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明代小说总论
第一节 明代小说的发展轨迹
第二节 明代小说横向胜揽
一 历史演义小说
二 英侠传奇
三 幻化神魔小说
四 长篇传记
五 抒写爱情
六 宫闱秽史类
七 状丑摹俗类
八 猥亵实录
九 各类短篇
第三节 明代小说的总体特征
一 史传性
二 神奇色彩
三 动态中的曲折美
四 师戒作用
第二章 文言短篇小说
第一节 瞿佑和《剪灯新话》
第二节 《剪灯余话》与《觅灯因话》
一 《剪灯余话》
(一)爱情的悲喜剧
(二)借鬼怪仙狐荒诞幻化的故事表明作者某种见解,或宣传因果报应
(三)一篇以特殊形式写成的小说,即《至正妓人行》并序
二 《觅灯因话》
(一)以循环报应的观念惩恶扬善
(二)刻画了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
(三)作者借作品中人物之口表达与众不同的观点
第三章 罗贯中和《三国志通俗演义》(上)
第一节 历史演义小说的形成
(一)历史演义小说对史著的依存关系
(二)历史演义小说和元代讲史平话有直接的继承关系
(三)历史演义小说和元代历史戏曲的发展分不开
(四)历史演义小说的出现与明代的科技商业发展有关
第二节 罗贯中生平及作品
第三节 《三国志通俗演义》的版本
第四章 罗贯中和《三国志通俗演义》(下)
第一节 《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思想内容
第二节 《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人物形象
一 曹操
二 诸葛亮
三 刘备
四 关羽
五 张飞
第三节 《三国志通俗演义》的艺术成就
一 从人物性格的互相衬托中刻画人物形象
(一)对“的卢马”的态度
(二)对“立谁接替荆州牧”的态度
(三)对“是否要趁曹军北伐之机袭击许昌”的看法
(四)二人之间的关系
二 情节设置符合人物性格发展的必然逻辑
三 让人物在尖锐的矛盾中或独特的场景中行动
第四节 《三国志通俗演义》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五章 施耐庵和《水浒传》(上)
第一节 施耐庵的生平
第二节 水浒故事的演变
第三节 《水浒传》的版本
第六章 施耐庵和《水浒传》(下)
第一节 《水浒传》的思想内容
第二节 《水浒传》的人物系列
一 宋江
二 林冲
三 鲁智深
四 武松
五 李逵
六 晁盖
七 吴用
八 杨志
九 花荣
第三节 《水浒传》的艺术特色
一 从比较中表现人物特征
二 在不同的矛盾发展中,刻画人物性格
三 擅长以白描手法铺陈特定场面
四 采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相同事物,富于新鲜感和独创性
第四节 《水浒传》对后世的影响
第七章 熊大木、余邵鱼及其小说
第一节 《唐书志传》和《全汉志传》
第二节 《南北宋志传》和《大宋中兴英烈传》
第三节 余邵鱼和《列国志传》
第八章 话本小说
第一节 话本小说的特点
第二节 洪楩和《清平山堂话本》
第三节 熊龙峰刊四种小说
第九章 吴承恩和《西游记》(上)
第一节 吴承恩生平及作品
第二节 《西游记》故事的形成和版本
第十章 吴承恩和《西游记》(下)
第一节 《西游记》的思想内容
第二节 《西游记》的主要人物形象
一 孙悟空
二 猪八 戒
三 唐僧
第三节 《西游记》的艺术特色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一 《西游记》是一 部充满神奇色彩的小说
二 成功的细节与心理描写使神奇人物愈加真实丰满
三 幽默、诙谐、风趣的喜剧风格
(一)严肃的气氛中插入轻佻的举止
(二)危难情况下插入玩笑
(三)紧张的战斗中掺以戏谑笑声
四 情节曲折,一 波未平,一 波又起
第十一章 公案小说
第一节 有关包公断案的小说
第二节 《海刚峰先生居官公案传》
第三节 《皇明诸司廉明奇判公案传》和《名公案断法林灼见》
第十二章 万历年间流行的几部小说集
第一节 六部集子的版本及编辑形式
第二节 中篇文言小说
第三节 文言短篇小说摭粹
第十三章 《金瓶梅》
第一节 《金瓶梅》的版本及作者
第二节 《金瓶梅》中的人物形象
一 西门庆
二 潘金莲
三 李瓶儿
四 应伯爵
第三节 《金瓶梅》的艺术特色及其历史地位
一 题材和描写手法的创新
二 《金瓶梅》是一 部讽刺意味深长的小说
(一)借人物之间互相戏谑进行嘲笑讽刺
(二)内外对照进行讽刺
(三)言行对照产生讽刺效果
(四)在前后不同的情境中,凸显同一人物前后矛盾的举止
(五)借助韵文直接进行讽刺
三 从日常生活细节中刻画人物性格
(一)为人物设计活动场所,精心细致地进行描叙
(二)细腻地描写人物的衣着打扮及家什器皿
(三)细针密线钩织成一个网状剖面
(四)常常从人物的一言一行、一笑一颦中达到发隐摘伏的目的
四 《金瓶梅》独特的审美作用
第十四章 万历年间的长篇小说(上)
第一节 《英烈传》、《承运传》、《续英烈传》
一 《英烈传》
二 《承运传》及《续英烈传》
第二节 《于少保萃忠全传》与 《杨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义》
一 《于少保萃忠全传》
二 《杨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义》
第三节 《西汉演义》和《东汉演义》
一 《西汉演义》
(一)善于铺陈场面,在场面描写中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心灵
(二)在矛盾斗争中采用对比的方法,刻画各方主要人物
(三)这部小说与其他历史演义小说比较,显示出更多的神奇色彩
二 《东汉演义》
第四节 《东西晋演义》
第十五章 万历年间的长篇小说(下)
第一节 《封神演义》和《西洋记》
一 《封神演义》
(一)主要内容及思想倾向
(二)艺术形象
二 《西洋记》
第二节 邓志谟及其小说
第三节 四游记
第四节 几部神佛传记小说
第十六章 冯梦龙和“三言”(上)
第一节 冯梦龙的生平
第二节 冯梦龙的著作
一 经冯梦龙改编、增补、创作的长篇小说
二 短篇白话小说
三 笔记小品集
四 诗、词、散曲及民歌
五 时文、政文、类书及研究论著
六 戏曲传奇
第三节 冯梦龙的政治见解与文艺观点
一 卓有见地的政治见解
(一)一贯主张贤明政治,简政轻赋,与民休息
(二)冯梦龙反对阉宦,同情东林党人
(三)他坚定地拥护明王朝的统治,反对李自成起义,反对清兵入主中原
二 独到的文艺观点
(一)主张文学要“情真”
(二)提倡文艺贵在创新,不落俗套
(三)重视文学的教育作用
第十七章 冯梦龙和“三言”(下)
第一节 “三言”的版本
第二节 “三言”的题材和人物
第三节 “三言”的艺术加工及艺术特色
一 “三 言”的艺术加工
(一)将文言改成语体
(二)依据基本素材进行再创造
(三)作文字上的修改,把原作品有疏漏或不够严密之处,加以增补、改编,使其更合情合理、更富有文采
二 “三 言”的艺术成就
(一)人物形象丰满、生动,人物心理刻画趋向真实、细腻
(二)“三言”和戏曲关系至为密切,浓重的戏剧性便是它显著的艺术特色之一
(三)从小说发展的历史来看,“三言”的语言臻于成熟
第十八章 凌濛初与“二拍”
第一节 凌濛初及其文艺观
一 凌氏主张从日常生活中写“奇”
二 凌濛初主张小说创作要“真与饰”、“实与赝”结合
三 凌濛初主张小说创作要抒发作家的情感
四 他重视小说的劝诫和娱乐作用
第二节 “二拍”的版本及思想剖析
一 官盗同类的思想
二 无情地揭露科举制的黑暗
三 明确的、直率的谴责理学家朱熹
四 凌濛初主张男女平等,婚姻自主
五 许多作品反映了商人四 处奔波营利的生活,肯定了商人的聪明才智和冒险精神
六 无情地抨击社会上坑蒙拐骗、奸贪伪诈的窳败风气
第三节 “二拍”的艺术特色
一 结构内在联系严谨、故事性强
(一)因果关系
(二)相似关系
(三)反差关系
(四)比较关系
(五)连带关系
(六)虚实关系
二 《二 拍》中具有首创性的人物形象
三 “二 拍”的神奇色彩
(一)神奇的人物
(二)神奇的境界
(三)神奇的情节
第十九章 陆氏兄弟及《型世言》
第一节 陆氏兄弟生平
第二节 《型世言》
第三节 《辽海丹忠录》和《魏忠贤小说斥奸书》①②
一 《辽海丹忠录》
二 《魏忠贤小说斥奸书》
第二十章 明末长篇小说(上)
第一节 《隋炀帝艳史》与《隋史遗文》
一 《隋炀帝艳史》
二 《隋史遗文》
第二节 方汝浩的三部小说
一 《禅真逸史》
二 《禅真后史》
三 《东度记》
(一)《东度记》是一部直接的、明确的宣传佛教思想的小说,堪称一部通俗的释家教科书
(二)《东度记》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为全书的精髓
(三)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
(四)采用串珠式的结构方式
(五)善于运用象征手法
第三节 有关魏忠贤的四部小说
第四节 《醋葫芦》和《醒世姻缘传》
一 《醋葫芦》
(一)男女主人公的性格相得益彰
(二)《醋葫芦》是当时社会的一面镜子,描摹了社会各色人等
(三)《醋葫芦》具有诙谐幽默的风格
二 《醒世姻缘传》
第二十一章 明末长篇小说(下)
第一节 《孙庞斗志演义》和《韩湘子全传》
一 《孙庞斗志演义》
二 《韩湘子全传》
第二节 钟惺以及四部和他有关的小说
第三节 《镇海春秋》和《平虏传》
第二十二章 明末中短篇小说
第一节 明末中篇小说
一 反映了明末日趋窳败的社会风气
二 歌颂了自由的爱情
三 善于从对比中刻画人物形象
四 绝妙的讽刺
第二节 明末短篇小说之一
一 官吏贪赃枉法、欺诈拐骗成为普遍的现象
二 反映了家庭矛盾、家庭争斗以及家庭内部互相残害的种种情景
三 描写了农民的辛勤和艰苦
四 作者从不同角度,颂扬了忠臣、孝子、烈女、节妇、侠士
第三节 明末短篇小说之二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备案序号: 京ICP备05032912号-1 地址: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邮编:10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