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主要参考文献一 原始资料1.《新青年》月刊1-9卷,1915-1922年。2.《新青年》季刊2卷,1923—1925年。3.《北京大学日刊》,1917—1919年。4.《每周评论》,1918—1919年。5.《新潮》,1919-1922年。6.《国民》,1919-1921年。7.《甲寅》杂志,1914—1915年。8.《学衡》杂志,1922—1933年。9.《努力周报》,1922—1923年。10.《安徽俗话报》,1904年。11.《竞业旬报》,1908年。12.《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13.《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14.《饮冰室合集》(12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15.刘师培:《国粹与西化——刘师培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16.《蔡元培全集》(7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17.《章士钊全集》(10卷),文汇出版社2000年版。18.《陈独秀文章选编》(3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19.《胡适往来书信选》(3卷),香港中华书局1979年版。20.《胡适全集》(44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21.《李大钊文集》(上下册),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22.《鲁迅全集》(1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23.《周作人文类编》(10卷),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24.《钱玄同文集》(6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25.《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26.《傅斯年全集》(7卷),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27.王忍之等编:《辛亥革命前十年时论选集》(3卷5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年版。28.丁守和主编:《中国近代启蒙思潮》(3卷),社会科学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29.张宝明、王中江主编:《回眸〈新青年〉》(3卷),河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30.《文学运动史料选》(5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31.《无政府主义思想资料选》(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32.《五四运动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33.《五四时期的社团》(4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版。34.《五四时期的期刊》(3集6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版。二 理论与论著1.[英]阿克顿:《自由史论》,胡传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2.[美]阿里夫·德里克:《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翁贺凯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3.[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董乐山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4.[美]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5.蔡少卿主编:《再现过去:社会史的理论视野》,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6.陈海文:《启蒙论——社会学与中国文化启蒙》,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7.[德]E.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8.[美]E.希尔斯:《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9.[英]F.A.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10.刘禾:《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纲要》,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11.[美]诺夫乔伊:《存在巨链——对一个观念的历史的研究》,张传有、高秉江译,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12.[美]欧文·白璧德:《卢梭与浪漫主义》,孙宜学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13.[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14.钱满素:《爱默生和中国——对个人主义的反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15.钱永祥:《纵欲与虚无之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16.沈卫威:《“学衡派”谱系——历史与叙事》,江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17.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18.汪晖:《无地彷徨:“五四”及其回声》,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19.许纪霖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20.许纪霖主编:《公共性与公共知识分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21.[俄]亚·勃洛克:《知识分子与革命》,林精华、黄忠廉译,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22.[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23.尤西林:《阐释并守护世界意义的人——人文知识分子的起源与使命》,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24.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25.余英时:《现代危机与思想任务》,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26.[美]詹姆斯·施密特编:《启蒙运动与现代性:18世纪与20世纪的对话》,徐向东、卢华萍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27.张宝明:《启蒙与革命——“五四”激进派的两难》,学林出版社1998年版。28.张宝明:《忧患与风流:世纪先驱的百年心路》,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版。29.张宝明:《自由神话的终结》,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30.张光芒:《启蒙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31.张光芒:《中国近现代启蒙文学思潮论》,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32.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33.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34.张灏:《危急中的中国知识分子》,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35.张玉法:《民国初年的政党》,岳麓书社2004年版。36.张育仁:《自由的历险——中国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史》,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37.郑大华:《晚清思想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38.郑大华:《民国思想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39.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40.赵立彬:《民族立场与现代追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41.郑也夫:《代价论——一个社会学的视角》,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42.郑也夫:《知识分子研究》,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43.赵园:《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44.[美]周明之:《胡适与中国知识分子的选择》,雷颐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45.朱国华:《权力的文化逻辑》,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46.[法]朱利安·本达:《知识分子的背叛》,孙传钊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47.朱学勤:《思想史上的失踪者》,花城出版社1999年版。48.朱学勤:《道德理想王国的覆灭》,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49.祝勇编:《知识分子应该干什么?》,时事出版社1999年版。50.邹小站:《章士钊社会政治思想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全部显示∨
张宝明,安徽蒙城人,历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河南大学副校长。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曾在《中国社会科学》《光明日报》《学术月刊》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摘编论文60余篇;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等出版社出版专著多部。
导论 世纪回眸:知识分子的启蒙历程一 启蒙的历史:20世纪前20年启蒙回眸与再现
二 历史的启蒙:20世纪后20年启蒙比照与反思
第一编 立人与启蒙
第一章 人的发现:思想史意义上的文学传统一 人的发现:五四新文学史实给定的启蒙基调
二 人之打造:文学倾向与政治意识的较量
三 人学传统:五四文学探源的启蒙意义
第二章 人之导向: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导师与学生一 共识:朦胧启蒙理念下的人意
二 歧义:启蒙导师的意念之差
三 走向:十字路口的历史选择
第三章 超人理念:知识分子在民主启蒙中的自尊与自卑一 三反:一个超人时代的到来
二 超人的渺茫:个人主义的困境
三 人力车夫:来自弱势群体的心理感应
第四章 因人而异:新青年派与学衡派的人学话语一 Humanism:人道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对峙
二 立人之道:自由意志与责任意识的颉颃
三 百年树人:人事之律与物质之律的紧张
第二编 文言与白话
第一章 民主意识与胡适“他们”、“我们”的白话两难心态一“他们”与“我们”的话语尴尬
二 民主意识与精英意识的紧张
三 自立与立人的启蒙两难
第二章 “文白不争”引发的历史悲情—— 从文化社会学的视角看现代性的两副面孔一 文化社会学:《新青年》引发的“文白不争”
二 “文白之争”:在自谦与自负两种气质之间
三 残酷的断裂: 现代性的两副面孔
第三章 历史悲情的扩张:世界语的吊诡一 通向大同的路径:世界语与乌托邦理想的升堂
二 “人造的理想”:世界语与现代性的吊诡
第四章 重建阶级秩序:1930年代文学大众化运动的内在动机一 农民文艺与革命文学之争: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确立
二 小资产阶级改造:文化领域统一战线的形成
三 文学大众化:阶级改造冲动下的语言乌托邦想象
第三编 思想与困窘
第一章 超越与回归:近代文化启蒙与中国古典传统一 国粹情结:以心入世的道德理想
二 力不从心:心力超拔的道德阐释
三 古典人文性情:自我膨胀的精神胜利法
第二章 新文化元典与陈独秀领衔的内圣外王思维模式一 超越与回归:新青年时代的思想症候
二 现代与传统:陈独秀领衔的启蒙潮流
三 求同与存异:同仁之间的思想互助
第三章 狱中自述与三位书生革命家的悲剧情怀一 自传:同是天涯沦落人
二 自述:秋风秋雨愁煞人
三 自勉:自将磨洗认今朝
第四编 话语与权力
第一章 唯新主义与五四新文学话语规则的确立一 唯新主义与五四文学的审择标准
二 启蒙心态与唯新主义的话语逻辑
三 审美价值与启蒙观念的颉颃对抗
第二章 思与言:中国近代思想文本的书写尴尬一 启蒙与表达:近代中国思想书写中的文学修辞
二 文学与思想:不同知识领域话语规则的对抗
三 觉悟与启蒙:关于中国近代说服式启蒙的思考
第三章 改良与革命:20世纪中国启蒙话语的再诠释一 启蒙与革命:两次逻辑命题的历史描述
二 弱势与强势:激进与保守的失衡
三 改良与革命:启蒙引导的两种现代路径
第四章 新青年派知识群体走向社会主义的心路历程一 巴黎和会:在公理与强权之间
二 劳工神圣:在体力与脑力之间
三 人道主义:在竞争与互助之间
四 马克思主义:在竞争与互助之间
第五编 自由与正义
第一章 从启蒙到革命:自由王国的道德引渡一 革命:来自道德理想彼岸的致命诱惑
二 道德:此岸与彼岸的逻辑贯通
三 自由:在此岸道德泛化中无地彷徨
四 道德理想主义的再造
第二章 自由与平等:我们离社会正义还有多远?一 无法化约的命题:一次必要的历史考察
二 必要的思想辨析:自由与平等之间
三 可怕的直线:谁来对普适性与国情论的吊诡负责?
第三章 自由、平等、博爱命运的世纪考察一 关键词:历史的自觉与自觉的历史
二 严复与孙中山:思想家与实行家
三 胡适与陈独秀:渐进氏与急进族
四 顾准与姚文元:低调的经验与高调的理想
五 观念词:消融在在野与野下的意识中
第四章 儒家传统与中国自由主义的前景——从中庸的视角出发一 思想界的自由动向
二 儒家思想与自由主义对接的可能性
三 打捞中庸:传统资源里的一枚人文古币
四 中庸之道的现代诠释
五 自由追求者的精神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