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本书主要对1960年起迄2000年止美国汉学界的《红楼梦》研究成果和研究进程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评述,并通过对这40年美国红学的研究成果的整理及其得失的总结,为我国红学研究提供一个借鉴,也为中外红学研究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学术史探讨,本书还通过对《红楼梦》研究在美国的发展、美国红学研究思路与方法的分析,触及了相关的红学重大问题及其学术前景。首先,本书梳理了美国红学的方法、成就和影响,考察美国红学的学术价值及其在《红楼梦》传播的历史过程中发挥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其次,考索了《红楼梦》研究在美国呈现出怎样的面貌,在传播过程中体现了怎样的特征,参与其事的学者构成;再次,就美国红学的特点、专长、不足以及和中国红学的交流做出了研究和判断;最后,总结了美国红学的贡献和启示意义。全书共分五章。第一章分为20世纪60年代之前的研究和20世纪60—70年代初的研究两部分进行探讨。60年代之前的研究,其“浮面”在于处于草创之初和并非专业;欧美裔学者和华裔学者对胡适的继承分别体现为认同性继承和发展性继承;“海外红学”的经验和教训转化为促成首届国际《红楼梦》研讨会的因素。20世纪60—70年代初的研究比较注重将心理学和社会学引入红学,探索《红楼梦》中的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意义。史景迁由《红楼梦》而关注到曹寅的动机、考索曹寅家世的内容和“曹贾互证”的方法,都可见出其研究的“曹学”性质;他看似“讲故事”的处理方法实质上是“微观史学”的体现;同样受社会学影响却偏向于向内的文化学术建树的追求,展示了和中国阶级斗争红学向外显示政治价值的不同取向。夏志清引心理学阐释《红楼梦》的解脱真谛在于放弃爱与怜悯,以形成对王国维“还玉(欲)说”的超越;从后40回在全书结构的重要性、在艺术手法上的自相呼应和某些超越脂本的改写方面,肯定后40回的价值;受“阿尼玛意象”影响和出于对“共产主义批评”的反感而坚持“拥钗反黛说”。第二章探讨20世纪70—80年代初的研究。此期美国红学受西方人类学和叙事学的影响,尝试探讨《红楼梦》中的内容寓意。余英时继承胡适考证成果、吸收俞平伯新“典范”因子、取法王国维文学批评、借鉴宋淇和夏志清的观点,提出“典范说”,认为红学研究范畴存在“自传说”的历史世界和《红楼梦》虚构的艺术世界;《红楼梦》存在大观园的理想世界和大观园之外的现实世界。在中美港台所激起的反响一直延续至今。浦安迪以“二元衬补”和“多元周旋”来命名《红楼梦》中的阴阳原型,并认为大观园的寓意在于物我合一、变动不居和回环往复;采用的是以一套大的理论架构把关键问题推究到极致的“刺猬型”研究方式;走的是西方原型批评与清代评点研究的双向借径之路。第三章探讨20世纪80—90年代初的研究。此期电脑分析、统计学的新技术和朴学的旧方法共存于红学研究之中,热点是女性、主题和技巧、关系研究。1980年召开的首届国际《红楼梦》研讨会促进了超区域、超国别格局调整与学科战略整合。周策纵的红学研究走过了一个“敬胡”——“疑胡”——“承越”的发展过程;以朴学考证曹雪芹为“瘦芹”,以电脑分析和乾隆时期的印刷水平肯定后40回为“辑补”而非“补作”,治学方法是朴学、汉学、中国学的熔于一炉;周策纵促进专书专刊的出版和国际红学会议的召开,实际上代表了“典范说”的另一种路径。王靖宇以研究脂评本身及其文学意义成为形式研究的先导,李惠仪和斯科特深化了形式研究并借以为工具,分别考察《红楼梦》的语言和戏曲,得出前80回和后40回作者迥非一人的结论。第四章探讨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的研究。此期是一个女性主义较为“偏胜”的年代,与《红楼梦》相关的“女性阅读”、“女性形象”和“女性写作”成为关注点。裔锦声再度阐释“寓意说”,认为其寓言在于通过一系列的梦为框架体现出一种更具说服力的解释世界的公式。马克梦从性别看待《红楼梦》中男女反串现象,从曹雪芹对结构的追求来解释“意淫”而得出了新论。余国藩几乎对现存所有派别的观点都给予了多边对话,对胡适的“自传说”形成包抄,并着重阐释《红楼梦》的文学性;其体大思精的结构受到后经典叙事学的影响;通过细致的研究文本肯定后40回的文学价值;以“拥黛说”挑战王国维的“宝玉悲剧说”、夏志清的“拥钗说”和爱德华兹的“附属说”,是此期的“集大成”之作。黄卫总挟“成长小说”的背景积淀,以“成长”为核心贯穿起宝玉和曹雪芹;以“拒绝成长”贯穿《红楼梦》的版本和价值。黄卫总在承认自传的前提下又否定了“自传说”;借用女权主义批评的某些概念却摒弃女权主义批评角度的切入,总体是用“解释学”重新解释《红楼梦》。第五章探讨了美国红学对中国红学研究的借鉴与扬弃;研究机构、师承与培养方式;美国红学研究的特点、专长与不足;研究历程、学者构成和交流纽带。美国红学对“曹学”和版本学比较冷落;对索隐和阶级斗争论保持疏离;受中美两国国内国际形势、内外政策的制约,受汉学、中国学的影响而形成在“比较文学”研究方面的专长。特点在于追随学科发展和理论创新,不断将新的观点、方法引入《红楼梦》研究;以学刊为阵地进行互评交流,不定期召开主题明确的红学国际会议;体现了与西方学术一致的学术规范;其研究者不乏翻译和创作经验。不足在于不够全面和丰富;有时和流行思潮、批评互动过密过遽而导致理论先行;部分研究过于求新而失去延续性。其研究历程分为20世纪初到20世纪60年代的多元赞助期,对应为英文评介期;20世纪60年代之后的单一赞助期,对应为专业研究期。研究机构以大学为主并形成了独特的学派;研究者的身份分华裔和欧美裔两种;北京大学成为中美红学交流中的一条纽带。结语总结了美国红学的贡献和启示意义。美国红学的贡献在于,在理论阐释和比较文学方面超过中国红学;促进了《红楼梦》世界文学经典的面貌塑造,加快了《红楼梦》的世界经典进程;用“他者”的眼光和异质文化的立场来审视《红楼梦》,能够提供一些新的思维角度和新的问题。因此中美红学可以通过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兼容并包,携手共进,共同开创红学研究的新局面。 关键词:美国红学;《红楼梦》;汉学
全部显示∨
张惠,北京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 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哈佛大学和台湾中研院访问学人, 目前任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研究); 中国近代文学学会南社与柳亚子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 中国南社研究中心研究员。《红楼梦研究在美国》在全国评选中获得中国博士后优秀学术成果奖;独立研究课题《互动中的选择、引进和吸纳——近代翻译小说底本、译本的比较与影响研究》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二等奖。在《红楼梦学刊》、《中国现代文学丛刊》、《鲁迅研究月刊》、《中山大学学报》、《武汉大学学报》、《中国文学研究》、香港大学《东方文化》、(韩国)《中国语文论译丛刊》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并被《文学遗产( 网络版)》转载多篇。独立承担及合作项目10个,其中独立项目包括香港政府项目启动金,香港浸会大学一级项目、二级项目等。合作项目《文学体系的转型——中国文学近代化转型史论》荣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全部显示∨
绪 论第一节 关于选题一 本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二 以美国红学为研究对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二节 研究综述及其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本书思路、框架和方法
第一章 文化社会学与心理学的投注第一节 20世纪60年代之前的研究:“浮面的情形”、胡适的影响与“海外红学”的萌生一 “浮面的情形”考辨
二 胡适的影响:认同与发展
三 “海外红学”的萌生
第二节 20世纪60—70年代初的研究:神话框架、儒家理念和妇女新观一 《红楼梦》的哲学和社会学意义
二 心理学观照下的《红楼梦》妇女观
第三节 社会学影响下的另一种曹学:史景迁的曹寅研究一 独立于政治价值之外的学术追求
二 积学与酌理的双重要求
第四节 心理学视角下的解脱论和拥钗反黛说:夏志清的《红楼梦》解读一 解脱的真谛和后40回的艺术价值
二 拥钗反黛与思想影响
第二章 人类学和叙事学的借用第一节 20世纪70—80年代初的研究:寓意的各抒己见一 主要人物研究中的中西方对比
二 次要人物的贯穿作用
第二节 余英时红学革命论和《红楼梦》的两个世界论一 “两个世界论”的出处、界说和内涵
二 余氏红学理论的继承、借鉴和学术训练背景
三 “红学研究的两个世界论”之影响
四 “《红楼梦》的两个世界论”之影响
第三节 浦安迪“刺猬型”红学研究一 “二元补衬”、“多项周旋”的原型与物我合一的寓意
二 原型批评与清代评点的双向借径
三 失误之处的参考意义
第三章 统计学与形式研究的关注第一节 20世纪80—90年代初的研究:新技术的冲击与旧方法的拓展一 电脑分析和统计学的倚重
二 女性、主题和技巧、关系研究
第二节 首届国际《红楼梦》研讨会:世界性交流与学术转型一 超区域、超国别格局整合与学科战略整合
二 形式研究的先导之作
第三节 周策纵典范共识的尝试与意义一 濡染胡适红学的三个时期
二 考据学、汉学、中国学的熔于一炉
三 确立典范未逮的深层思索
第四节 《红楼梦》形式美的发掘和意义一 后40回作者权的另一种论证
二 以继承和突破“打出樊关”
第四章 女性主义的偏胜与集大成的趋向第一节 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的研究:女性主义与后现代叙事学的繁荣
第二节 寓意再释与情色新评一 “寓意说”的二次阐释:裔锦声的红学研究
二 “一夫多妻”视角观照下的《红楼梦》
第三节 余国藩“集大成”式红学研究一 多边对话的内容与体大思精的结构
二 对后40回的文学价值评价与“拥黛观”
三 “反向超越”的成功基础
第四节 黄卫总的成长与欲望研究一 成长与拒绝成长
二 女性与欲望
三 双向借镜
第五章 美国红学的发展机理第一节 对中国红学研究的借鉴与扬弃一 美国“曹学”和版本学的冷落
二 对中国索隐和阶级斗争论的疏离
第二节 研究机构、师承与培养方式一 研究机构与师承
二 学生成果与培养方式之比较
第三节 美国红学研究的特点、专长与不足一 美国红学研究特点
二 美国红学研究专长与不足
三 美国红学研究构成与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