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中国证券市场问题报告

纸书售价: 38.0 纸书定价:¥38.0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全部显示∨

目录

第一章 如何看待现代市场经济中的证券市场
一、引言:中国证券市场存在“十万个为什么”
二、证券市场基本功能透析
(一)现代经济何去何从?
(二)证券市场功能的决定因素
(三)证券市场能为我们做什么?
三、我国证券市场的运行特点
(一)中国证券市场运行的社会经济环境
(二)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现状
四、证券市场不规范导致功能异化
(一)劣化资源配置
(二)非法和非理性投机盛行,加大市场风险
(三)滋生腐败现象
(四)异化国企改革,恶化经济环境
五、如何使证券市场发挥应有的功能?
(一)真正发挥证券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
(二)加快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步伐,吸引外资为我国经济发展服务
(三)借助证券市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四)推动技术进步、技术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五)大力发展我国的创业板市场和风险投资事业,为创新型企业提供资本支持
第二章 A股、B股、H股,发什么好?
一、三座风格各异的“金矿”
二、透视A股、B股、H股
(一)蓬勃发展的A股
(二)长期冷落的B股
(三)起伏动荡的H股
三、集万千宠爱于一身:A股市场风光无限
(一)A股市场的风光独好
(二)A股市场“风光”为哪般?
(三)A股市场的监管失灵了吗?
四、是否“竹篮打水”:B股市场遭遇尴尬
(一)B股市场开放,跑了谁?又套了谁?
(二)B股市场将会成为又一个A股市场吗?
五、一锤子买卖:H股究竟还能走多远?
(一)曾经风光无限的H股为何冷落?
(二)实行CDR或QDII制度能起H股之衰吗?
六、不算展望的前景展望
(一)A股、B股会合并吗?
(二)H股会走类似B股之路吗?
第三章 新股申购:永远的奶酪
一、新股发行政策的演变
二、巨额资金的奶酪
(一)“新股不败”的神话
(二)巨量申购资金来自何方
(三)基金特权、机构不惜违规
三、寻找新路
(一)新股发行定价“市场化”
(二)新市值配售办法
四、市值配售的影响几何
(一)新股申购专业户的奶酪没了
(二)发行新股公司无偿占用的资金减少了
(三)进一步降低了一级市场收益率
(四)给机构经营带来压力和挑战
(五)市场风险结构将发生变化
(六)有助于重塑投资理念抑制非理性投机
第四章 证券交易:需要一个市场体系吗?
一、从乔那森咖啡馆、梧桐树协议到规范的证券市场体系
(一)严格的立法和完善的规章制度是证券市场发展的基础
(二)规范的证券市场组织体系是证券市场正常运行的保障
(三)众多的机构投资者是证券交易市场的主体
(四)证券交易所是证券交易市场的核心
(五)场外交易市场必不可少
二、中国证券交易市场的曲折发展之路
(一)新时期第一只股票
(二)柜台交易
(三)深沪两个证券交易所
三、成绩和问题:中国证券交易市场发展现状
(一)成绩概述
(二)问题举要
四、机遇和挑战:入世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一)WTO给中国证券业带来的机遇
(二)加入WTO给中国证券业带来的挑战
五、构建一个多层次的证券市场交易体系
第五章 如何认识信用交易
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二、条条大路通股市
三、认识庐山真面目
四、一石多鸟的选择
五、拨开迷雾见青天
第六章 “一股独大”应当诅咒吗?
一、上市公司的“一股独大”现象
二、国有大股东也有“难言之隐”
(一)国有资产产权主体缺位,没有真正解决好谁代表国有股的利益
(二)国有股权缺乏科学的代表委派机制,没有解决好产权主体进入企业问题
三、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
(一)“八字诀”掏空上市公司
(二)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恶果
四、公司治理的“中庸之道”
(一)公司治理的两种模式
(二)中庸之道:股权既不过于分散也不过于集中
五、对症下药,妙方何在?
(一)引进机构投资者形成前几名股东拥有较高比例但彼此相差不大的股权格局
(二)让董事会真正“懂事”,独立董事能够“独立”
(三)健全对股东权益保护的法律制度
(四)建立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促使上市公司进行持续、规范的信息披露
第七章 中国特有的配股现象
一、乱花渐欲迷人眼:上市公司纷繁热闹的配股现象
(一)配股筹资年年“放量”
(二)配股价格连创新高
(三)“弃增转配”高潮再起
二、中国特色的再融资:配股缘何而来?
(一)不同的机制,迥异的选择
(二)忽高忽低的门槛,越来越严的裁判
三、几家欢喜几家愁:配股市场角色态度各异
(一)上市公司乐此不疲
(二)大股东坐享其成
(三)券商左右为难
(四)普通投资者“受伤”
四、上市公司配股:想说爱你不容易
(一)“保配”之风盛行
(二)非理性股本扩张使企业举步维艰
(三)募集资金项目“计划没有变化快”
(四)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五、配股前景:敢问路在何方?
第八章 怎样看待壳资源
一、壳资源:最值钱的垃圾
(一)壳资源的形成
(二)买壳与借壳
(三)典型案例
二、壳资源价值何在?
(一)三类不同的壳公司
(二)壳资源的两大特性
(三)壳资源的特有价值构成
(四)壳资源价值的体现形式
三、壳资源风光的背后
(一)监管审批部门透明度低
(二)虚假包装上市
(三)虚假信息披露
(四)上市圈钱与寻租
四、解决壳资源问题的出路何在?
(一)核准制下,壳资源能否风光依旧
(二)注册制:解决壳资源问题的最终出路
第九章 资产重组方兴未艾
一、方方面面看重组
(一)从参与主体看
(二)从重组对象看
(三)从并购方式看
(四)从重组实质内容看
(五)从重组方式看
二、重组兴起的原因
三、监管在加强
(一)法制建设逐步完善
(二)信息披露日趋规范
(三)鼓励实质性资产重组
(四)保护中小股东
第十章 关联交易雾里看花
一、关联交易方式种种
(一)资金往来型关联交易
(二)资产重组型关联交易
(三)生产经营型关联交易
二、关联交易呈现新特点
三、关联交易是“馅饼”还是“陷阱”
(一)关联交易现象产生有其必然性
(二)关联交易的两面性
四、对关联交易的监管任重而道远
(一)相关法律法规做出实质性限制
(二)配套会计制度相继出台
(三)信息披露
(四)税法调整
(五)抓紧建立相关的独立董事、股东派生诉讼等制度
第十一章 国有股流通:世纪性的难题
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一)国有股存在的历史合理性
(二)国有股为什么要全流通
二、“按下葫芦浮起瓢”
三、如何取下“悬在中国股市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一)1.7万亿市值蒸发换来国有股减持的暂停
(二)减持价格不公平是主要原因吗?
(三)减持失败有深层原因,公平与否不能简单判定
(四)不被市场认同的《国有股减持方案阶段性成果》
(五)国有股:从减持到全流通
四、抛弃“一厢情愿”,立足于“实现多赢”
(一)立即杜绝国有股增量
(二)将来逐步消化国有股存量
(三)拓宽弥补社保基金缺口的思路
五、一个留给未来的话题
第十二章 股指期货:一个热门的话题
一、股指期货:揭起你的盖头来
(一)何谓股指期货
(二)股指期货的交易规则
(三)股指期货的特征
(四)股指期货交易的主要功能
二、风风火火闯九州
三、七嘴八舌不停口
(一)力主推出股指期货的十条理由
(二)认为目前不宜推出股指期货的道理
四、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第十三章 创业板:最后的机会?
一、撩开面纱露真容
(一)何谓创业板
(二)创业板市场与主板市场的联系与区别
二、挡不住的诱惑
三、千呼万唤不出来
四、是非曲直任评说
五、冷静看待细思量
(一)创业板市场建立的条件是否成熟
(二)创业板市场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关程度究竟有多大
(三)创业板市场的建立对主板市场的影响
第十四章 “双Q”将给我们带来什么?
一、何谓“双Q”?
(一)“双Q”制的提出
(二)何谓QFII?何谓QDII?
二、QDII:让吃稀饭的支持吃鱼翅的
(一)香港:QDII的最大赢家
(二)内地:所受冲击到底多大
三、QFII:资本市场开放的必由之路
(一)QFII制度实行得好可以一举多得
(二)目前实行QFII制度可能发生的问题
第十五章 CDR:中国股市的又一只魔方
一、从DR到ADR
(一)DR:证券市场的创新之举
(二)品种多样的DR
(三)ADR:美国资本市场的重要一员
二、CDR热欲在中国兴起
(一)目前推出CDR有何利弊
(二)红筹公司为何要回“娘家”
三、CDR能否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的新贵
四、CDR:南辕北辙的故事是否会重演
第十六章 我国证券公司如何应对入世的挑战
一、“山雨欲来风满楼”
(一)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和水平的冲击
(二)资本实力上的冲击
(三)业务的冲击
(四)人才的冲击
二、“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三、打造“航空母舰”级的国内券商
(一)增资扩股
(二)合并重组
(三)券商上市
四、构建中国的“金融帝国大厦”
五、“引进来,走出去”
第十七章 有效市场假说适用于中国吗?
一、从“随机游动”到有效市场理论的形成
(一)何谓“随机游走”
(二)法玛的“有效市场假说”
二、有效市场假设在现实中成立吗?
(一)投资顾问公开发表的分析报告有多大价值
(二)你应该相信那些小道消息吗?
(三)股票价格的变动是随机的吗?
(四)好消息是否总能提高股票价格
(五)是否值得做技术分析
(六)有效市场理论为投资者开的“处方”
三、与有效市场假说相悖的几个现象
(一)挑战有效市场假说的“反证”现象
(二)用以挑战有效市场假说的证据
四、有效市场假说在多大程度上适用于我国证券市场
(一)中国股市是否弱式有效
(二)我国股市的特有的板块现象
五、有效市场理论对我国股票市场监管的启示
(一)有效市场理论对我国股票市场监管的启示
(二)有效市场理论对投资者的启示
第十八章 股市中投资投机辩证谈
一、巴菲特=投资?索罗斯=投机?
(一)华尔街的常青树——沃伦·巴菲特
(二)资本市场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
(三)巴菲特与索罗斯——华尔街的两面旗帜
二、投机=投机倒把?
(一)应为投机正名
(二)尚有认识要澄清
三、没有投机的市场——投资者的“世外桃源”
(一)从东南亚金融风暴说起
(二)投机是柄“双刃剑”
(三)投资与投机是一对孪生兄弟
四、政府该扮演什么角色
(一)“裁判员”是否偏心
(二)监管的“事后算账”
(三)中小投资者,能否不再让你受伤害
第十九章 如何认识各种证券的投资价值
一、如何分析股票的投资价值
(一)从市盈率角度看股票的投资价值
(二)从市净率看股票投资价值
(三)从现金分红看股票投资价值
二、如何寻找股票的内在投资价值
(一)中国的证券市场结构决定了其存在大量套利机会
(二)权益资产定价的理论基础
(三)权益资产定价的方法
(四)EAVM模型和内在投资价值的使用
(五)寻找股票投资价值应注意的问题
三、几类主要股票的投资价值
(一)增长型股票投资价值
(二)绩优股和亏损股的投资价值
(三)组合投资分散风险
四、我国上市交易的可转债的投资价值分析
五、开放式基金的投资价值
(一)开放式基金收益率远高于银行存款和国债
(二)投资开放式基金需要注意的问题
六、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价值分析
(一)证券投资基金的相对优势
(二)投资基金板块需关注的问题
七、上市国债的投资价值
(一)上市国债投资价值的特点
(二)如何发挥上市国债经济效益
第二十章 证券投资方向选择
一、大约10%的居民选择投资股票
(一)居民将金融资产集中于储蓄的原因
(二)居民部分资金投资股票的原因
二、保险资金投资证券市场是必然选择
(一)直接投资股票或债券
(二)发起设立保险基金或通过证券公司投资股票市场
三、我国养老基金投资的主要方向
四、社保基金入市可以投资的品种
第二十一章 投资理念与投资机会
一、美国股市近50年来主流投资理念的演变:价值型投资和成长型投资的周期循环
(一)价值型投资和成长型投资:基本分析学派两大分支的周期循环
(二)投资理念中的不变与可变
二、我国股市的投资理念:回顾与前瞻
(一)中国股市投资理念十年回顾
(二)重建我国股市游戏规则
(三)我国股市未来主流投资理念及热点
第二十二章 信息环境与投资行为
一、我国目前证券市场信息环境的基本特征
(一)信息环境与有效市场
(二)弱有效市场的信息环境特点
二、按信息占有程度的投资者分类
(一)知情投资者
(二)非知情投资者
三、不同信息占有主体对信息的态度及其行为决定机制
四、目前证券市场信息环境缺陷及其弥补措施
第二十三章 中国的投资者行为
一、如何分析投资者行为
二、中国投资者行为的决定因素
(一)政府与市场制度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
(二)社会文化对投资行为的影响
(三)个体心理对投资行为的影响
三、不同的投资者的行为特点
(一)个人投资者行为形成
(二)个人投资者的行为特点
(三)机构投资者行为的特点
四、从实证角度看中国投资者行为
(一)问卷调查概况
(二)个人投资者基本情况和投资特点
(三)机构投资者的基本情况和投资特点
(四)投资者的具体交易行为
五、引导投资者行为理性化需做的工作
(一)开展投资者教育
(二)提高证券服务质量
(三)加大监管力度
(四)加强新的金融产品的开发与推介
(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第二十四章 附:美国投资者行为
A.美国股票投资者的基本特征
B.美国股票投资者的投资目的
C.美国股票投资者的资产分布
D.美国投资者的交易频率
E.网上交易的投资者的特征
F.美国投资者的风险承受力和投资的分散性
G.影响投资决策的几个因素
第二十五章 中国股市的投资风险
一、中国股市投资的一般风险
(一)证券市场财富效应与泡沫
(二)资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三)投资者的价值取向与人为风险
(四)回避何种风险与如何回避风险
二、中国股市投资的政策性风险
(一)股市政策的二重目标:稳定和发展
(二)股市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
三、健全政府防范证券市场风险的机制
(一)完善风险防范的制度体系
(二)规范并改善证券市场资金供给
(三)规范市场主体行为
附:中国股市政策市简要回顾
第二十六章 群起而攻之的基金黑幕
一、方兴未艾的证券投资基金
(一)什么是证券投资基金
(二)英国资本市场上的惊世之举——证券投资基金的诞生
(三)后来居上的美国投资基金
(四)急起直追的新兴市场
二、基金——难道是股市中美丽的罂粟花
(一)基金:剪不断的利益情结
(二)基金违法违规操作手法:掀起你的盖头来
(三)稳定、风险、收益:还需重新认识
三、基金黑幕——谁之过
(一)法律、法规:“在发展中解决问题”
(二)监管部门:责任不可推卸
(三)基金管理公司:你应该忏悔
四、开放式基金:你会过得好吗
(一)开放式基金发展中的“瓶颈”
(二)购买开放式基金能赚钱吗?
(三)投资者申购与赎回时,擦亮你的眼睛
五、私募基金:何时为你披上合法的外衣
(一)异军突起的私募基金
(二)私募基金:犹抱琵琶半掩面
(三)“私募”基金合法化刻不容缓
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一)健全基金法律法规体系
(二)严格证券执法督查
(三)建立健全多层次的监督管理体系
(四)完善基金管理公司的治理结构
第二十七章 中介机构共筑诚信
一、造假案件引发中介机构诚信危机
二、中介机构诚信危机的根源
(一)中国证券市场发行制度的缺陷
(二)经济利益驱动
(三)造假成本太低
(四)监管力度不够
(五)执业环境太差
三、共筑诚信需各方齐努力
(一)管理层加强监管
(二)发挥自律组织的作用,建立证券市场诚信体系
(三)中介机构纷纷响应
第二十八章 信息披露:证券市场成熟的“试金石”
一、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石
(一)市场竞争的不完全性与信息披露
(二)信息非对称理论与信息披露制度
(三)市场有效性与信息披露制度
(四)证券欺诈与信息披露
二、上市公司应该披露哪些信息
三、信息披露真的那么灵吗?
四、上市公司:你会露出“庐山真面目”吗?
(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全景扫描
(二)信息披露姗姗来迟
(三)信息披露的去“伪”存“真”
(四)“预警”“预亏”制度能预警吗?
五、信息披露参与人与信息披露违规
(一)信息披露参与人有哪些?
(二)监管机构:政策性信息披露与非政策性信息披露监管
(三)中介机构:你会尽职吗?
(四)新闻媒体:你的工作做到位了吗?
六、信息披露制度亟待完善
(一)信息披露制度建设的原则
(二)完善信息披露的具体措施
第二十九章 证券市场准入的制度选择
一、注册制与审核制:孰优孰劣?
(一)审核制与证券发行
(二)注册制:竞争性市场法则
二、我国证券市场准入制度的变迁与反思
(一)我国证券市场准入制度沿革
(二)指标控制下的审批制
(三)券商推荐下的核准制
三、注册制:托起中国证券发行市场的明天
第三十章 退市:证券市场规范发展不可或缺的机制
一、退市制度相关立法
二、中国的退市机制:你为何这么艰难?
三、“T”类股票,是不是“香饽饽”
(一)追捧“T”类股
(二)“T”类股票与资产重组
四、退市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证券市场影响深远
(一)退市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可以发挥证券市场的自我更新功能
(二)建立退市制度有利于强化证券市场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功能
(三)建立退市制度,有利于揭示证券市场投资风险,引导投资者树立理性投资理念
(四)退市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形成对上市公司和企业经营者的有效外部监管
(五)建立退市制度,有利于加速上市公司优化股权结构的进程
(六)建立退市制度有利于在证券市场树立起依法治市的观念
五、建立健全退市机制,刻不容缓
(一)借鉴海外市场经验,进一步完善退市立法
(二)应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的退市标准
(三)完善市场体系,推动资本市场发展
(四)退市必须保护二级市场投资人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建立民事赔偿制度
(五)严格执法,退市机制一步到位
第三十一章 完善证券市场监管机制
一、修补法律缺陷:完善股市监管的基础性制度建设
(一)一些法律条款受计划经济影响或当时特殊条件制约,不符合股市发展要求
(二)一些法律条款过于原则,缺乏足够的可操作性
(三)对股市中一些重要违法犯罪现象,缺乏对应的法律界定
二、维护和贯彻“三公原则”,切实解决股市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一)计划经济影响深重
(二)所有制限制
(三)证券监管阻力重重
(四)信息披露的不规范
三、“辩方举证责任”:不应成为股市监管的一项主要制度
(一)实行“辩方举证责任”须以法律制度的基本健全为前提
(二)“辩方举证责任”是“有罪假定”,与“无罪推定”明显不协调
(三)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法治还须付出艰苦努力
第三十二章 十年中有关股市的几次大争论
一、风风雨雨十年路
二、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基金黑幕”:大辩论的导火索
(二)“中科系”雪崩:再揭庄家操纵内幕
(三)“股市三论”:吴敬琏惹火烧身
(四)媒体介入:辩论深化
三、人心各有一杆秤
四、一波未平一波起
五、是非曲直自掂
(一)关于“赌场论”
(二)关于市盈率问题
(三)关于“全民炒股”问题
(四)关于“推倒重来”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