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目录
关于新时期乡村知识分子问题的几点基本认识
一 关于乡村知识分子的概念问题
二 关于乡村知识分子的演变问题
三 关于乡村知识分子的特点问题
四 关于乡村知识分子的地位问题
五 关于正视乡村知识分子的困境问题
六 关于发挥乡村知识分子的作用问题
20世纪中国乡村文化中坚力量变迁问题论纲
一 20世纪中国乡村文化中坚力量变迁的历史背景
二 20世纪中国乡村文化中坚力量变迁的历史轨迹
三 20世纪中国乡村文化中坚力量变迁的历史特点
四 20世纪中国乡村文化中坚力量变迁的历史启示
关于新时期中国乡村文化建设问题的几点思考
一 新时期乡村文化建设的地位作用
二 新时期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特点
三 新时期乡村文化建设的突出问题
四 新时期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前景
新时期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进程
一 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转折阶段(1978—1986)
二 乡村文化建设的艰难探索阶段(1986—1996)
三 乡村文化建设走向成熟阶段(1996—2005)
四 乡村文化建设进一步繁荣阶段(2005—)
当代中国乡村文化建设十大关系论纲
一 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先进文化
二 农耕文化、工业文化与信息文化
三 输送文化、播种文化与孵育文化
四 民俗文化、时尚文化与高雅文化
五 家族文化、村庄文化与地域文化
六 生存文化、生态文化与美丽文化
七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
八 本来文化、外来文化与返乡文化
九 文化设施、文化队伍与文化组织
十 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与文化机制
关于新时期乡村知识分子与乡村文化建设的关系
一 乡村知识分子在乡村文化建设中承继的历史传统
二 乡村文化建设对乡村知识分子产生的内在需求
三 乡村知识分子与乡村文化建设关系出现的偏颇
四 新阶段乡村知识分子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
乡村知识分子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论纲
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富含科技文化的时代特点
二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乡村知识分子的内在需要
三 发挥乡村知识分子作用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于尊重劳动与实现中国梦的几点思考
一 尊重劳动价值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文化导向
二 尊重劳动者地位人格是实现中国梦的有力政治保障
三 尊重劳动多样性是实现中国梦的和谐社会环境
四 尊重劳动创造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时代动力
文化自信:历史、理论与逻辑
一 文化自信的历史根基
二 文化自信的理论支撑
三 文化自信的逻辑结构
建设文化礼堂构筑农民群众精神家园——浙江临安市村级文化礼堂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一 建设文化礼堂构筑农民群众精神家园的历史背景
二 建设文化礼堂构筑农民群众精神家园的实施进程
三 建设文化礼堂构筑农民群众精神家园的功能成效
四 建设文化礼堂构筑农民群众精神家园的主要特点
五 建设文化礼堂构筑农民群众精神家园的基本经验
六 建设文化礼堂构筑农民群众精神家园的若干思考
农村文化礼堂在乡村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慈溪市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为重心的调查与思考
一 文化礼堂引领乡村治理的政治方向
二 文化礼堂支撑乡村治理的人才队伍
三 文化礼堂汇聚乡村治理的多重力量
四 文化礼堂展现乡村治理的先进典型
“四自”:从经验到目标——以浙江临安村级文化礼堂建设为重心的调查与思考
一 重视挖掘乡村文化历史,促进农民文化自觉
二 着力展现乡村文化特色,提升农民文化自信
三 强调独立乡村文化活动,推动农民文化自主
四 科学制订乡村文化规划,实现农民文化自强
从“送文化”“种文化”到“孵文化”——从浙江农村文化建设历史和现实中引发的思考
一 从“送文化”和“种文化”说起
二“孵文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三 以“孵文化”为枢纽完善乡村文化动力体系
四 以“人文乡村”为思路建设未来美好乡村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理论对当代农村文化建设的启示
一 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理论的基本内容
二 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三 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理论的当代价值
参考文献
后记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备案序号: 京ICP备05032912号-1 地址: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邮编:10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