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书评书摘>书评书摘详情页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人生智慧 《中华文化简明读本》选读之三

不同的文化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问题域,比如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等,然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方向则是各有侧重的,从而形成了不同的人生观和宇宙观、价值观。就哲学而言,作为不同文化类型的根本标志,主要体现在对于一些人类关注的共同问题的着眼点和展开方式。牟宗三说:中国哲学“没有西方式的以知识为中心,以理智游戏为一特征的独立哲学,也没有西方式的以神为中心的启示宗教。它是以‘生命’ 为中心,由此展开他们的教训、智慧、学问与修行。”这是从中西方哲学的差异来说的,那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有哪些重要的特征呢?


(一)注重实用和关注整体

总结中西思维之异同是一项很大很复杂的工作,前人做了一些局部但很有影响的归纳。李泽厚认为,中国古代从巫史文化中解放出来的理性,并没有走向抽象的思辨之路,也没有沉入厌弃人世的追求解脱之途,而是执着于人间的现实问题的探求,据此他称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为“实用理性”。

张岱年认为,中国的辩证思维最具有特色的是整体观点与过程观点。“中国哲学与中国医学,都把全世界看作一个整体,把每一人的身心,每一个动物,每一个植物,都看作一个个整体;同时又把全世界看作一个过程,把每一个事物的存在也看作一个过程。


(二)天人合一还是天人相分

中国哲学以天人关系为主题,所谓的天人合一,实质上是“推天道以明人事”。其落脚点在人,而不在天,目的是要“知人”和“爱人”。“天人合一”的观念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思想的基本模式,中国人的宇宙观、价值观均建立在天人和谐的基础之上。但天人合一或天人和谐,并不是试图建构一种消解矛盾的思想形态,而是要揭示天人之间的矛盾和平衡相协调的张力。


(三)求真与致善

真和善的问题为所有的人类文明所关注。中国思想中十分重视智慧,不过,这个智慧主要是指分辨善恶的能力,“中国哲人认为真理即是至善,求真乃即求善”,以“是非之心”作为“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中国思想重体悟、轻分析,体现在求知和践履的关系上,则是重知,更重知行合一。宋明理学兴起之后,儒家也不断深化对于知行关系的认识。虽然也有道家等学派提倡绝圣去智,游心于方外,但就中国思想的总体特色而言,知行合一、求知与笃行之结合是一个主流观点。


(四)知识与信仰

信仰与宗教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可以说,中国人对于宗教的态度是若即若离的。中国文化始终没有产生一个具有宰制意义的宗教,但是中国思想中宗教的因素始终存在。在道教出现之前,中国人以“礼”来解决理性和信仰之间的问题,按梁漱溟的看法,就是“以道德代宗教”。佛教传入之后,中国人开始接受佛教的许多观念,但在很多情况下,中国人的信仰生活有一种浓厚的“功利性”。所以,一般的民众对于宗教的归属感不是十分强烈。


(五)斗争与和谐

在传统中国社会中,那种斗争性的决裂总会让位于包容式的和谐。这大概是基于有“和而不同”和“中庸”两个理念,为这种思维方式提供了思想基础。强调行为的适度性是中国传统思想的基调。这种对中道的追求,影响到中国人对矛盾和对立双方斗争结局的理解或者说期待。总而言之,对于和谐的肯定,对于斗争的化解,是中国人对于自然秩序和社会秩序的一种独到的理解和追求。


(六)形上与形下

形上与形下,语出《易传》之《系辞》,“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中国思想中的道器关系论,略接近于西方哲学中形式与质料、本体与现象等问题的探讨,但其讨论非为纯理论兴趣,而是推天道以明人事。即使是形上形下之论,其立足点依旧在人生、社会而不在对事物本质的抽象。


(七)人性与人心

中国哲学因为注重道德修养和生命体验,而促使关于人性的理论十分发达。其中尤以儒家的人性理论最为丰富和复杂。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董仲舒的“性三品”(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朱熹的“道心”与“人心”等都对人的心与性情分分合合做了许多探讨。


(八)生命与境界

中国思想文化的重点在于对人的生命与社会秩序的关切,中国传统人生观的终极表现是境界论。在中国的思想家的观念模型中,有许多对于理想人格的描述,而到了近现代,中国哲学家十分重视对人生境界的描绘和构想,如王国维《人间词话》的三大人生境界。大体上说,因为注重内在体验和自省的修养工夫,中国哲学最终必走向对于即内在即超越的生命境界的体认,所以成为一种境界论的哲学。

(选编自《中华文化简明读本》,255页)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