过得失探讨一 成中英:具文化忧患意识的新儒家的贡献及不足
二 杜维明:“文化保守主义者”的人文精神之重建
三 刘述先:新儒家的定位与省察
四 蔡仁厚:现代新儒家的五大功绩
第四节 小结一 “只识师门,不识门户”——对门户、道统说的反思
二 当代新儒家人物研究的推进
三 功过探讨的准确性与客观性
第三章 传统反思与儒学现代化第一节 传统儒学弊端反思一 成中英:中国文化的内耗与涣散
二 杜维明:政治化儒家与五四反思
三 刘述先:传统文化限制的暴露与儒学的“三分法”
四 蔡仁厚:儒学的“通盘文化大反省”
第二节 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一 成中英:集“宇宙学、生态学、伦理学”于一体的儒学
二 杜维明:儒学是“哲学的人学”
三 刘述先:儒家真精神的现代意义
四 蔡仁厚:儒学的“八大旨趣”、“四大价值”与“四大贡献”
第三节 儒学能否开出民主与科学一 成中英:作为西方人权思想根源的儒学与人文主义的特征
二 杜维明:儒家传统与启蒙精神的“对接”
三 刘述先:“曲通”以成民主和科学
四 蔡仁厚:“良知自我坎陷”的发挥
第四节 儒学传统的现代转化一 成中英:儒学与现代性的整合
二 杜维明:多元现代性与儒学的转变
三 刘述先:传统·现代·后现代
四 蔡仁厚:儒学现代化的“两大纲领”、“三个层次”
第五节 小结一 现代性观照下批判意识的凸显
二 对当代新儒家“新外王”的扩充
三 探源与重构:儒学价值的现代调适
第四章 中西会通与儒学世界化第一节 第三代新儒家与西方文化一 成中英:西方哲学方法论与本体论研究
二 杜维明:对西学的吸收与排拒
三 刘述先:中西比较哲学的开展与文化哲学
第二节 文明对话一 成中英:文明对话与本体诠释学
二 杜维明:新轴心时代的“文明对话”
三 刘述先:儒学与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对话
四 蔡仁厚:宗教会通之“六大焦点”
第三节 儒学世界化的开展一 成中英:儒家德性伦理的整体化与儒学世界化
二 杜维明:“文化中国”与知识分子的责任
三 刘述先:“理一分殊”与世界伦理
四 蔡仁厚:中国哲学的普遍性与其世界化
第四节 小结一 融摄西学、多向建树的趋势
二 多元文化中的一元:儒学地位确认的转变
三 充分的对话意识
第五章 结语一 成中英、杜维明、刘述先、蔡仁厚新儒学思想特色
二 第三代新儒家的学思路向
三 第三代新儒家的儒学诠释与创新评价
参考文献
后记
该书无电子版哦,想阅读点购买纸书吧,现在还在打折喔(⊙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