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自然灾害与社会易损性

纸书售价: 28.8 纸书定价:¥36.0 电子书售价: 14.4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全部显示∨

全部显示∨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 自然灾害及其社会易损性研究的由来
(一)自然灾害
(二)灾害的社会易损性研究的由来
二 灾害的社会易损性研究现状
(一)国外自然灾害易损性研究的现状
(二)国内自然灾害易损性研究的现状
三 灾害社会易损性的研究意义
第二章 灾害社会易损性的研究方法
一 社会调查与描述
二 点与面相结合的评估分析
三 主成分、因子分析法
(一)主成分分析法
1.主成分分析方法的原理
2.主成分分析的计算步骤:
(1)计算相关系数矩阵
(2)计算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二)因子分析法
1.因子分析法原理
2.因子分析基本步骤
四 层次分析法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2.构造判断矩阵
3.层次单排序
4.层次总排序
5.一致性检验
五 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与应用
(一)3S技术简介
1.遥感技术(RS)
2.地理信息系统(GIS)
3.全球定位系统
(二)3S技术的结合
六 社会综合评判的数学方法
(一)人工神经网络
(二)模糊综合评判法
(三)灰色模型分析法
第三章 灾害研究的起源与发展
一 环境决定论与或然论
二 人类生态学派
三 灾害行为学派
四 区域灾害系统学说
(一)致灾因子论
(二)孕灾环境论
(三)承灾体论
(四)区域灾害系统论
五 人地关系失衡论
第四章 灾害系统的组成
一 灾害系统概述
二 自然环境系统
(一)大气圈:气象气候灾害子系统
1.气象气候灾害子系统概述
2.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
3.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气候变化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
(二)水圈:水文灾害子系统
1.水文灾害子系统概述
2.主要的水文灾害类型
(1)洪灾
(2)风暴潮
(3)海啸
(4)赤潮
(三)岩石圈:地质灾害子系统
1.地质灾害子系统概述
2.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
(1)地震
(2)火山
(3)滑坡、崩塌
(4)泥石流
(四)生物圈:生物灾害子系统
三 人为环境系统
(一)基础设施
(二)房屋建筑
四 人类社会系统
(一)人口
(二)文化
(三)政治
(四)经济
(五)信息交流
第五章 自然灾害的社会学审视
一 自然灾害的属性
(一)自然灾害的自然属性
(二)自然灾害的社会属性
1.灾害是一个社会性事件
2.灾害是人的生存能力所不能承受的自然或社会变故
3.灾害是一种建立在自然现象基础之上的社会历史现象
二 自然灾害的社会学视野
(一)功能主义视角的自然灾害
(二)冲突论视角的自然灾害
三 自然灾害的社会学性质
(一)灾害最终结果的社会性
(二)灾害过程的社会性
(三)灾害原因的社会性
(四)灾害和社会的双向互动性
第六章 自然灾害与社会经济活动
一 自然灾害与社会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基本关系
二 自然灾害与社会经济活动的历史动态
三 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活动造成的破坏
(一)自然灾害造成社会人员伤亡
(二)自然灾害造成社会经济损失
四 自然灾害和社会经济活动的相互作用
(一)自然灾害与区域资源开发
1.自然灾害与采掘业
2.自然灾害与土地资源利用
3.自然灾害与旅游业的发展
(二)自然灾害与生命线系统工程
1.自然灾害影响供水、供电、通信系统
2.自然灾害与交通运输系统
(三)自然灾害与公共医疗和紧急救援队伍建设
(四)自然灾害与社会经济秩序
1.自然灾害不利于金融秩序的稳定
2.自然灾害不利于地区经济的发展
五 自然灾害与社会经济活动的耦合分析
(一)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的评价:区域社会经济活动强度
(二)区域自然灾害评价:区域灾害损毁模数
(三)重庆市区域社会经济活动与自然灾害的耦合分析
1.重庆市社会经济活动强度与自然灾害空间格局的关联性
(1)重庆市社会经济活动强度空间分布
(2)重庆市灾害损毁模数的空间分布
(3)重庆市社会经济活动与自然灾害空间格局关联性分析
第七章 灾害易损性的概念与性质
一 自然灾害与易损性
二 易损性的含义
三 社会易损性概念模型及框架
(一)作为风险成分的易损性模型
(二)BBC易损性框架
(三)压力和减轻模型(PAR)
(四)地方易损模型
(五)灾害社会易损性概念模型
四 风险、脆弱性与易损性
(一)风险
(二)脆弱性
五 灾害易损性的性质
(一)易损性的存在既是普遍的,又是特殊的
(二)易损性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三)易损性的强弱是动态变化的
(四)易损性的形态既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
六 易损性的识别
第八章 影响灾害易损性的主要社会因素
一 人口特征
二 社会结构
(一)社会经济活动
(二)社会组织结构和社会资本
(三)社会保障制度
(四)社会冲突的协调能力
三 社会文化
第九章 区域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
一 区域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流程
二 区域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
(一)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二)灾害社会易损性指标体系的设计
(三)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1.区域人口易损系统
(1)弱势群体指数
(2)易损职业指数
2.区域社会结构易损系统
(1)经济发展指数
(2)社会资本指数
(3)社会组织指数
(4)社会保障指数
(5)社会安全指数
3.区域文化易损系统
(1)社会文明指数
(2)灾害文化指数
三 社会易损性评价的模型和计算
第十章 国外灾害易损性评估及易损性分析案例
一 灾害通用易损性指数
二 灾害风险指数系统(DRI)中的易损性指标
三 美国社会易损性指数(SoVI)
四 斯里兰卡飓风易损性分析
(一)21号热带气旋
(二)灾害的房屋损失
(三)斯里兰卡案例的社会易损性分析
(1)房屋单元密度
(2)社会经济指标TE电话的数量
(四)易损性分析的结论
五 关于灾害易损性评价的评述
第十一章 中国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
一 中国自然灾害的基本特征
(一)自然灾害类型多样、强度大、频率高、损失严重
1.地质灾害
2.气象灾害
3.海洋灾害
(二)自然灾害灾害链、灾害群多发
二 中国自然灾害发生的自然背景
(一)地质地貌环境成灾因子
(二)气象气候环境成灾因子
(三)水文环境成灾因子
三 中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社会背景
(一)人口驱动因子
(二)社会结构与经济发展驱动因子
(三)灾害文化驱动因子
四 中国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
(一)中国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指标的筛选
(二)数据基础与处理
1.数据的收集
2.数据的处理
(三)指标权重的确定
(四)社会易损度的计算及等级划分
五 中国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
(一)中国社会人口易损性评价
(二)中国社会结构易损性评价
(三)中国灾害社会文化易损性评价
(四)中国灾害社会易损性的综合评价
六 中国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区域分析
(一)东部经济地带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区域分析
(二)中部经济地带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区域分析
(三)西部经济地带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区域分析
(四)结果分析
第十二章 重庆市自然灾害及其社会驱动因子分析
一 重庆市自然灾害概况
(一)灾害种类多,影响范围广,并以旱灾、暴雨洪灾和地质灾害为主
1.气象气候灾害
2.地质地貌灾害
3.生物灾害
(二)气象灾害出现频繁、呈明显的时空差异
(三)地质灾害类型多、数量多,且常与其他自然灾害相伴发生,形成破坏严重的灾害链
(四)自然灾害呈现周期缩短、损失加重的趋势
二 重庆市自然灾害的自然地理背景
(一)地形地貌因素
1.地质地貌环境
2.灾害的地貌机制
(二)气象气候因素
1.气候环境
2.灾害的气象机制
3.水文因素
4.植被因素
5.全球变化因素
三 重庆市自然灾害的社会驱动因子分析
(一)重庆市灾害的人文地理背景
1.人口与民族
2.经济发展概况
(二)自然灾害的社会驱动因子分析
1.人口的急剧增加对生态环境形成沉重的压力
2.城市化的加快对自然环境的胁迫
3.交通工程建设对地质灾害诱发
(1)由于工程建设造成地形结构破坏,山体失稳,诱发崩塌滑坡等灾害
(2)主体工程沿途挤占河道、水体影响行洪蓄水
(3)废弃土石造成的不良影响
(4)施工便道和其他辅助工程造成的破坏
4.三峡工程的修建对库区生态环境破坏
5.矿产开发对矿山灾害诱发
(1)矿山开采诱发地质灾害
(2)矿山开采导致水体污染
(3)矿山开采造成大气污染
6.防灾意识淡薄,投入不足,减灾技术落后
第十三章 重庆市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
一 重庆市区域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二 重庆市自然灾害社会易损的系统评价
(一)基础数据采集与处理
(二)重庆市区域人口易损系统评价
(三)重庆市区域社会结构易损系统评价
(四)重庆市区域社会文化易损系统评价
(五)重庆市区域自然灾害易损系统评价
三 重庆市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综合评价
四 评价结论
五 重庆市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结果验证
(一)建立验证模型
(二)拟合结果分析
第十四章 灾害易损性分析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一 社会易损性分析为灾害政策制定开辟了新的理解范式
(一)人类应当承担灾害的主要责任
(二)从更为广阔的视角认识灾害及其后果
(三)放弃导致短期行为的思维模式
(四)减灾行为不是固定的而是动态的
(五)维系自然环境和修复生态平衡才是减灾的最高境界
二 社会易损性分析是制定减灾防灾规划和政策的一个重要依据
(一)自然灾害形成的社会因素的分析依据
(二)自然灾害重点防御区域确定的前提
(三)自然灾害的区域防御及救济能力评价的依据
(四)灾害应急管理的一个重要支撑
(五)正确选择防灾救灾对策的科学依据
三 重庆市防灾减灾的社会对策与措施
(一)重点关注和保护弱势群体,减少灾害对人们的伤害
(二)推进易损职业减灾进程和科技投入,提升灾害的抵御能力
(三)进一步完善社会组织结构,增强社会的抗灾能力
(四)加强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强社会的承灾能力
(五)加强城市地区的志愿者队伍建设,增强社区灾害自救的能力
(六)加强灾害危机管理队伍的建设,增强社会抗灾的驾驭能力
(七)保证社会安全稳定,减轻灾害损失
(八)利用制度创新,降低社会的易损性
(九)积极推进灾害保险,提高社会的救灾保障和恢复能力
(十)提高社会文化素养,增强社会防灾减灾意识
第十五章 全球化与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
一 全球化及其本质特征
二 全球化背景下的自然灾害发展新特点
三 全球化引起灾害社会风险的增加
四 全球化对灾害社会易损性的双重影响
(一)全球化发展对自然灾害的社会易损性缓冲
(二)全球化发展对自然灾害的社会易损性加剧
五 全球化背景下的防灾减灾全球合作的必要性
六 全球化背景下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研究的趋势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