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中国城市智慧低碳发展报告2014》是基于中国城市当前严峻的空气污染形势和节能减排降碳压力而推出的又一力作,它凝结着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以及湖南工业大学、全球低碳城市联合研究中心各位专家学者的集体智慧和辛勤汗水。报告总体框架、主题与指导思想由潘家华研究员和王汉青教授敲定,主题篇由梁本凡研究员、周跃云教授和张陶新教授执笔,经潘家华和王汉青修改、补充并最终定稿。综合篇与专题篇各章分别由课题组成员拟出写作提纲,集体研讨后由各章作者们负责执笔完成。案例篇各章由课题组成员结合各自在案例城市的研究实践,分头主笔完成。数据集中的指标计算由梁本凡研究员、朱守先博士、张陶新研究员、张旺博士等完成。数据收集与处理工作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陈梦玫同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城环所齐国占助理,以及湖南工业大学研究生王慧明、李重、符攀超、熊勇、陈肖胤、江嫚、舒懿、徐亚娟、金蓉、李凌云、钟海洋等同学完成。大事记由湖南工业大学研究生丁艳、舒懿整理。梁本凡研究员和周跃云教授对全书进行了总纂,刘建文教授、张旺博士协助统稿。其余各章的责任作者分别为:第一章张陶新、曾熬志,第二章王友良、曾红元、卫旭方,第三章张公武、杜乐、袁瑞佳,第四章张旺、潘雪华、谢世雄,第五章梁本凡、朱守先、张陶新、张旺,第六章张旺、邹毓、周海燕,第七章袁莉、徐沙、卫旭方,第八章刘建文、周跃云、罗青、刘岳林、贾志飞、刘斌、杨琳芳,第九章刘建文、卫旭方,第十章刘建文,第十一章付峥嵘、庄佳欣,第十二章寇广孝、蔡玲玲,第十三章王汉青、肖凌云,第十四章孙晓、卢祥江、武宇龙、刘永彬,第十五章谭超毅、王孟孟、夏小倩,第十六章刘建文,第十七章刘建文、谷青、谭书佳,第十八章刘建文、袁瑞佳,第十九章李昊、熊勇。《中国城市智慧低碳发展报告2014》作为连续出版发行的系列科研成果,其数据的采集,指标的测算,报告的编写与成果的出版发行,得到了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发改委宏观低碳发展战略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国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培育项目的大力支持,是上述项目的中间或派生成果。由于我国各地差别很大,情况复杂,可以找到的数据不全,口径不一,加上城市本身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与改革情境之中,为它构建一套成体系的评价数据与指标的难度不可想象。正因为如此,这项工作才显示出它具有特别的重要意义与现实意义。当然,问题也会不少。在此,我们对支持本项目的上述单位,参与本项目的全体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我们也欢迎各位读者来信来电,给我们的研究工作提出宝贵意见。梁本凡2014年6月8日
全部显示∨
周跃云 湖南工业大学教授,湖南工业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院长,长株潭两型社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硕士生导师。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湖南省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南省环洞庭湖社会发展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湖南省社科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评审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城乡规划、低碳经济、资源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等。
全部显示∨
摘要
ABSTRACT
序言
理论篇第一章 生态文明下的城市智慧低碳发展
第二章 生态文明社会低碳伦理理论框架的构建
第三章 中国产业绿色转型发展研究
第四章 中国服务业能耗与碳排放的关联和脱钩分析
第五章 中国城市低碳发展指数与发展状况评价
第六章 中国城市低碳发展的资金和技术支撑机制研究
第七章 中国城市碳排放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第八章 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碳排放统计系统研究
技术篇第九章 建设智慧低碳城市的理论与对策研究——以株洲市为例
第十章 生物质水煤浆制浆燃烧集成系统碳减排评价分析
第十一章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低碳工艺研究
第十二章 有机热载体技术及其进展
第十三章 低碳建筑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第十四章 变频恒压供水低碳节能技术及应用
案例篇第十五章 大学校园建筑节能系统优化研究——以湖南工业大学为例
第十六章 废弃物资源化协同处理处置集成技术及其应用
第十七章 台湾地区低碳农业生态发展模式及其海峡两岸低碳农业合作进展
第十八章 利乐包装废弃物回收与资源化利用
第十九章 国外低碳小城镇发展模式与趋势探讨
数据集一 2011年中国234个城市低碳发展数据汇总
二 2011年中国234个城市低碳发展数据排序
三 2010年中国234个城市低碳发展数据汇总
四 2010年中国234个城市低碳发展数据排序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