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及其现代启示(上册)

纸书售价: 159.2 纸书定价:¥199.0 电子书售价: 79.6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全部显示∨

目录

前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新精神
绪论 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进化
第一节 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进化
一 文化及其观念和制度的形态
二 科学和技术
三 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
第二节 农耕文明时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
一 先秦时期
二 秦汉时期
三 三国、晋、南北朝时期
四 隋唐时期
五 宋元时期
六 明清时期
第一章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传统
引言——文化中的科学
第一节 传统的形成和发展
一 百家争鸣的科学理性
二 五大学科范式的形成
三 中国传统科技发展的三次高峰
第二节 自然观原理
一 生成原理
二 感应原理
三 循环原理
第三节 方法论原则
一 象数论
二 比类论
三 实验论
第四节 价值观取向
一 制器尚象
二 天工开物
三 道术一本
第五节 中国科学传统的现代意义
一 历史记录的科学价值
二 传统科学范式的新际遇
三 传统文化的后现代性
结语——科学背后的文化
第二章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孕育和形成——先秦诸子
第一节 先秦诸子科学思想的哲学基础
一 顺天守时的天人合一
二 “天人合一”的哲学基础是阴阳五行学说
三 有机的自然观
第二节 先秦诸子哲学中的科学内涵
一 气论
二 辩证思维
三 人文主义
四 诸子思想中与科学有关的重要思想
第三节 先秦诸子哲学的特点及未能充分发展科学的原因
一 重视现实的价值取向
二 诸子哲学中的反智论
三 与政治的特殊关系
第三章 中国古典数学的发展路径、方法论和价值取向
引言
第一节 中国古典数学发展的基本概况
一 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三个高潮
二 中国古典数学在世界数学史上的地位
第二节 中国古典数学的特点
一 重视应用——经世务,类万物
二 推自然之理以求自然之数——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三 类以合类——算法统率例题的体例
四 位值制
五 规矩度量可得而共——几何问题代数化
六 构造性与机械化
第三节 极限和无穷小分割思想
一 刘徽之前的无穷和无穷小思想
二 刘徽的极限与无穷小分割方法
三 微积分不是古希腊数学推理模式的产物
第四节 中国古典数学的理论研究
一 《九章算术》等著作的理论研究
二 刘徽的定义
三 刘徽的演绎推理
四 刘徽的数学理论体系
第四章 中国传统天文学的独特体系
第一节 中国古代天文成就概述
第二节 从观象授时到中国历法
第三节 中国古代的宇宙理论
一 言天三家——天地结构的讨论
二 日月五星的左、右旋问题——天体的运动问题
三 中国的宇宙演化理论
第四节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的实践与思想
一 张衡的实践与思想
二 郭守敬的实践与思想
三 王锡阐的实践与思想
第五节 中国传统天文学的落幕
第五章 中国古代农学的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取向
第一节 研究状况与走势
一 中国古代农学蕴含着丰富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内涵
二 中国古代农学的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观研究的起步与拓展
三 20世纪后30年中国农业科学哲学研究迈上新阶梯
四 迈入21世纪,中国古代农学研究有着新的走势
第二节 中国古代农学漫长的孕育途程
一 一万多年前启动了农业,农学有着两三千年的认识史
二 农业起源研究的认识论意义
三 中国农业肇始的神话传说
四 农业考古成果对古代农学认识层次的重要推进
五 “农”的概念、“学农”的需求和“良农”的出现
六 事农的“天道”观、“地道”观、“人道”观
七 “授时”“物候”“水土”“地力”“时禁”诸说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 《吕氏春秋》中“农论”是中国传统农学的奠基石
一 《吕氏春秋》的农学解读
二 《吕氏春秋》“十二纪”“纪首”的农学价值
三 《吕氏春秋》中的养畜记述和相畜学说的认识论、方法论意义
四 《吕氏春秋》四篇“农论”是中国传统农学的奠基石
第四节 北方旱区精耕细作农学体系的构建
一 土地连种促进旱区农田垦辟与改进种植技艺认识的提高
二 王充著作中的农学认识论内涵
三 趋利避害说与水稻移栽认识的呈现
四 相马法的发展和铜马模式出现的方法论意义
五 《齐民要术》——北方旱地精耕细作农学体系建立的代表作
六 贾思勰农学认识论、方法论的影响
第五节 南方水田精耕细作农学思想体系认识的形成
一 从世界北纬30度线附近沙漠多现看中国广阔的水田区
二 《陈旉农书》种植、养畜、蚕桑的论述,构成水田区精耕细作的运作体系
第六节 元代以后“南北贯通”阶段农学认识的提高
一 王祯《农书》中“农桑通诀”“谷谱”“农器图谱”的认识论意义
二 农业资本主义萌芽阶段农学哲理著述的出现
三 徐光启在古代农学中引入重视实验、观察等因素
四 《天工开物》从时代技术总体发展上观察农学认知的变化
五 多劳多肥和营养转化认识的发展
六 近现代中国传统农学与西方实验农学的交汇与发展
结语
第六章 中国古代医学的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取向
引言
第一节 医学理论发展历史的系统回顾
一 理论体系初成
二 理、验交融历千年
三 医理探讨与医之门户
四 明清医理的传承与创新
五 中西医并存条件下的中医理论
第二节 阴阳五行
一 阴阳
二 五行
第三节 藏象与解剖
一 藏府名实
二 脏腑体系与藏象
三 新陈代谢
四 脏腑新说
第四节 辨证论治
一 早期辨证
二 六经辨证
三 脏腑辨证
四 八纲辨证
五 卫气营血辨证
六 三焦辨证
第五节 五运六气
一 运气内容
二 起源与初兴
三 运气说的蜕变
四 运气说的局限与衰落
第七章 中国古代工程技术的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观研究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中国古代社会和古代工程技术
第三节 工匠、国工、工师的地位、作用和传统
第四节 中国古代的工程技术观
第五节 中国古代工程技术的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观
一 强国富民的价值追求
二 “道技器统一观”——探求工程技术之道、掌握工程技术方法和制造工程技术器物的统一
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重视工具的作用
四 工程技术的“术”和“式”——工程技术中的操作和操作的程序化
五 工程技术之“法”——工程技术的标准与规范
六 警惕异化
七 天地人合一的理念
参考文献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