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特邀编辑委员会Guest Editorial Board(按姓氏字母顺序)陈渊泉(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Matthew Che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Diego)郑锦全(美国伊利诺大学)Chin-Chuan Cheng(University of Illinois,Champaign-Urbana)薛凤生(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F.-S.Hsueh(Ohio State University)李艳慧(美国南加州大学)Audrey Li(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戴浩一(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James H.-Y.Tai(Ohio State University)汤廷池(台湾国立清华大学)Ting-Chi Tang(Taiwan National Tsing-Hua University)丁邦新(美国伯克莱加州大学)Pang-Hsin Ting(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王士元(美国伯克莱加州大学)Williams S.-Y.Wang(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徐烈炯(香港理工学院)Liejiong Xu(City Polytechnic of Hong Kong)
全部显示∨
译者简介许德宝 天津市人。1978年就读于太原师范学院中文系,1982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史古代汉语音韵专业研究生,学习文字、音韵、训诂等,1985年获硕士学位;同年赴美,就读于伊利诺大学(Urbana-Champaign)语言学系,1988年获语言学硕士学位,1991年获理论语言学博士学位;同年受聘于纽约州汉密尔顿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教授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汉语史等课程,历任助教授、副教授、正教授、伦纳德·C.佛格森讲座教授(Leonard C.Ferguson Chair Professor)和东亚语言文学系主任(2000— )至今。2015年1月起为澳门大学中文系特聘教授。现任美国《科技与中文教学》期刊主编、《美国科技与中文教学丛书》主编、美国科技与中文教学协会常任理事会主席(会长),曾任美国中文教师协会理事、美国中文教师协会会刊特邀主编、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文学院讲座教授等。1993年与黄正德共同主编《当代语言学理论丛书》(第一版,八种),2004年起再版《当代语言学理论丛书》(第二版,十二种)。著有《北京话三声变调—音系与句法的交叉研究》(博士论文,1992)、《汉语音系的生成研究》(学术出版社,纽约,2001)、《生成音系学——理论及其应用》(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2004)、《简明语言学史》(合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2004;台湾文鹤出版有限公司,2000)以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多媒体教科书多种,并发表有汉语音系学、汉语历史语言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论文等。主要研究方向是音系学理论、汉语音系学和电脑科技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应用。胡明亮 1955年出生于山西太原,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语言学博士,曾先后在佛罗里达大学、博敦大学、康州学院等任汉语教师。2002年回国后,先后在山西大学和岭南师范学院工作至今。曾于2009—2010学年赴印度尼西亚任教。长期从事英语和汉语的教学与研究,著有《海外杂感集》、《语言思索集》、《语篇衔接与翻译》,翻译《心理学的诡计》,参译、编写《语言学简史》和《汉英语言对比概论》等。冯建明 1978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82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史语法专业研究生,1985年获硕士学位。同年留校。1986年起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1995—1996年任教于新罕布什州(New Hampshire)达木斯(Dartmouth)文理学院,教授汉语。1997年回国,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教授。发表有汉语语法等论文多篇。主要研究方向是汉语语法史、汉英语法的比较研究、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等。
全部显示∨
第一章 引论
第二章 希腊
第三章 罗马
第四章 中世纪
第五章 文艺复兴时期及其以后
第六章 现代时期的前夕
第七章 19世纪
第八章 20世纪:第一个时期
第九章 20世纪:第二个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