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苏区研究论文精粹

纸书售价: 46.0 纸书定价:¥46.0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全部显示∨

全部显示∨

目录

苏区整体史研究
论中国苏维埃运动的历史定位与影响
一 中国苏维埃运动由国际和国内多种因素所促成,本质上是中国共产党践行民主革命纲领和以制度救国建国理念的革命运动,是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
(一)中国苏维埃运动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波及中国的产物,是当时由苏共主导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大环节。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后,新成立的共产国际即将目光投向东方和世界
(二)中国苏维埃运动是中共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应对民族、社会与革命危机,以革命改造国家和社会既自觉又被迫的路径选择
(三)苏维埃运动的兴起和消退都是革命和时代的历史内容,是中共救国建国理念与实践的阶段性体现,构成中国革命承前启后的一个历史阶段
(四)苏维埃运动是一场基本套用苏联经验和移植苏维埃模式,而在内容性质上又有不同的中国民主革命运动
二 苏维埃运动留下了许多积极成果和经验,对中国现当代历史的发展产生着或显或隐的深远影响。认真总结这些成果及其延续性影响,有助于客观认识和评价苏维埃运动
(一)提出变革旧制度的新路径,为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革命性变革提供了基本路向
(二)建立以中共执政为核心的基本制度框架,为现代中国政治制度建构和社会治理提供了政治基础
(三)初步形成的体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理论和精神原则,在现当代历史运动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长久的影响
(四)与农民群众的结合,为扩大农民政治参与和维护农民利益建立了富有意义的新渠道,成为中共动员和组织农民长期有效的政治优势
(五)培育锻炼的治党治国治军人才,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提供了富有阅历和才干的领袖与骨干群体
三 苏维埃运动中的错误教训同样深刻地影响着后来的历史。中共在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将其作为重要鉴戒,防止再犯类似错误,成为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重要原因
共产国际与中国苏维埃运动的“移植”及演进
一 最早提出“把苏维埃移植到中国”主张的是斯大林
二 率先在中国打出“苏维埃”旗帜的是毛泽东
三 中共建立“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的决策与实施
四 历史的启示
中央苏区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主要发祥地
一 中央苏区的伟大斗争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二 毛泽东思想在中央苏区形成的丰富内涵和主要标志
1.关于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的理论
2.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
3.关于人民军队建设的理论
4.关于土地革命的理论
5.关于根据地建设的理论
三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贯穿于中央苏区斗争实践与理论创造的全过程
四 毛泽东思想是在同共产国际和党内“左”倾错误倾向作斗争并深刻总结这方面历史经验的过程中形成的
苏区革命斗争研究
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组建问题考辨
(一)湖南省委会议及其成立的以毛泽东为书记的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并未组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
(二)在9月初召开的安源张家湾会议上毛泽东并未组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
(三)毛泽东在余洒度师的基础上组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观点也是站不住脚的
(四)“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是警卫团负责人余洒度等、平江农军负责人余贲民等、浏阳农军苏先俊等三方面一起,经过8月底的修水山口会议组建起来的
毛泽东与红军赣湘进军
中共、粤系、蒋介石:1934年秋的博弈
苏区革命动员研究
从乡村自治到苏维埃革命——以国共两党对农会和民团的认识演变为中心
一 乡村自治:自下而上的平民革命
二 农会和民团:两种自治模式之争
三 农民政权:湖南乡村自治的急进化
四 农会政权:民权革命最高形式的体现
农民性格与中共的乡村动员模式——以中央苏区为中心的考察
引言
一 革命序幕:中央苏区的民性
(一)原初的营利意识
(二)安逸的“乐土”
(三)山区型权威性格
二 革命:“锄头与枪械的抉择”
(一)农民意识:革命的“瓶颈”?
(二)中央、地方与普通民众之间的微妙
三 中共党人的应对:动员、任务与政令
(一)动员:革命合法性的渗透
(二)任务:苏维埃政府意志的介入
(三)政令:行政指令的强制
四 结语:变与不变之间
“红五月运动”的兴起及其运作模式(1921—1935)
一 “红五月运动”的兴起
二 “红五月运动”的中心任务
三 “红五月运动”的运作模式
四 结语
革命前后苏区社会经济变迁
中央苏区平分土地政策与农民权益保障的再认识
一 平分土地与《兴国土地法》的“原则性改正”
二 平分土地与“地权农有”
三 平分土地与农民主体意志
苏区革命与传统乡村社会结构变迁
一 苏区革命对传统乡村社会结构冲击
1.革命对农村阶级结构的冲击
2.革命对经济结构的冲击
3.革命对宗族势力的冲击
4.革命对乡村政治权力结构的冲击
5.对思想文化结构的冲击
二 传统乡村社会结构对革命的反冲击
(一)革命的冲击与传统乡村社会深、次层次结构的保留
1.在经济结构方面
2.在社会组织结构方面
3.在思想文化结构方面
(二)弹性结构对乡村革命制约
(三)革命压力消失后,传统乡村社会结构的回归
1.经济结构的恢复
2.农村社会组织结构的回归
3.思想文化结构的回复
三 结论
农村合作与金融“下乡”——1934—1937年赣闽边区农村经济复苏考察
一 农村经济复兴方案及其筹办
二 赣闽边区农村金融网络的构建
三 金融下乡与资本扶助
四 结论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