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公共选择理论.第3版

Public Choice Ⅲ

纸书售价: 63.0 纸书定价:¥63.0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全部显示∨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部分 国家的起源
第二章 集体选择的理由——配置效率
2.1 公共物品与囚徒的困境
2.2 协作博弈
2.3 公共物品与斗鸡博弈
2.4 规模报酬不变条件下公共物品的自愿供给
2.5 供给技术可变条件下公共物品的自愿供给
2.6 外部性
2.7 科斯定理
2.8 科斯定理与核心
2.9 科斯定理的推广
2.10 在没有先决产权条件下科斯定理成立吗
2.11 多数人条件下的外部性
2.12 多数人条件下的外部性——第二次说明
2.13 公共物品自愿供给的实验结果
第三章 集体选择的理由——再分配
3.1 作为保险的再分配
3.2 作为公共物品的再分配
3.3 满足公平法则的再分配
3.4 再分配以提高分配效率
3.5 作为取得的再分配
3.6 美国的收入转移
3.7 再分配与收入分配
3.8 特别利益的再分配
第二部分 直接民主制中的公共选择理论
第四章 投票规则的选择
4.1 一致性规则
4.2 对一致性规则的批评
4.3 最优的多数
4.4 作为最优多数的简单多数
第五章 多数通过规则及其实证性质
5.1 多数通过规则和再分配
5.2 循环
5.3 中间投票人定理——一维的议案
5.4 多数通过规则和多维议案
5.5 对中间投票人定理的证明——多维的情形
5.6 当偏好不是由空间词汇定义时多数通过规则的均衡点
5.7 极值限制的证明——多数通过规则定理
5.8 对偏好、议案本质和数量以及投票规则选择的限制能导致均衡
5.8.1 偏好齐次性
5.8.2 同质偏好和特定多数通过规则
5.8.3 议案数、可选方案及相应大多数原则之间的关系
5.9 互投赞成票
5.10 互投赞成票和循环
5.11 互投赞成票的检验
5.12 议程控制
5.12.1 在一定空间环境下的议程控制
5.12.2 分蛋糕游戏中的议程控制
5.13 为什么如此稳定
5.13.1 实质为一维的议案
5.13.2 一次只对一个维度投票
5.13.3 互投赞成均衡
5.13.4 循环的经验证据
5.13.5 循环的实验证据
第六章 多数通过规则——规范性质
6.1 孔多塞的陪审团定理
6.2 关于多数通过规则的梅氏定理
6.3 关于多数通过规则的梅氏定理证明
6.4 关于多数通过规则的雷—泰勒定理
6.5 一致通过规则的假设
6.6 两种规则基本假定的比较
6.7 规则应用于“错误”议案的结果
6.7.1 多数通过规则决定有效配置的改善
6.7.2 一致通过规则决定的再分配
6.8 结论
第七章 多数通过规则的其他简单形式
7.1 多种投票过程的界定
7.2 过程比较——孔多塞效率
7.3 过程比较——功利主义效率
7.4 博尔达计票
7.4.1 公理性质
7.4.2 博尔达计票和“多数人的专制”
7.4.3 博尔达计票与策略操控
7.5 赞同投票规则
7.6 选举改革的含义
第八章 多数通过规则的其他复杂形式
8.1 需求—显示过程
8.1.1 这一过程的技巧
8.1.2 弗农·史密斯的拍卖机制
8.2 点投票
8.3 许兰德—泽克豪泽的点投票过程的评释
8.4 否决投票
8.5 各投票过程之间的比较
第九章 退出、呼声和不忠
9.1 俱乐部理论
9.2 用脚投票
9.3 用脚投票的整体最优
9.4 俱乐部及核心
9.5 用脚投票:经验证据
9.6 自愿结社、配置效率和分配平等
9.7 革命理论
第三部分 代议制民主中的公共选择理论
第十章 联邦制
10.1 联邦制的逻辑
10.1.1 制度安排问题
10.1.2 地区代议的联邦制
10.2 为什么联邦制下的政府规模会“太大”
10.2.1 互投赞成票
10.2.2 普遍主义
10.3 联邦制下的政府间拨款
10.3.1 达到帕累托最优的政府间拨款
10.3.2 政府间拨款的经验证据
10.4 在联邦制下为什么政府规模有时“过大”有时“过小”
10.5 联邦制下的集权问题
第十一章 两党竞争:决定性投票
11.1 两党民主制下的结果
11.2 受约束的政策空间内的两党竞争
11.2.1 无盖集合
11.2.2 拥有高阶议题的无盖集合
11.3 放松唐斯模型的假定
11.3.1 候选人对政策具有偏好
11.3.2 候选人能够进入和退出竞争
11.4 检验中间投票人假设
11.5 地方公共开支是公共物品还是私人物品
第十二章 两党竞争:概率性投票
12.1 与决定性投票有关的不稳定性
12.2 概率性投票下的均衡
12.3 均衡的规范特征
12.4 利益集团条件的均衡
12.5 在征税方面的一个应用
12.5.1 逻辑
12.5.2 证据
12.6 评论
第十三章 多党制
13.1 有关代表的两种观点
13.2 选择一个立法者的代议机构
13.3 实践中的比例代表
13.4 选举规则
13.4.1 黑尔、德鲁普、因佩里亚利、顿特和圣-拉格算法
13.4.2 单记名可让渡投票法(The Single-Transferable Vote,简称STV)
13.4.3 有限投票(limited voting)
13.4.4 单记名不可让渡性投票制度(Single-Non-transferable-Vote Systems,简称SNTV)
13.5 选举规则和政党数目
13.6 选举规则和比例程度
13.7 政党的目标
13.7.1 一维问题空间时的联盟理论
13.7.2 二维或更多维问题空间的联盟理论
13.8 内阁稳定性
13.8.1 政府的持续时间
13.8.2 政府的垮台
13.8.3 总结
13.9 社会稳定
13.10 策略性投票
13.10.1 相对多数规则下的策略性投票
13.10.2 多党制下的策略性投票
13.11 评论
第十四章 投票悖论
14.1 理性选民的假设
14.1.1 预期效用最大化
14.1.2 投票爱好
14.1.3 作为猫鼠博弈的投票
14.1.4 作为极小极大遗憾策略者的理性选民
14.2 理性选民假设:证据
14.3 好表达的选民(expressive voter)假设
14.4 伦理选民的假设
14.5 作为自私行为的伦理偏好
14.6 自私的选民
14.7 摘要和结论
第十五章 寻租
15.1 寻租理论
15.1.1 博弈人数固定时的基本寻租模型
15.1.2 自由进入的影响
15.1.3 按序投资的寻租
15.1.4 放宽假定
15.2 通过规制的寻租
15.3 寻租与政治过程
15.4 通过关税和配额的寻租
15.4.1 关税、配额以及自愿出口限制的经济影响
15.4.2 内生的保护模型
15.4.3 未决的疑问
15.5 其他政府行为中的寻租
15.6 寻租造成的福利损失有多大
第十六章 官僚制
16.1 不确定性,信息和权力
16.2 预算最大化的官僚
16.2.1 环境与激励
16.2.2 模型
16.3 模型的扩展
16.3.1 可供选择的制度假定
16.3.2 出资者和官僚机关之间的讨价还价
16.4 可供选择的行为假定
16.4.1 松散最大化的官僚
16.4.2 风险规避的官僚
16.5 经验验证
16.5.1 议程设定的权力
16.5.2 公共供应的服务和私营供应的服务的成本差异
16.6 作为利维坦的政府
16.6.1 理论
16.6.2 经验验证——政府支出和税收
16.7 结论
第十七章 立法机关和官僚机构
17.1 国会主导模型
17.1.1 通过行政结构来实现国会主导
17.1.2 经由行政程序的国会主导
17.2 不确定性和交易成本的影响
17.2.1 不确定性和职责的承担者
17.2.2 不确定性,交易成本和承诺
17.3 国会和总统
17.3.1 立法机关控制总统
17.3.2 总统控制立法机关
17.3.3 僵局的问题
17.4 国会、总统和司法机关
17.4.1 在模型中增加司法机关
17.4.2 司法机关的目标
17.5 欧盟的立法决定
17.6 结论
第十八章 独裁制
18.1 独裁制的起源
18.2 独裁者的目标
18.2.1 独裁的消费
18.2.2 权力
18.2.3 安全
18.3 独裁制的功能和维持
18.3.1 效用最大化的独裁者
18.3.2 锡壶和极权主义者
18.3.3 选择性的生存策略
18.3.4 独裁者的困境
18.3.5 极权主义的限制
18.4 独裁制的兴起与衰落
18.5 独裁制和经济绩效
18.5.1 独裁制和民主制的相对优势
18.5.2 独裁制和民主制的相对经济绩效
18.6 结论
第四部分 应用与检验
第十九章 政治竞争与宏观经济绩效
19.1 宏观经济绩效与政治成功
19.1.1 选票与受欢迎度函数(popularity function)
19.1.2 选民们认为谁应对宏观经济绩效负责
19.2 机会主义政治学
19.2.1 当选民短视时
19.2.2 当选民理性时
19.3 政党政治学
19.3.1 选民回溯历史时的政党政治学
19.3.2 选民是理性和前瞻时的政党政治学
19.4 证据
19.4.1 政治家试图操控宏观经济环境吗?
19.4.2 存在着政党偏向吗?
19.4.3 哪些理论与数据最为契合
19.4.4 支持阿利辛娜—罗森塔尔模型的进一步证据
19.4.5 讨论
19.5 选民行为
19.5.1 短视、回溯和理性
19.5.2 是重社会的还是利己的(sociotropic or egotropic)
19.6 政治学与通货膨胀
19.6.1 假说
19.6.2 事实
19.6.3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19.7 赤字
19.7.1 事实
19.7.2 假说
19.7.3 证据
19.8 思考
第二十章 利益集团、竞选捐款和游说
20.1 集体行动的逻辑
20.2 政治学中的利益集团行为模型
20.2.1 唐斯模型中的信息型竞选
20.2.2 唐斯模型中的劝说型竞选
20.3 竞选捐款原因和结果的实证研究
20.3.1 作为竞选支出的函数的候选人的选票
20.3.2 竞选捐款的决定因素
20.3.3 议员投票行为的决定因素——竞选捐款
20.3.4 议员投票行为的决定因素——意识形态或纯属生存
20.3.5 评价
20.4 游说
20.5 利益集团活动的福利效应
第二十一章 政府的规模
21.1 事实
21.2 对政府规模与政府增长的解释
21.2.1 提供公共物品和消除外部性的政府
21.2.2 政府对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
21.2.3 利益集团与政府规模的增长
21.2.4 官僚与政府规模的增长
21.2.5 财政幻觉
21.2.6 税收弹性
21.3 结论
第二十二章 政府规模与经济绩效
22.1 税收的福利损失
22.2 政府规模与黑市活动
22.3 政府规模与腐败
22.4 政府规模与经济生产率
22.5 政府规模与经济增长
22.5.1 方法论问题
22.5.2 证据
22.6 政府的活动和国家的经济衰落
22.6.1 逻辑
22.6.2 经验证据
22.7 结论
第五部分 规范的公共选择理论
第二十三章 社会福利函数
23.1 伯格森—萨缪尔森社会福利函数
23.2 公理性的社会福利函数
23.2.1 弗莱明社会福利函数
23.2.2 豪尔绍尼社会福利函数
23.2.3 对于豪尔绍尼社会福利函数的两种批评
23.2.4 黄有光的社会福利函数
23.2.5 纳什和其他可乘性社会福利函数
23.3 哪种社会福利函数的形式最好
第二十四章 社会排序的不可能性
24.1 证明的逻辑
24.2 放宽假设
24.2.1 可传递性
24.2.2 定义域无限制
24.2.3 不相关选项的独立性
24.3 不受策略影响的社会福利函数
24.4 关于公共选择的推论
第二十五章 公正的社会契约
25.1 社会契约
25.2 正义的两个原则
25.3 该理论在其他政治过程中的扩展
25.4 对罗尔斯社会契约理论的批判
25.4.1 社会契约
25.4.2 正义的两个原则
25.4.3 经验证据
25.5 功利主义对最大化最小值原则的两大捍卫
25.5.1 最大化最小值原则是种赢得服从的方法
25.5.2 最大化最小值原则是种再分配原则
25.6 社会契约是一种宪法
第二十六章 作为功利主义契约的宪法
26.1 宪法内容
26.2 存在两种行动的情况
26.3 立宪契约
26.3.1 只存在身份不确定时的最优集体行动
26.3.2 在身份和人数都不确定时的最优集体行动
26.3.3 在身份、人数和回报都不确定时的最优集体决策
26.4 对称和不对称的禁令和义务
26.5 效用相互影响下的连续行动
26.6 决策成本
26.6.1 囚徒困境
26.6.2 直接冲突
26.7 权利和义务
26.8 宪法:契约还是习俗
26.8.1 作为契约的宪法
26.8.2 作为习俗的宪法
26.8.3 讨论
26.9 关于社会选择两阶段理论的结论
26.10 从规范的宪法两阶段理论到理论假设的检验
第二十七章 自由权利和社会选择
27.1 定理
27.2 解决悖论
27.2.1 权利优先于帕累托原则
27.2.2 行动的帕累托交易
27.2.3 权利的帕累托交易
27.3 社会状态上的权利对比行为上的权利
27.4 自由权利和义务
27.5 宪法权利和自由权利
第六部分 我们的收获
第二十八章 公共选择理论对政治学作过贡献吗
28.1 政治理性行为者模型的败笔
28.2 建模的理性选择方法
28.3 对循环的预测
28.4 对空间模型的预测
28.5 投票预测和搭便车
28.6 公共选择理论有助于政治制度的实证研究吗?
28.7 公共选择理论有助于政治制度的规范研究吗?
28.8 结论
第二十九章 配置、再分配与公共选择
参考文献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