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是靠宣传思想工作起家的。宣传思想工作在中共的事业中具有“生命线”意义。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运用报刊、标语、广播等形式进行宣传的历史也证明,宣传思想工作在意识形态灌输、革命热情鼓动、扩大中共影响力、打击敌对势力等方面均发挥了强大的作用。反观当下,中共作为执政党,处于执政的历史方位,掌握了丰富的执政资源,其宣传思想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却没能发挥像革命时期那样强大、齐整的功效。除了改革开放带来的思想观念多样化、世界格局巨大变化、科学技术进步导致的舆论引导难度加大等外部原因,中共宣传思想工作自身也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而宣传思想工作做得不好,则会削弱中共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使其执政软实力受损,进而使其执政合法性受到质疑、执政地位受到挑战。因此,宣传思想工作是加强中共党建不可回避而且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课题。电影宣传工作作为中共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中共执政软实力,是中共执政合法性的有力强化路径,是凝聚中华民族精气神的制胜法宝之一。在当今这个外部环境复杂、内部矛盾凸显的时代,研究中共电影宣传工作这一交叉性新课题,既是源于在转型时期、变革时代对中共执政地位的忧患意识和执政规律的深刻思考,也是源于在文化软实力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保持和发展中共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坚定信念和崇高责任。与此同时,电影宣传工作在具有宣传思想工作整体性特征的同时,还具有受众广泛、客体接受日常化、寓教于乐、国际交流密切等特征,并且自左翼电影运动开始,发展成为目前已经是朝阳产业的电影产业。纵观中共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艰辛历程,坚持不懈地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曲折历史,将电影宣传工作作为研究对象、加强对中共电影宣传工作的研究,既有一定的普遍意义,能够更好地把握宣传思想工作的整体规律和发展趋势;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通过探寻电影宣传工作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经验,探索有效解决现存问题和实际矛盾的对策和途径,有助于认识和把握好宣传思想工作中具有独特优势的电影媒介手段,使中共电影宣传工作的独特功能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为中共电影宣传工作奠定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提高中共电影宣传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既是巩固中共执政地位、提高中共执政能力、增强中共执政软实力、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的迫切需要,也是发挥主流意识形态及先进文化理念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重大作用的必要前提。鉴于此,本书从对中共宣传思想工作和电影宣传工作概念的界定出发,对电影宣传工作的一般功能和特殊功能、发展历程、基本经验以及当前形势、现状问题、发展路径进行了系统研究。全书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基本内容如下。绪论集中阐述了中共电影宣传工作的研究缘起、研究价值、文献综述、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重点难点、研究主要观点、创新之处及不足等几个方面。第一章从分析中共宣传思想工作的概念演进、作用地位和传播媒介及其特点出发,界定中共电影宣传工作的概念,从理论上探究中共电影宣传工作与宣传思想工作的关系。提出并分析在功能特征层面,电影宣传工作与宣传思想工作其他组成部分(凭借除电影媒介之外的其他传播媒介开展的宣传思想工作)之间的共同点与差异点。在此基础上,将电影宣传工作的功能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中共电影宣传工作的一般功能,即指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一部分,电影宣传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其他组成部分所共有的功能。二是中共电影宣传工作的特殊功能,即电影宣传工作有别于宣传思想工作其他组成部分的独特功能。第二章将中共电影宣传工作的发展历程划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32年—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0月—1976年10月)和改革开放时期(1976年10月至今)三个大的阶段。在进行具体的史学分析时,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电影宣传工作实践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将其细化,力图呈现出其由单纯的“斗争工具”“革命武器”向文化产业的转型发展。第三章在梳理中共电影宣传工作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总结电影宣传工作的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在这些基本经验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电影宣传工作的产品质量,处于灵魂核心地位的是党性原则,处于保障层面的是制度系统,其关键要素是队伍建设。第四章以形势分析为基础,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为重点,以提出对策思路为旨归。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中共电影宣传工作面临的国际、国内、党内形势;现存的问题及其根源;以及发展的路径。结语着重提出应树立科学的态度,掌握科学的方法,对中共电影宣传工作进行科学的理论研究和深入的实践探索,以增强中共的执政软实力,强化中共的执政合法性,巩固中共的执政地位,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意志,提高中共党建的科学化水平。
全部显示∨
绪论一 文献综述(一)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文献综述
(二)关于电影媒介的文献综述
(三)关于电影宣传工作的文献综述
二 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一)研究思路
(二)主要研究方法
四 研究重点难点、主要观点、创新之处及不足(一)重点和难点
(二)主要观点、创新之处及不足
第一章 从一般到特殊第一节 宣传思想工作的概念演进及其作用地位一 宣传思想工作的概念演变
二 宣传思想工作的作用及其地位
第二节 宣传思想工作传播媒介及其特点一 口语媒介及其特点
二 书写媒介及其特点
三 印刷媒介及其特点
四 广播媒介及其特点
五 影视媒介及其特点
六 网络媒介及其特点
第三节 电影宣传工作的一般功能一 传播学的视角
二 政治学、政治传播学的视角
三 组织传播学的视角
第四节 电影宣传工作的特殊功能一 为电影媒介“祛魅”
二 媒介特性的视角
三 艺术学的视角
四 接受美学的视角
第二章 从事业到产业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电影宣传工作(1932年—1949年10月)一 土地革命时期(1932年—1937年7月)
二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1945年8月)
三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1949年10月)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电影宣传工作(1949年10月—1976年10月)一 奠基——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年10月—1952年)
二 探索——“一五”时期(1953—1957年)
三 “高潮”——“大跃进”运动时期(1958—1960年)
四 调整——六十年代初期(1961—1965年)
五 停顿——“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10月)
第三节 改革开放时期中共电影宣传工作(1976年10月至今)一 复苏—创新—多元(1976年10月—1989年)
二 收缩—调适—整合(1990—2000年)
三 开放—转型—繁荣(2001年至今)
第三章 从实践到理论第一节 产品质量是根本一 质量与质量管理的相关理论
二 质量评定的标准
三 质量形成的博弈因素
第二节 党性原则是灵魂一 坚持党的领导
二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三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
四 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
五 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第三节 制度系统是保障一 制度系统的要素构成
二 改革体制结构
三 规范运行机制
四 建立制度体系
第四节 队伍建设是关键一 方针与原则
二 素质、能力与修养
三 体系化、制度化与工程化
第四章 从现实到未来第一节 形势分析一 国际形势:机遇与挑战
二 国内形势:新任务与新课题
三 党情变化:新情况与新问题
第二节 问题分析一 产品量丰质不高
二 产业链尚未成熟
三 主体建设亟待加强
四 法制保障缺位
五 国外市场拓展乏力
第三节 路径选择一 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二 加强制度系统建设
三 培养宏大的从业者队伍
四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