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中国古代哲学史

纸书售价: 79.2 纸书定价:¥99.0 电子书售价: 39.6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全部显示∨

目录

绪论
一 中国哲学和哲学史
二 中国哲学的历史发展及阶段划分
三 中国哲学概念、范畴及文化形式的基本特征
四 中国哲学存在与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基本精神
1.中国哲学存在与发展的内在逻辑在时间中的展开
2.中国哲学存在与发展的内在逻辑在学派间的表现
3.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
先秦哲学
第一章 中国古代哲学的发端
第一节 中国古代哲学发端期的思想背景
一 发端期的宗教背景
1.从多神崇拜到统一至上神的出现
2.伴随先民崇拜对象的发展演化,先民作为崇拜神秘力量的主体,其自身构成也在发生变化
二 从神到人的自觉
第二节 中国古代哲学发端期的主要思想
一 《易经》中的思想
二 关于气和阴阳的思想
三 早期五行观
四 关于和与同的思想
第二章 老子哲学思想
第一节 老子的道论
一 文化整体意识下的道
二 道与德
第二节 体道功夫与境界
第三节 道之发用
第三章 孔子哲学思想
第一节 天命思想
第二节 仁学思想
一 文质合一与克己复礼
1.“文质合一”的理解模式
2.“克己复礼”的实践模式
二 仁者,人也
三 为仁之方
四 仁的不同境界
1.仁与具体德性品质
2.仁与具体才性
第三节 孔子的中庸思想
第四章 墨子哲学思想
第一节 “兼相爱,交相利”
第二节 “天志”“明鬼”与“非命”
第三节 知识的产生及判断标准
第五章 子思哲学思想
第一节 思孟学派的五行说
第二节 子思与《中庸》
第六章 孟子哲学思想
第一节 性命论
一 天人思想
二 性命思想
第二节 人性论
一 有物有则
二 四端说
第三节 心性论
一 心之官则思
二 自觉与存养
第四节 养气论
一 孟子对“身心”关系问题的基本理解
二 孟子“身心”思想的具体展开
(一)心 志与人 性
(二)心志与知言
(三)心志与养气
第七章 《管子》四篇哲学思想
第一节 道论
一 道、气关系
二 道、德关系
三 形、神关系
第二节 静因之道:认识与修养方法
第八章 庄子哲学思想
第一节 庄子的道论思想
一 齐一自然
二 非有非无的道
第二节 庄子的自由观
第三节 庄子的知识论思想
第九章 惠施、公孙龙哲学思想
第一节 惠施哲学
第二节 公孙龙哲学
一 白马非马
二 离坚白
三 指与物
第十章 后期墨家哲学思想
第一节 后期墨家的功利伦理观
第二节 后期墨家的知识论思想
一 知识的形成
二 知识的分类与评判
第三节 后期墨家的方法论思想
第十一章 《易传》哲学思想
第一节 阴阳之道
第二节 变易之道
第十二章 荀子哲学思想
第一节 荀子的天人思想
第二节 荀子的人性论思想
第三节 礼论
第四节 荀子的知识论思想
一 心知
二 正名
第十三章 韩非子哲学思想
第一节 韩非子的道论
第二节 韩非子的“刑名法术之学”
第三节 韩非子的认识论思想
秦汉哲学
第十四章 汉初黄老哲学思想
第一节 汉初的无为而治
第二节 《淮南子》对黄老思想的发展
一 宇宙观
二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三 关于“无为无不为”的新观念
第三节 《论六家要旨》对黄老思想的定位
第十五章 今文经学与董仲舒哲学思想
第一节 今文经学的产生及其特征
第二节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
一 天道阴阳的宇宙秩序观
二 天人感应论
第三节 董仲舒的“深察名号”的认识论思想
第四节 董仲舒的人性学说和王道教化论
一 “性三品”的人性学说
二 “承天意,成民性”的王道教化主张
第五节 董仲舒的社会历史观
一 尊天受命的伦理观
二 尊君一统的政治观
三 奉天法古的历史观
第六节 董仲舒与谶纬神学
一 谶纬神学的盛行
二 《白虎通义》与儒学的法典化
第十六章 古文经学与扬雄哲学思想
第一节 古文经学的哲学特征
一 古文经学的兴起
二 古文经学的哲学倾向
第二节 扬雄哲学思想
一 “玄”造宇宙的世界观
二 扬雄的方法论思想
三 强调人为努力的认识论
第十七章 王充哲学思想
第一节 “元气自然”的天道观
一 气本体论
二 天道无为
三 元气自然观的人性论
第二节 注重“效验”的认识论
一 经验主义的认识前提
二 经验主义的认识过程
三 经验主义的认识标准
第三节 王充性命观的内在矛盾
魏晋哲学
第十八章 何晏、王弼哲学思想
第一节 “贵无”的本体论思想
一 “以无为本”
二 从“崇本息末”到“崇本举末”
三 “有”与“无”的辩证统一
第二节 “得意忘言”的方法论思想
一 “得意忘言”的思想渊源
二 “得意忘言”的思想特质
第十九章 阮籍、嵇康哲学思想
第一节 阮籍、嵇康玄学思想的演变
一 阮籍和嵇康的前期思想及其转变
二 “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价值取向
第二节 自我意识与精神境界
一 自我意识的凸显
二 精神境界的追寻
第二十章 裴 、欧阳建哲学思想
第一节 裴的“崇有”论
一 “崇有”论
二 节欲之修养论
三 对“贵无”思想的批判
第二节 欧阳建的“言尽意”论
第二十一章 向秀、郭象哲学思想
第一节 “独化于玄冥之境”的本体论
一 “自生”“自化”思想的提出
二 “独化于玄冥之境”的提出
第二节 名教与自然相统一的政治哲学
一 肯定社会的原本自然和谐
二 探究社会混乱的根源
三 重建社会和谐的方法
第二十二章 “六家七宗”与道安的佛学思想
第一节 “六家七宗”思想概述
一 本无家
二 心无宗
三 即色宗
四 识含宗、幻化宗、缘会宗合论
第二节 道安的佛学思想
一 小乘佛学思想
二 译经、注经及其心得
三 其他贡献
1.制定僧规
2.统一教徒姓氏
3.创制《综理众经目录》
第二十三章 慧远的佛学思想
第一节 不变实有的法性思想
一 法性论的提出及其前后变化
二 慧远法性思想的理论特质
(一)法性常住不变
(二)法性的真性与无性
第二节 形尽神不灭的形神思想
一 形尽神不灭论
二 报应论
第三节 “三教一致”的调和论
一 沙门不敬王者论
二 沙门袒服论
第二十四章 僧肇的佛学思想
第一节 “物不迁”论
第二节 “不真空”论
第三节 “般若无知”论
第二十五章 竺道生的佛学思想
第一节 “阐提有性”论
一 竺道生的佛性论
二 竺道生的“阐提有性”论
第二节 “顿悟成佛”说
第二十六章 汉魏晋南北朝道教哲学思想
第一节 早期道教及其哲学思想
一 早期道教组织与道经
二 早期道经哲学思想
1.道论
2.元气说
3.“承负”说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道教哲学思想
一 仙道思想
二 三教合一思想
隋唐哲学
第二十七章 隋唐佛教哲学思想
第一节 智与天台宗思想
一 诸法实相,三谛圆融
二 一念三千
三 性具善恶
四 三种止观
第二节 玄奘与法相唯识宗思想
一 五位百法
二 八识说
三 三性说
四 转识成智
第三节 法藏与华严宗思想
一 法界缘起
二 “三性同异”与“因门六义”
三 “十玄无碍”与“六相圆融”
第四节 惠能与禅宗思想
一 万法尽在自心
二 佛性论
三 “三无”论
四 渐修与顿悟
第二十八章 隋唐道教哲学思想
第一节 成玄英的道教思想
一 重玄之道
二 “无知而知,知而无知”的知识论
三 成玄英的人性论思想
四 “善恶两忘,形名双遣”的修养论
第二节 司马承祯的道教思想
第三节 王玄览的道教思想
第四节 杜光庭的道教思想
第二十九章 韩愈、李翱哲学思想
第一节 韩愈哲学思想
一 道统说
二 人性论
第二节 李翱哲学思想
一 性情论
二 复性说
第三十章 柳宗元、刘禹锡哲学思想
第一节 柳宗元哲学思想
一 元气自然论
二 社会历史观
第二节 刘禹锡哲学思想
一 天人交相胜
二 数与势
宋明哲学
第三十一章 周敦颐哲学思想
第一节 “无极而太极”的本体论
第二节 “诚者圣人之本”的修养论
第三节 “孔颜之乐”的人生境界
第三十二章 邵雍哲学思想
第一节 先天图的宇宙观
第二节 “元会运世”的历史观
第三节 “以物观物”的修养论
第三十三章 张载哲学思想
第一节 “太虚即气”的本体论
第二节 “一故神,两故化”的变化观
第三节 以“天地之性”为本的人性论
第四节 “民胞物与,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
第三十四章 二程哲学思想
第一节 “天理”本体论
第二节 “性理”与“气禀”相结合的人性论
第三节 “识仁”“定性”的诚敬功夫论
一 识仁
二 诚敬与定性
第四节 “格物致知”的认识论和修养论
第三十五章 胡宏哲学思想
第一节 “性立天下之大本”的本体论
第二节 “性善不与恶对”的人性论
第三节 “天理人欲,同体异情”的理欲观
第四节 “心以成性”的心性论
第五节 胡宏与湖湘学派
第三十六章 朱熹哲学思想
第一节 理气论
第二节 心性论
第三节 格物致知论
第三十七章 陆九渊哲学思想
第一节 发明本心
第二节 心即是理
第三节 格物明理的认识论
第四节 以“尊德性”为主的修养论
第五节 收拾精神,自作主宰
第六节 义利之辨
第三十八章 王阳明哲学思想
第一节 心外无理
第二节 知行合一
第三节 致良知
一 良知
二 致良知
第四节 四句教
第五节 阳明后学
一 王畿
二 邹守益
三 王艮
第三十九章 王廷相哲学思想
第一节 元气本体论
第二节 “性出于气”的人性论
第三节 强调“思与见闻之会”的认识论
第四十章 刘宗周哲学思想
第一节 理气合一
第二节 道心者,心之所以为心
第三节 义理之性,即气质之本性
第四节 性者,心之性
第五节 情者,性之情
第六节 四德与七情
第七节 慎独
第八节 诚意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