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的流变
第一节 语料库翻译学的发生和发展
一 国外研究情况
二 国内研究情况
第二节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研究体系的构建
一 文体与文体学(Style and Stylistics)
(一)文体与风格(style)
(二)文体学的提出
(三)文体学的发展历程
二 现代文体学的重要分支
(一)文学文体学
(二)戏剧文体学
(三)认知文体学
(四)功能文体学
(五)语料库文体学
三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的提出
(一)翻译文体学
(二)语料库翻译戏剧文体学研究体系
(三)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文体学研究
四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研究体系构建及其研究路径
(一)语料库翻译文体学研究体系构建
(二)语料库翻译文体学研究路径
第二章 戏剧翻译中的情态系统——基于语料库的Major Barbara及其两汉译本的功能文体学分析
第一节 引言
一 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 Major Barbara及其汉译本
(一)关于Major Barbara
(二)关于原著汉译本
第二节 情态系统理论框架
一 Halliday的情态理论
(一)三大元功能
(二)情态的类型
(三)情态的取向
(四)情态的量值
二 情态的实现
(一)情态操作词
(二)情态附加成分
(三)情态操作词与情态附加成分结合
(四)谓语的延伸式
(五)人际隐喻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 语料库的设计和建立
二 数据处理
第四节 基于语料库的Major Barbara及其汉译本中的情态系统分析
一 源文本中情态的人际功能
(一) Barbara与Undershaft人际关系变化的情态表现方式
(二) Britomart夫人与Undershaft人际关系变化的情态表现方式
二 汉译本中相应情态表达方式
(一)能愿动词的表征
(二)情态副词的表征
(三)情态副词+能愿动词的表征
三 小结
第五节 总结与讨论
一 研究中的主要发现
二 研究局限及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第三章 戏剧翻译中的语气系统——英若诚《哗变》译本的语料库功能文体学分析
第一节 语气系统及其人际功能
第二节 汉语语气系统的分类及其表现形式
第三节 《哗变》翻译语气系统的语料库功能文体学分析
一 《哗变》及其人物形象
二 数据统计与倾向性分析
(一)原剧Queeg、Maryk语气系统调查及倾向性分析
(二)英若诚译本《哗变》中魁格、玛瑞克的语气系统调查和功能文体分析
第四节 结论
第四章 戏剧翻译中的话语标记语——语料库数据驱动下的Merchant of Venice及其两汉译本的戏剧文体学分析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话语标记语与戏剧对白翻译
第三节 基于语料库的Merchant of Venice及其两汉译本话语标记语对比研究
一 三个文本的宏观数据统计
二 数据驱动下的《威尼斯商人》原著与朱译和梁译话语标记语对比分析
(一)莎翁原著话语标语统计
(二)高频话语标记语的翻译规律及其戏剧文体学分析
第四节 结语
第五章 戏剧翻译中的话轮转换——Pygmalion语料库戏剧翻译文体学分析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戏剧文本中的话轮转换
第三节 话轮转换分析模型
一 萧伯纳戏剧Pygmalion中的话轮特点
二 话轮转换分析的前期研究
(一) Sacks、Schegloff和Jefferson的话轮转换分析
(二)李华东、俞东明的话轮转换分析
三 戏剧翻译中的话轮转换分析
(一)话轮结构
(二)话轮分配
第四节 基于语料库的Pygmalion话轮转换翻译研究
一 话轮长度
(一)词长
(二)小句长度
(三)句长
(四)平均话轮长
二 话轮类型
三 文化负载词
(一)人名和地名
(二)动物、植物与色彩词
(三)宗教词语
(四)典故和成语
(五)标点
四 话轮的句法复杂性
(一)长句和短句
(二)连词
五 话语标记语
(一)话语标记语在戏剧译本中的顺序
(二)戏剧翻译中的高频话语标记语
六 转换关联位置(TRPs)
(一)形容词转换关联位置
(二)动词转换关联位置
(三)名词转换关联位置
第五节 结论
第六章 戏剧翻译中的言语行为——以《茶馆》为例
第一节 文献回顾
一 言语行为理论概述
二 《茶馆》相关研究进展
三 考察视角的选取
第二节 《茶馆》及其翻译中的言语行为语料库分析
一 直接言语行为类型统计与分析
(一)兴喜类
(二)惊诧类
(三)悲苦类
(四)激愤类
(五)憎恶类
(六)赞许类
(七)慨叹类
二 间接言语行为类型统计与分析
(一)断定类(assertives)
(二)宣告类(declarations)
(三)指令类(directives)
第三节 言语行为与人物权势关系
一 权势概念
二 基于权势关系的感叹句比较分析
(一)平级对平级
(二)下级对上级
(三)上级对下级
第四节 结论
第七章 戏剧翻译中的特殊句式——以曹禺译剧《柔蜜欧与幽丽叶》高频“把”字句为例
第一节 研究准备与初步结果
第二节 曹译本“把”字句的使用情况
第三节 曹译本中“把”字句体现的典型言语行为
第四节 “把”字句与莎翁戏剧语言特色的关联性
一 莎翁语言特色
二 莎翁语言与“把”字句特性
第五节 曹译本与梁、朱译本中各异的“把”字句话语运用
一 译为“把”字句的原文句式概况
二 三个译本中的“把”字句句长
三 曹译演出本内“把”字句的独特使用
第六节 结语
第八章 戏剧翻译中的人物刻画——As You Like It及其翻译的认知文体学分析
第一节 引言
一 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 原著及译作简介
三 研究方法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 人物及人物刻画
(一)人物的类型
(二)人物刻画的方法
二 小结
第三节 理论框架与研究路径
一 理论框架
(一)由下而上的认知过程(基于语料库文体学)
(二)由上而下的认知过程(基于认知文体学)
二 研究路径
(一)语料库的建构
(二)数据的处理
第四节 基于语料库的As You Like It人物刻画及其翻译的认知文体学分析
一 词汇特征
(一)词汇多样性
(二)词长
(三)主题词
(四)小结
二 句法特征
(一)句长
(二)话轮长度
(三)小结
三 语境特征
第五节 结论
一 主要发现
二 创新性及意义
三 局限性及后续研究的建议
第九章 戏剧翻译中的音义同构——《西厢记》及其两英译本的音义学研究
第一节 前言
一 研究概述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声音:戏剧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音义学:理论支撑点
(三)研究语料:音美的化身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 戏剧翻译研究的关键问题
(一)可表演性
(二)上口性
(三)声音效果:戏剧翻译表演中的意义承载符号
二 音义同构现象
三 戏剧文体学和语音语料库研究的结合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基于语音语料库的《西厢记》及其两英译本的音义分析
一 音韵数据分析
二 节奏相关数据分析
(一)音高数据分析
(二)时长数据分析
(三)停顿数据分析
三 语音象征现象数据分析
第五节 研究结论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备案序号: 京ICP备05032912号-1 地址: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邮编:10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