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文化考察报告
纸书售价: ¥36.0 纸书定价:¥45.0 电子书售价: ¥18.0
-
作者: 何明升 白淑英责任编辑: 姜阿平出版时间: 2014-03-01ISBN: 978-7-5161-4049-9字数: 352千字浏览人数: 312次所属丛书: 华东政法大学社会管理文丛关键词: 无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目录
导言
一 本书的研究背景
二 对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的学理研究
三 关于我国网络文化形态与演化的实证研究
四 中国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的若干战略问题
上篇 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的学理研究
第一章 网络文化研究的哲学观和方法论
第一节 技术—文化视角的方法论意义及其不足
一 技术视角下的网络文化研究及其局限
(一)技术决定了文化的内容
(二)对网络文化进行技术+文化式的简单理解
二 大文化观下的网络文化定义及其局限
(一)认为网络文化是文化的数字化
(二)从文化的构成要素推演网络文化的构成
三 技术与文化联姻视角的意义及其不足
第二节 实践生成观的核心思想
一 还原网络文化的“文化”属性
二 强调网络文化生成于人类的“在线”实践
三 正视现实文化与网络文化的关系
四 强调网络文化是作为“过程”而存在的,把网络文化的发生看作一个“过程”、一种“建构”
第三节 实践生成观何以可能?
一 对“在线”实践真实性的认识是实践生成观的理论前提
二 文化与实践的内在关联是实践生成观的逻辑基础
三 由静态到动态、由实体到过程的哲学思维范式的转换是其方法论支撑
第四节 实践生成观下网络文化研究的方法论特征
一 确立文化主体意识
二 重视差异性和多样性的价值
三 具有面向未来的观念和态度
第二章 网络文化的工具性因缘及其多样化共享
第一节 文化与工具的因缘关系及其学理意义
一 人类进化过程中文化与工具的强对应关系
二 工具的跨地域进化所导致的文化交融性
三 工具的地方性运用所决定的文化多样性
四 互联网的地方性运用及其学理蕴含
第二节 在线实践的组织形态与局域性网络文化的持续生成
一 在线实践的组织形态:“群”
二 地方、民族元素的群内富集
三 局域性网络文化的持续生成
(一)局域性网络文化是被在线实践持续性地生成和创造出来的
(二)局域性网络文化是与特定的地方性情境相联系的
(三)局域性网络文化是由“我们”共同参与建构的
第三节 局域性网络文化的进化与多样化共享
一 局域性网络文化的进化
(一)网络文化具有多样态的局域特点
(二)网络文化具有社会选择性
(三)局域性网络文化的进化存在着群内竞争
(四)局域性网络文化还要在群间竞争中实现自身的不断进化
二 网络文化的多样化共享
(一)多样化共享是各种网络文化要素和谐共生的一种存在状态
(二)多样化共享是各种局域性网络文化能够彼此分享的一种关系结构
(三)多样化共享是各种局域性网络文化能够相互交流的一种网际秩序
第四节 关于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的一个推论
一 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是历史选择也是能力展现
二 中国特色网络文化是在不断创新中建构的当代文明成果
(一)中国网络文化是中国网民之“我们”的网络文化成果
(二)中国网络文化是中华原生态智慧在互联网世界的延伸、转型和发展
(三)中国网络文化是能够与“他者”平等对话的“我者”
三 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中的社会心态问题
(一)重工具轻文化的心理偏好
(二)自大与自卑的两极化倾向
(三)对大众文化的排斥心理
第三章 网络文化价值与我国网民的核心价值观
第一节 网络文化价值与网民的价值观
一 网络文化价值问题
(一)作为虚拟社会哲学范畴的“网络文化价值”概念
(二)网络文化建构价值观念的机制
(三)网络文化价值建构的特殊性与普适性
(四)网络文化的价值判断与社会评价
二 网络文化主体——网民的价值问题
(一)网络文化的主体——网民
(二)网民的价值观问题
第二节 网民价值观的文化解释
一 网民价值观的界定
二 网民价值观的深层文化解释
(一)网民价值观的价值哲学阐释
(二)网民价值观的文化哲学阐释
第三节 网民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及社会作用
一 网民核心价值观的界定
二 网民社会情景下网民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一)“网民社会”的兴起与成熟
(二)建构网民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三 网民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作用
第四节 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及网络文化建设
一 对我国网民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二 基于网民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网络文化建设
(一)网络文化建设的主题与中国经验
(二)在网民核心价值文化建设主题把握中应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
第四章 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发展观及其理论意义
第一节 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发展观的基本要义
一 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方向,既顺应时代潮流又不迷失方向
(一)在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中,要坚持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二)我国网络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信息化时代的新发展
(三)我国网络文化建设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进行的
二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使网络文化不断推陈出新
(一)在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中,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个鲜明主题
(二)努力构建有利于网络文化产品不断推陈出新的产业机制
(三)把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作为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 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以先进的网络技术传播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一)要在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中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形成先进信息技术与当代社会主义文化良性互动的网络文化建设机制
第二节 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一 是对全球化本质的准确认知和把握
二 是对我国主流文化的坚守和自信
三 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创新
第三节 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发展观的理论意义
一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一)是在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网络文化问题进行的马克思主义观照
(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对文化在经济社会系统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基本观点
二 还原了网络文化的文化属性
(一)“现实”的人是网络文化的主体
(二)网络文化的属性应该回归到文化本身,归结到人的在线实践
三 实现了网络文化研究的空间转向
中篇 中国网络文化形态与演化的实证研究
第五章 中国网络语言的意义生成与共享机制
第一节 文献回顾与研究设计
一 文献综述
(一)对网络语言的相关研究
(二)对语言意义生成的相关研究
(三)文献评述
二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主要研究内容
(二)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节 理论假设与研究设计
一 概念阐释
(一)网络语言
(二)意义生成
(三)共享机制
二 理论假设
三 研究设计
(一)资料来源
(二)分析思路
第三节 网络语言的类型与意义生成
一 网络语言的类型划分
(一)事件表述型
(二)形象表达型
(三)口语书写型
二 网络语言的意义生成
(一)网络语言意义的建构性
(二)语境与网络语言的意义生成
(三)网络语言意义的生成方式
(四)网络语言的意义生成结构
第四节 网络语言的共享机制
一 网络语言的个体理解与重构
二 网络语言的传播与扩散
三 网络语言的共享
四 越界与嵌入
第六章 中国SNS网民行为文化的内容与特征
第一节 网民行为文化研究的意义及其不足
一 网民行为文化研究的意义
二 关于网民行为文化的相关研究及其局限
(一)关于网络文化的研究
(二)关于网络行为的相关研究
(三)文化、行为与行为文化的关系研究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 主要研究内容
(一)网民行为文化的具体内容
(二)网民行为文化的特点
(三)网民行为文化对现实社会的影响
二 研究方法
(一)个案研究法
(二)参与观察法
(三)文献研究法
第三节 程序安排与操作过程
一 概念阐释
(一)SNS
(二)网民行为文化
二 研究过程
(一)资料的录取
(二)资料的整理
三 研究中涉及到的私密问题
第四节 SNS网民行为文化的具体内容
一 SNS的媒介特征
(一)真实的虚拟环境
(二)用户为主的友好界面
(三)虚拟社区的链式结构化
(四)个体间社交互动性质突出
(五)用户群体小众化
(六)彰显主体个性化
(七)自由、平等与信息分享特性更明显
二 SNS网民行为规范
(一)成文行为规范
(二)不成文行为规范
三 SNS网民行为方式
第五节 SNS网民行为文化的基本特点
一 对行为规范的遵从度较高
二 具有极显著的交互性
三 以娱乐形式维系关系网络
四 主体的自由选择性较强
第六节 SNS网民行为文化对现实社会的影响
一 扩展现实人际交往方式
二 有可能导致网络沉溺
三 游戏“越轨行为”的影响尚未明确
第七章 中国网络物态文化的集拓化及其结构特征
第一节 网络物态文化及其研究视角
一 网络物态文化的概念
二 网络物态文化的构成要素
三 网络物态文化的集拓化表现形式
四 网络文化研究的集拓化视角
第二节 网络物态文化各要素的集拓化分析
一 网络物态文化主体的集拓化
二 网络物态文化传播方式的集拓化
三 网络物态文化内容的集拓化
四 网络物态文化媒介技术的集拓化
五 网络物态文化语言符号的集拓化
六 网络物态文化在总体上的集拓结构
第三节 网络物态文化集拓化的社会效应
一 网络物态文化集拓化的积极效应
(一)促进人类社会的开放和平等
(二)增进人类社会的融合
(三)使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四)个性表达更加显性化和能动性
(五)凸显网络监督作用
二 网络物态文化集拓化所引发的社会问题
(一)增加社会控制成本
(二)产生语言污染
(三)侵蚀民族文化
(四)网络文化暴力现象
(五)网络黄赌毒文化
三 对网络物态文化的社会控制
(一)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网络物态文化建设
(二)创新网络管理理念
(三)提升网络文化的对外影响力
(四)创建群众喜闻乐见的中文网站
(五)树立健康上网观念
(六)加强行业自律建设
第八章 中国网络消费文化的结构与演化
第一节 分析网络消费文化的方法论
一 从消费文化的视角认识网络文化
二 以社会—文化范式研究网络消费文化
三 以文化的“二 元分析主义”框架分析网络消费文化
第二节 我国网络消费文化的研究回顾
一 消费文化理论相关研究
(一)消费文化的内涵与结构
(二)消费文化的演化
二 网络消费文化的研究现状
(一)网络消费行为与网络消费文化
(二)我国网络消费文化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我国网络消费文化的结构
一 网络消费文化的一 般结构
二 网络消费文化的因果关系
(一)网络消费主体的结构
(二)网络消费主体的行为模式
(三)网络消费主体的主体体验
三 、网络消费文化的逻辑关系
(一)区分逻辑
(二)生产逻辑
(三)价值取向
第四节 网络消费文化的演化
一 网络消费文化演化的一 般模型
二 网络消费文化的演化机制
(一)逻辑互斥形势下的演化机制
(二)逻辑互补形势下的演化机制
三 网络消费文化与网络社会结构的双重动态演化
第九章 中国网络文化的空间结构及其演进过程
第一节 网络文化发展特征概述
一 网络文化生成——技术与文化的交融
二 网络文化发展——集合与分化的结果
(一)广义文化概念的视阈
(二)网络文化构成是主体行动的结果
(三)网络文化构成是技术实现的结果
第二节 网络文化的空间结构
一 文化模因论视阈下的网络文化
二 网络文化系统的空间构成
(一)网络空间环境描述
(二)聚类与网络文化群概念的形成
(三)网络文化系统的空间结构
第三节 网络文化演进研究框架的构建
一 社会文化与网络文化的关系
二 网络文化演进的研究框架
第四节 网络文化的演进过程
一 网络文化演进的含义和其系统特征
(一)网络文化演进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
(二)网络文化演进是一种走向更复杂的文化现象
(三)网络文化演进是要素间关系总和不断变化的结果
(四)网络文化的演进是主体的进化行动的总和
二 模因在网络文化演进过程中的运动路径
三 网络文化的双重演进过程机理
(一)网络文化系统的自演进
(二)社会文化系统与网络文化系统互动的宏观演进
下篇 中国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的战略研究
第十章 网络秩序的生成机理与我国的调控策略
第一节 社会秩序生成机理及网络秩序分析构架
一 社会秩序的生成:从分立到耦合
二 网络秩序的分层演化过程
三 网络秩序的共生演化模型
第二节 虚拟社区内生秩序的自组织机制
一 虚拟社区内生秩序自组织生成的条件
(一)社区参与人数达到一定数量
(二)发帖数量达到一定程度
(三)话题牵涉个人利益或兴趣
(四)存在意见领袖和活跃分子
二 虚拟社区内生秩序自组织生成的流程和环节
(一)确认社区成员身份
(二)发帖人拟定话题讨论内容
(三)意见领袖出现,形成论题突变点
(四)活跃分子出现,形成观点组织点
(五)梳理观点,发帖人明确话题约束点
(六)话题意见走势明朗,出现统一编码点
三 虚拟社区主要序参量的生成
(一)敏感条件的“拟序”
(二)意见领袖的“引序”
(三)共识比率的“定序”
第三节 虚拟社区外生秩序的政府管制机制
一 虚拟社区政府管制的依据与价值诉求
(一)虚拟社区政府管制的现实依据
(二)虚拟社区政府管制的价值诉求
二 虚拟社区政府管制模式的理论分析
(一)虚拟社区政府管制模式的内涵
(二)虚拟社区政府管制的主要模式
三 虚拟社区政府管制模式的经验分析
(一)新加坡的干预式管制模式
(二)英国的仲裁与干预结合式管制模式
(三)美国的仲裁式管制模式
四 管制模式发展趋势及我国的选择
第四节 虚拟社区完整秩序的治理均衡机制
一 虚拟社区治理的缘起
二 虚拟社区治理的多元主体结构体系
三 虚拟社区多元治理主体间的互动路径
(一)“自下而上”的互动路径
(二)“自上而下”的互动路径
四 虚拟社区多元治理主体的耦合互动机制
第五节 基于网络秩序生成机理的调控策略
一 虚拟社区协同调控策略构成分析
(一)复杂大系统的协同管理模式
(二)虚拟社区协同调控策略的构成
二 基于自组织机制的虚拟社区内控策略
(一)主帖审核策略
(二)资源共享策略
(三)言词监督策略
(四)观点肯定策略
三 基于管制机制的政府管制能力提升策略
(一)协调管制机构间的关系
(二)变革虚拟社区管制手段
(三)明确管制标准及权利责任
四 基于治理均衡机制的利益相关者合作策略
(一)培育多元的治理主体
(二)建立伙伴制共同参与治理模式
(三)推进协商的民主化
第十一章 电子政务型政府协同管理网络的发展道路
第一节 电子政务型政府协同管理网络的理论基础
一 电子政务型政府协同管理网络的概念
(一)什么是电子政务型政府协同管理网络
(二)它是电子政务和政府协同管理赖以实现的技术——组织形式
(三)它突破了传统地理位置的制约并且体现着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 电子政务型政府协同管理网络的特征
(一)集成性
(二)动态平衡性
(三)自适应性与进化性
(四)主体平等性
(五)松散性
三 电子政务型政府协同管理网络的类型
(一)单网和混合网
(二)服务网和治理网
四 电子政务型政府协同管理网络的组织模式
(一)电子政务型政府协同管理网络的物质基础
(二)电子政务型政府协同管理网络的技术基础
(三)电子政务型政府协同管理网络的环境
(四)电子政务型政府协同管理网络的文化
(五)电子政务型政府协同管理网络的组织结构
第二节 电子政务型政府协同管理网络的动态过程
一 电子政务型政府协同管理网络的初始形成
(一)政府创新型初始形成
(二)技术推动型初始形成
(三)公众参与型初始形成
三 电子政务型政府协同管理网络的关系类型
(一)互惠共生关系
(二)植入源关系
(三)战略关系
四 电子政务型政府协同管理网络的运作逻辑
(一)电子政务型政府协同管理网络运作的信任维度
(二)电子政务型政府协同管理网络运作的规则维度
(三)电子政务型政府协同管理网络运作的双重整合模型
五 电子政务型政府协同管理网络的主体进化机制
(一)聚集机制
(二)结果驱动与行动选择的互动
六 电子政务型政府协同管理网络的关系进化机制
(一)共生能量的推动
(二)电子政务系统升级的驱动
第三节 电子政务型政府协同管理网络的域外经验
一 电子政务型政府协同管理网络的域外实践
(一)加拿大在线政府的发展
(二)美国的变化
(三)新加坡的类型化发展
(四)澳大利亚的四次“大跃进”
(五)英国的“平民化”发展
(六)德国的电子政务发展框架
(七)日本的“电子政务工程”
二 先进国家构建电子政务型政府协同管理网络的基本经验
(一)行政改革是基础条件
(二)是政府和市场之外的第三种组织制度
(三)其收益优势主要取决于网络规模
(四)比电子政务要复杂得多
第四节 电子政务型政府协同管理网络的中国道路
一 电子政务型政府协同管理网络在我国的初始发展
(一)履行政府基本职能的目标特征日益完善
(二)为公众服务的功能定位逐渐清晰
(三)开始由网站建设向服务提供转变
(四)公众的认知度和满意度逐渐被重视
(五)政府网站已成为构建政府与公众协同关系的平台
二 电子政务型政府协同管理网络视角下的问题分析
(一)网络要素发展不均衡
(二)要素之间缺乏耦合
(三)改善电子政务与政府协同管理网络发展动力机制单一的局面
三 完善电子政务型政府协同管理网络的几点建议
(一)以关系为导向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二)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和公民社会培育的共同推进
(三)提升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电子化互动能力
(四)加强政府推销电子政务服务的能力
(五)构建以信任和规则为基础的电子政务治理模式
(六)以网络演进规律指导电子政务型政府协同管理
第十二章 中国网络文化建设的多主体协同发展模式
第一节 网络文化发展观的类型学检视
一 关于网络文化的两种发展观
(一)网络空间本位及其发展观
(二)网络社会本位及其发展观
二二 分法框架下网络文化发展的类型学检视
(一)典型模式的相互相斥
(二)政府定位与混合类型的合理蕴含
第二节 网络文化建设中的多主体协同发展模式
一 多主体协同发展模式的提出
二 多主体协同发展模式的理论源流与核心思想
三 多主体协同发展模式的治理结构
第三节 我国网络文化建设的多主体协同发展战略
一 战略目标的表述及其标度
(一)战略目标的表述
(二)战略目标的标度
二 战略目标的多维度分析
(一)技术维度
(二)政治维度
(三)经济维度
(四)社会维度
三 战略目标的实施步骤
(一)战略目标的确定
(二)系统边界的划分
(三)多元主体的定位
(四)协同机制的设计
(五)战略目标的实现
第四节 基于多主体协同发展战略的政策建议
一 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网络文化建设的核心目标
二 形成富有时代感的网络文化核心价值观
三 重视网络汉语符号系统建设
四 加强网络文化的“工具建设”
五 明确网络文化边界和多元主体定位
六 制定网络文化产业政策
七 构建与现实社会相宜的虚拟和谐社会
八 提高网民的综合素质和自主管理能力
九 强化网络群体和网民社会组织的自组织功能
十 以恰如其分的定位提升政府的政策供给能力
十一 将网络文化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备案序号: 京ICP备05032912号-1 地址: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邮编:10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