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反弹琵琶——全球化背景下的敦煌文化艺术研究

纸书售价: 36.0 纸书定价:¥45.0 电子书售价: 18.0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全部显示∨

目录

第一编 全球化与美学敦煌
第一章 全球化背景下的敦煌文化、艺术和美学
一 敦煌石窟艺术既是中华传统艺术的典范,又是全球交往和全球化的产物
二 敦煌艺术既是继往开来的典范,又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化全球”①的先声
三 美学敦煌是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强势话语
第二章 感悟敦煌艺术
一 艺术哲学,对人的存在状态的理性触摸
二 现代哲学趋向,艺术哲学研究的新视域
三 敦煌艺术哲学——对敦煌艺术“无底之底”的探索
四 全球化背景下敦煌艺术的魅力
第三章 敦煌艺术史论要
一 对敦煌艺术史研究已有成绩的看法
二 对敦煌艺术史研究已有成绩逻辑结构的分析
三 对有关史的研究方法的思考
四 敦煌艺术精神:贯穿敦煌艺术史研究的主线
五 敦煌艺术史研究中的涅槃、菩萨、天国及飞天
第四章 论敦煌壁画中的格式塔优化现象
一 敦煌壁画中的“视觉中心”优化现象
二 敦煌壁画中的“视觉平衡”优化现象
三 敦煌壁画中的“视觉组合”优化现象
四 小结
第五章 从《敦煌歌辞》中乐妓形象看中古时期中国文化审美价值体系的多元化态势
一 乐妓行业的兴盛为作者提供了多样的审美思维
二 乐妓形象的生动显现了审美观念的多样性
(一)与良家妇女相似的闺怨情结
(二)夸耀美色与央媒思嫁的女儿姿态
(三)情书或男女相恋火爆场面的生动展现
(四)爱恨交加的情绪和对乐妓命运的慨叹
三 开放的文化土壤是审美价值体系形成的基础
第二编 全球化背景下的敦煌艺术再生问题研究
第一章 全球化背景下的敦煌艺术再生问题研究
一 敦煌艺术再生的意义
二 敦煌艺术再生的机制
三 敦煌艺术再生问题研究的视域和焦点
第二章 艺术的再生:敦煌艺术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命题
一 希腊艺术:自由和理性精神的“再生”
二 敦煌艺术:“佛”,作为艺术符号的“再生”
三 敦煌艺术终结了吗?
第三章 敦煌艺术影视传播之可行途径论略
一 影视传播与敦煌艺术再生
二 敦煌艺术影视传播现状
三 敦煌艺术影视传播之可行途径
第四章 论敦煌再生舞台艺术创作思维的嬗变
一 重现东方艺术瑰宝神韵——文化遗产研究同艺术创作联姻
二 破译文化瑰宝——从“文化冰箱”中获取敦煌舞台艺术创作理论基础
三 开拓·创新·走向世界——让艺术思维插上飞翔的翅膀
四 小结 发展·融和——拓展新的艺术平台
第五章 从舞乐、影视创作谈敦煌艺术再生的继承与创新
第六章 论敦煌艺术再生过程中的视听化问题
一 敦煌艺术视听化再生取得的实绩
(一)开创了敦煌艺术体系
(二)扩大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三)成功开拓了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播的新途径
(四)创造了巨大的商业价值
二 敦煌艺术视听化转变中的缺失
(一)价值模糊化
(二)选择的偏向性
(三)民族传统精神和佛教精神的游离与失落
三 敦煌艺术全面、深入的现代再生
四 小结
第三编 敦煌艺术的美学精神与宗教意蕴
第一章 原生敦煌艺术——壁画中的美学精神
一 在与西方艺术的比较中看敦煌壁画的美学精神
(一)飞天的自由精神
(二)宗教氛围中的理性精神
二 在与中国本土艺术的比较中看敦煌壁画的美学精神
(一)有别于中原本土审美文化的特点
(二)慈悲精神
第二章 敦煌舞的创造及其意义
一 敦煌艺术的再生
二 敦煌舞蹈从壁画中再生
第三章 再生敦煌艺术中的美学精神
一 包容精神
(一)文化方面
(二)艺术方面
二 超越精神
(一)主题上由礼佛到赞人的转变
(二)动态的舞蹈对静态的壁画舞姿的超越
(三)艺术风格方面
三 创新精神
(一)艺术形式方面
(二)表现技法方面
四 小结
第四章 论敦煌艺术与宗教意蕴
一 敦煌艺术再生的相关概念
(一)敦煌艺术的概念
(二)敦煌艺术的再生
二 敦煌艺术再生的研究背景和现状
三 宗教意蕴之于艺术和审美
四 敦煌艺术再生的种类
(一)敦煌舞
(二)绘画摹本作品
(三)影视传播
(四)文化艺术品
(五)商标
第五章 敦煌乐舞、绘画艺术再生的宗教意蕴
一 原生敦煌乐舞艺术与再生敦煌乐舞艺术
(一)原生敦煌乐舞艺术
(二)从敦煌乐舞艺术再生的代表作品分析其宗教意蕴
二 敦煌绘画艺术再生的宗教意蕴
(一)敦煌绘画艺术概况
(二)敦煌绘画再生艺术的宗教意蕴
第六章 宗教意义消弭背景下的敦煌艺术再生
一 现代语境中的敦煌艺术再生
(一)宗教意义的消弭
(二)宗教艺术面临的困境
二 敦煌艺术再生的哲学思考
(一)敦煌再生艺术的永恒之魂:慈悲
(二)敦煌再生艺术的永恒之美:自由
三 小结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