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本书基于笔者20年教学实践,以对“教学改革”、“理念创新”和“教学模式”概念的厘定为楔入点,立足于“五个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相结合”、“选修课教学改革与必修课教学改革相结合”、“本科生教学改革与硕士生教学改革和博士生教学改革相结合”、“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阐释在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教学中构建的“一主三线梯级型教学模式”、“导/研究/协调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RMSD教学模式”、“研究型—开放式—动态性社会实践模式”、“参与式—体验式教学实践模式”、“多元化教学模式”的生发原则、学理依据、操作程式、意义功能,并就其中重要问题做个案研究。众所周知,重科研而轻教学、重科研成果而轻教改著述,是当下中国大学评价体系中普遍存在的思想倾向。由这根倾斜的指挥棒所规约的教育导向,既遮蔽了大学的特色,以及大学与研究所的差异,又使诸如笔者一般20余年对教学改革念兹在兹的实践者犹如涸辙之鲋。因此,在本书即将付梓之际,笔者的心情可谓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如若择其要者,摭拾其中能够聊以自慰的几味,恐怕非下面两个视阈莫属:其一,天下之势,以渐而成;天下之事,以积而固。因此,即使是跛鳖之辈,只要人一己百,也终究会跬步千里。其二,虽然寸草春晖,但报本反始和披心相付,却始终是笔者一贯恪守的为人之道。因此,面对这册小书,眼前浮现出无以计数的曾经给予笔者帮助启迪和沦肌之教的师长、领导、亲朋、同仁们。或许会挂一漏万,但笔者还是想借此机会表达自己心虔志诚的谢意。感谢国家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的徐维凡副司长。在两年一次的“全国理工农医科院校博士生教学模式研讨会”上,以及“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培训班”和相关的座谈会上,他不仅对包括笔者在内的一线教师的意见倾耳而听,而且多次做有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报告,使笔者大开眼界。感谢中国人民大学终身荣誉教授黄顺基先生。他给笔者发来的关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及由他亲自为这份纲要所撰写的《素质教育基本目标与实施途径》一文,对笔者的教学改革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此外,笔者能够参加全国博士生统编教材《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编写,也归功于黄先生的鼎力推荐。感谢资深教育专家哈尔滨工业大学高教研究所的赵汝祥教授。他的多次讲座和亲自指导,让笔者受益匪浅。他就教学改革问题提出的许多建设性意见,令笔者心悦诚服。感谢黑龙江大学原副校长曹林教授,他对笔者的鼓励和支持,让笔者感受到前辈对后人的拳拳之心和殷殷希望。感谢哈尔滨师范大学副书记、副校长王忠桥教授,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党委书记、黑龙江省名师刘忠孝教授。在大学时,是他们给我安排了哈尔滨师范大学演讲协会主席这个角色,使我有了更多的为做教师准备条件的锻炼机会。时至今日,他们一如既往慷慨鼓励和支持笔者。感谢牡丹江师范大学校长、时任哈尔滨师范大学副校长的修朋月教授,以及时任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的王玉琢教授。是他们为笔者安排了省级、校级不同层次的公开观摩课,并筹办多个由笔者做主题发言的“教学改革经验交流现场会”,为笔者搭建了广阔的施展舞台。感谢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董浩副主任。在任黑龙江省教委主任的1994年,他与黑龙江教育杂志社社长、时任黑龙江省教委高教处副处长的张桥一起,提议以笔者在“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经验交流及黑龙江省优秀教学工作者表彰大会”的发言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省优秀教师巡回报告团”,在省内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巡回报告,使笔者有机会在十多所高校推介自己当时致力以赴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感谢哈尔滨工业大学科技史与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时任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的博士生导师姜振寰教授。在素不相识的情况下,他能出以公心地奔走斡旋,使笔者于2000年初顺利以人才引进方式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有了从事教学与科研的更高的平台和更恢弘的空间。感谢李生教授。在他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期间,在听到博士生对笔者课程的评价后,微服私访,悄无声息地走进笔者的课堂。除了对笔者进行鼓励外,他还幽默地戏称“听课之前,还以为徐老师是一位五六十岁的老教师呢”,令笔者感觉很是亲切。感谢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郭大成教授。在其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期间,礼贤下士,不止一次地在学校和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的有关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会议上,用许多溢美之词对笔者的教学和科研给予肯定,大大增加了笔者改革的信心。感谢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书记王树权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崔国兰教授。他们不止一次地深入基层,到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听取包括笔者在内的有关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汇报,并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建设进行指导。感谢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威海分校校长李绍滨教授。他不仅了解、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而且还很务实地帮助笔者解决了在课程建设中遇到的许多实际困难。他现场办公处理问题的许多情景,笔者至今犹然在目。感谢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周玉教授与孙和义教授。在教学成果和校教学创新团队的鉴定和评审中,他们对笔者主持构建的“RMSD教学模式”、“研究型—开放式—动态性社会实践模式”、“参与式—体验式教学实践模式”均提出许多中肯而宝贵意见,使笔者受益匪浅。感谢哈尔滨工业大学教务处处长李旦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齐晶瑶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沈军教授。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为一线从事教学改革的教师做了许多务实而有效的工作。无论是在教学改革课题的申报上,还是在各种教学成果的总结上,总是提早安排、精心策划。为了支持笔者主持建设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增加学时。感谢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原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丁雪梅教授,以及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宋平副处长。无论是围绕博士生课程“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构建“一主三线梯级型教学模式”,还是围绕硕士生课程“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研究”与“中国科技思想史”构建“导/研究/协调三位一体教学模式”,都得到她们提供的多方帮助。不仅如此,丁雪梅教授还就本科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提出许多有价值的意见。感谢黑龙江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处的裘杰处长、哈尔滨医科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史也夫教授。由于他们的鼓励和鼎力支持,使笔者有幸成为黑龙江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处主持编写的“新四门”案例教材之一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案例教材》的主编之一。感谢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姜相志教授、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法与经管学院院长徐晓峰教授、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周东启教授、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姜树卿教授、哈尔滨理工大学马列教研部主任李庆华教授。由于他们的充分认可,使笔者所在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组才得以跻身于教学创新团队的行列。感谢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杨韬教授。如果没有他的恳谈和催促,或许笔者还没有勇气写出这册教改专著。此外,为了确保本书顺利出版,他还专门赴京联系出版事宜,令笔者很是感动。感谢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党委陈松书记。无论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上,还是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上,他都曾给予笔者大力支持。感谢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付丽教授。在“新四门”启动过程中,以及课程后续建设中,她都做了大量工作。诸如,带领课程负责人到教育部和北京著名高校调研,使哈尔滨工业大学成为试点学校。感谢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叶平教授。在博士生课程“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教学中,叶平教授与笔者互相支持、默契配合,使课程既受学生欢迎,又在国内产生广泛影响。感谢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王跃新教授,《科学时报》主任记者张好成老师,天津古籍出版社、《历史教学》杂志社倪金荣老师,黑龙江日报社高级记者、记者部王白石主任,《继续教育研究》主编、哈尔滨师范大学张桂兰教授等。在笔者发表教学改革论文的过程中,他们提供了许多真诚的帮助。感谢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张德旺教授、商桂珍教授、宋庆贵副教授。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启动初期教师严重匮乏之时,他们不计个人得失,克服身体不适、工作量超负荷等多重困难,毅然承担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工作。时至今日,宋庆贵老师依旧是此课的主讲教师之一。感谢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政史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的孙艺年老师、赵爱伦老师、黄进华博士。在课程建设和相关教学模式的构建中,他们与笔者通力协作,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尤其是在中国近现代史数字资料库的建设中,黄进华博士做了大量工作。目前,孙艺年、赵爱伦分别是吉林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的正式博士生。预计两年内,本教学创新团队将实现博士化。感谢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解保军教授、孟祥宇老师、吴微微博士、姚永利博士在课程建设方面给予笔者的大力支持。也难忘为了学科建设,解保军教授、吴微微博士与笔者连夜赴京,凌晨两点钟还在寻找宾馆的艰辛。感谢哈尔滨工业大学教务处的陈复光老师、王桂伟老师、杨华静老师,以及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的李艳老师、李晓静老师、程雪松老师、尼世伟老师、刘滨蓉老师。他们或上通下达,或提供资料,为笔者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必要的信息保障和研究条件。感谢耐心聆听我在三尺讲台上授课的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们,他们与我在课内外的互动与交流,不仅让我切入骨髓地理解了“教学无限”和“教学相长”之道,而且也使本书的种种理念得以厘清。学海无涯,生而有限。尽管笔者敬畏并诉求教学活动的拔新领异,但遗珠于外和奉敝为珍之弊依旧在所难免。因此,真诚地希望方家读者不吝赐教。徐奉臻2009年2月26日于哈尔滨南岗区寓所
全部显示∨
第一章 序言一 概念及其关系:教学改革/理念创新/教学模式
二 20余年从教之路回眸:一个简短的勾勒
第二章 “一主三线梯级型教学模式”的构建一 课程描述:“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二 关键词释读:一主/三线/梯级型
三 六个不同于:“一主/三线/梯级型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
四 “一主/三线/梯级型教学模式”的学理依据
五 “一主/三线/梯级型教学模式”的路径功能
六 “马克思主义”:课程理论主线之诠释
七 动态性—常规化:“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考试体系
第三章 “RMSD教学模式”的构建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RMSD教学模式”释读
二 R(Revolution)/M(Modernization):教学内容的革命/现代化路径
三 S(Specialization):教学过程的专题化运作(一)“基础课专题化”的必要性
(二)“基础课专题化”的操作路径
(三)“基础课专题化”的合理性
四 D(Diversification):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形式(一)问卷式调研法
(二)回溯提升教学法
(三)问题引领式教学法
(四)名篇名著导读法
(五)案例教学法
五 “研究型—开放式—动态性社会实践模式”的构建(一)“研究型—开放式—动态性社会实践模式”的动因意义
(二)“研究型—开放式—动态性社会实践模式”的框架路径
(三)“研究型—开放式—动态性社会实践模式”的特点功能
(四)“研究型—开放式—动态性社会实践模式”的操作建议
(五)“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手册
六 “参与式—体验式教学实践模式”的构建(一)四个衔接:“参与式—体验式教学实践模式”的诉求
(二)“参与式—体验式教学实践模式”的程式与原则
(三)“参与式—体验式教学实践模式”的功能分析
七 构建“RMSD教学模式”面临的四对关系及其解决对策(一)“纲要”与中学中国近现代史的关系及解决对策
(二)“纲要”与世界近现代史的关系及解决对策
(三)“纲要”与大学本科专业历史的关系及解决对策
(四)“纲要”与“概论”课程之间的关系及解决对策
八 累加式—发散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考试体系(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之“累加式”考试框架
(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之“发散型”试题示例
第四章 “导/研究/协调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构建一 导师之“导”:如何导?
二 研究生之“研究”:如何凸显“研究”?
三 “协调”:研究生培养之各种关系形态(一)主体关系:“教”与“学”之相生相长
(二)博约权重:“树木”与“树林”之关怀互现
(三)培养环节:“课堂教学”与“论文写作”之互以为缘
(四)目标定位:“知识生产”与“人格生产”之双重诉求
四 研究型—发散式:硕士研究生课程考试体系
第五章 “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一 框架勾勒:多元化教学模式
二 史学理论多元化个案:群体心理历史学(一)“群体心理历史学”的定位与学理路径
(二)“群体心理历史学”的功能及方法论
(三)“群体心理历史学”的意义与学科价值
三 “教学方法多元化”之盘点
四 “教学内容多元化”之尝试(一)时代性:沟通历史与现实/衔接中国与世界
(二)客观性:传统史学与政治文化史学相结合
(三)教化性:热点/难点/疑点问题专题讲座
五 内容/方法多元化个案:纵横双向多维整合(一)纵横双向多维整合的必要性
(二)纵横双向多维整合的特点与方法
(三)纵横双向多维整合的视阈或论域
六 口试—讨论式:“世界近代史”课程考试体系
七 附录:《史海清如许 源头活水来——记徐奉臻》
第六章 关于“第二课堂”与选修课教学一 “第二课堂”和选修课教学活动盘点
二 “第二课堂”和选修课教学的特点与功能
第七章 教学科研成果一览一 教学科研课题一览
二 教学科研著论一览
三 教学科研获奖一览
后记
该书无电子版哦,想阅读点购买纸书吧,现在还在打折喔(⊙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