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易经》有云:“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反映,人类活动的记录与沉淀,是人类的高级精神生活。文化包含了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形成的一些思想和理论,是人们生存生活的方式方法和准则。中国文化作为世界上最为古老且持续时间最长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习近平总书记曾谈道:“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各民族和睦共处的美好家园,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文化建设与文化的影响力与引领作用至关重要,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不断前进。”技术是人类在长期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知识体系和生产工具。马克思用生产工具为标志来区分人类不同的历史时期,技术不断突破革新也正是人类生产力不断提高的历程。在人类所拥有的诸多技术中,用来驾驭信息传播、提高信息生产与传播效率的媒介技术,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从语言、文字到印刷术、无线电波的使用,从报纸杂志的广泛传播到广播电视的深远影响,媒介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重大的变革。而在今天,以“数字化”“移动化”“大数据”为核心的新媒介技术,给社会带来颠覆性的冲击,也带来极具活力的创新与创造。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互联网+”概念,正是应对新媒介技术发展带来的挑战与机遇的路径所在。实现“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即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它代表着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利用新媒介技术,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文化建设、经济发展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市场是有效配置社会资源的机制。市场的概念古已有之,《周易·系辞》记载:“神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在西方,不同的经济学研究阶段中对于“市场”的理解逐步深入。在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它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把资源配置到效益最好的环节中去,并使企业实行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灵敏的特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在市场中,品牌是最具价值的无形资产,是市场中利用抽象化的、特有的、能识别的心智概念来表现其差异性,从而在人们的意识当中占据一定位置的综合反映。品牌是市场综合品质的体现,它代表着人们市场文化价值的评价、认知和信任。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明确说明:“品牌是企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代表着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升级方向。”品2牌的构建过程,正是不断地利用媒介技术不断创造文化附加值,向开发优势、质量优势、文化创新优势的高层次转变。文化、技术、市场相互依存、彼此交融、协同发展。文化为技术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技术为文化提供物质基础和发展手段;文化实现了市场的价值补偿和资产增值,市场构建出文化的发展沃土与创新源泉;市场是技术的试金石,技术则是市场的发动机。三者之间,文化是引领技术创新与市场发展的核心,技术是促进文化创新与市场进步的手段,市场是文化影响力持续发挥、技术不断创新发展的驱动。当今社会,在全球化语境之下,国家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倚重文化,文化的发展成为推动技术进步和市场改革发展的内生动力,也成为国家精神的核心内涵。与此同时,伴随着技术几何倍数的发展速度,市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得到极大的彰显和激发,文化产业和媒体产业迅速发展,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战略、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以及以“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为基本方针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正是基于对文化、技术、市场相互关系的充分重视与深入研究下提出的国家发展战略。在“一带一路”背景和新媒体技术勃兴的语境下,发掘和阐扬优秀中国文化,用“文化+”理念打造秉承包容、和谐气质,传播中国正能量,引领人类文化发展新方向;以“互联网+”为核心,界定媒介技术的“边界”与“规矩”,打造新媒体的良性生态,更好地宣传中国文化与中国品牌;将“品牌+”为目标,驱动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塑造市场与品牌“智造”的中国性格与中国气派。本书将以不同视角,考察不同领域中文化、技术、市场的核心作用与相互关系。“文化篇”将以中国文化的宏观视角,在国家层面和新媒体语境下,考察中国文化性格与品牌的塑造与国家形象、政府形象的传播策略;“技术篇”将以地域文化的中观视角,分析“互联网+”给地方文化产业发展、广告等媒介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市场篇”将从微观视角出发,以高校校报、学报为代表的校园媒体以及以户外广告、移动电视、地铁传媒、畅销书、农产品品牌等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文化建设、技术融合与品牌推广的路径与策略。本书希望通过研究,为各个领域、不同层面上文化、技术、市场更好地融合与发展提供建议,从而通过以文化为核心、以技术为手段、以市场为目的的道路,推动文化产业、媒体产业的不断深入发展。
全部显示∨
于孟晨,1964年9月出生,黑龙江佳木斯人,经济学硕士,副编审。1987年参加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后,历任陕西省新闻出版局办公室副主任、人事处处长。2001年4月至2010年6月任西安邮电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兼任报刊编辑部总编辑。2010年6月任西安工业大学党委委员、党委副书记。
全部显示∨
文化篇 “文化+”:引领技术创新驱动品牌创造论“一带一路”背景下意识形态传播的新要求与新作为
网络环境中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研究
新媒体时代社会常态下我国政府形象的塑造路径
广告中地域文化诉求的心理学解析
陕西关中方言在影视剧中流行的传播学解读
弘扬大学精神 厚植大学文化
高校文化建设的守正与传承
高校学报文化特色与品牌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技术篇 “互联网+”:新媒体语境下文化与市场的颠覆融合颠覆与融合:论广告业的“互联网+”
法律、伦理、技术:互联网治理的三重路径
从“online”到“on-cloud”:在线精准投放广告的社会学批判
场景盛行下的新媒体人际传播
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可视化的传播学意义及应用
新媒介语境下戴维·莫利受众研究
论多媒体环境下的畅销书传播
期刊网站页面自适应分析及重构
即时通信技术层面中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解读
大数据时代大学校园媒体影响力拓展刍议
市场篇 “品牌+”:文化引领与技术创新下的市场策略国家形象宣传片的影音传播策略研究
名人策略在国家品牌形象建设中的应用分析
我国城市形象的营销策略研究
论城市形象传播中的城市宣传语
从“移风易俗”谈百年西安易俗社的品牌传播推广
浅析公交移动电视广告的受众心理与传播策略
地铁媒体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建构
西安地铁传媒现状研究
创新融合与坚守阵地
“微”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大”作用
学术期刊转型期陕西地方高校学报发展模式的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