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为写此书,准备的时间足有十余年了。“十年磨一剑”,那是戎将的硬功夫。我虽亦“磨”了十多年,但吾非戎将也,故未必是剑。暂且告一段落吧。我平生没有“玩”学问的时机与幸运,有的仅是良知之尚存与无奈的思索。在妻子患绝症的呻吟声中,我始终不忍丢弃这长期学术跋涉后所发见的那一块隐隐约约的“绿洲”。二十多年前,我写《审美中介论》的时候,那聚焦点是“美感生成论”。把美感当做一个人类所共有的既成事实,然后再看它在形成中的各种关系。其实,美感概念,并不是中国的概念,而是西方人的概念(快感—形式美感—道德美感),亦即西方美学的概念(美学,即是对美感之哲学研究)。由美感而美学、而中国美学,步履维艰,要真正弄懂中国的学术文化,谈何容易。二十多年来,一边教书,一边思考,总觉人生匆匆,学术研究也一片渺茫。中国有没有美学?中国现当代之美学是什么性质的美学?这是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所谓认真,就是从表到里,从定义到实质,从史到论,从古到今,都必须全面顾及。何谓“美学”?西方通识是对“美感”之哲学研究。笔者认为,中国现当代美学,正如时下流行的看法是“西方美学在中国”,但必须附加一短语,应是“残缺不全的西方认识论美学在中国”。所谓“残缺不全”,即离开了西方认识论哲学美学之主体—客体关系模式,或离开西方哲学之美学的本质与框架,凭借即兴之见,随心所欲地去涂鸦;对康德美学,大抵也如此,或者是以审美之无功利性去涵括其美学,或者是以先验功能性涵括其美学,而不见其整体与内在勾连。至于中国有没有美学,这是一大问题。这正如20世纪30年代中国哲学界曾发生过的论争相仿佛:中国有没有哲学?西方式的哲学,在中国是没有的,有的只是“心性哲学”或“人生哲学”。熊十力、牟宗三、唐君毅、冯友兰等一批大师,以自己的诸多杰作共同回答了以上之问题,完善地完成了中西学科形态的大转换,因之也画上了完满的句号。至于美学方面,我想与哲学所遭遇的情况也相仿佛,但遗憾者,却缺乏如熊十力、牟宗三、冯友兰等大师级人物之相应杰作来回答。时下多是急功近利之举,而无学科形态根本转换之决心与勇气。这正是我们今天所应作的努力。不过,有一点应该首先肯定的:中国绝不会有西方式的美学,而相应于西方哲学之美学,在学科形态的转换上,我们有的只会是中国心性哲学(人生哲学)之美学,即中国“礼—乐”文化体系中“乐”之哲学(也许尚有“诗性智慧”型原生性美学),即是对“乐心”之哲学研究(乐感概念太浅,且已被名家曲解为“罪感”之对立面)。欲从中国上古三代文明开始,抓住学科形态转换之总契机,由源而流地厘析出中国文化体系中之“礼—乐”精神,及其与“乐”之哲学观念系统(“乐是心之本体”的溯源拓流),不是容易的事;而具体地,如何从西方美学形态转换至中国美学形态,此“转换”更是一番艰辛。若企图以西方几个美学范畴概念或几条原理来“放之四海而皆准”,恐怕难以奏效;或制造几个挂着西方名牌的陌生概念来统辖中国复杂的文化现象,我想也难以成功;至于那些只以“美”字对号入座的“搬运”学问,以及对“美”字大大泛化了的“笼统”学问(如诗性、诗学、艺术、形象、意象以及审美文化之类),也由于概念飘忽、游离,或含义过窄、过宽,或过于含糊不清,我想也难以求真。急功近利,而不求形态之根本“转换”,大体上说,多是“过急”的学问。学问“过急”,不是人之个性,而是一种可怕的时代病。当今,人们一想到职称、住房、老婆(丈夫)、孩子的“人生套餐”,都得冒冷汗,谁能不急?俗语曰:鬼叫你“穷”么!其实这不一定是“鬼”的问题,与“神”也许倒有点关系。因之,人们与其流大汗去攀攻学术挖井及泉,倒不如媚俗趋时去大搞媚俗文化、明星文化,捞一笔可观钞票,潇洒一回度人生。这是“好汉不吃眼前亏”的时代呵。当今做学问太难了,欲做真正的学问,真是“难于上青天”。干任何一件事、做任何一种工作,都有一个“自然流程”。从开端到终结,从起点到终点,都有其自身之自然性与必然性,此即“合情合理”(天然如此),这便是“自然流程”。但当今做学问,已经不存在什么“自然流程”了。往往是有起点,而无终点,或无起点,而有莫名其妙的终点;或往往有良好心愿之开端,等待着的却是可怕的终结;而恶作剧的起点,却有料想不到的收获……“自然流程”一旦失序、崩塌,真正做学问的书呆子就只有仰天长叹了。本书稿完成于2007年冬天,至今又快两年多了。鉴于学术著作出版之艰难,而笔者又素无“活动”之能力,更无心挤于时下之商品行列,只好随其命运与机缘了。笔者追述这一笔,乃是出于如下王国维的诗句几十年来都萦回于我的脑际,总是忘不掉:“人生过处唯存悔,知识增时只益疑。”令人寻味的是:难道漫漫人生,留下来的都没有半点“天理”么;当代神圣知识,总不能给人半点慰藉么!“存悔—益疑”之残酷人生二重奏,与其说是王国维的悲剧,毋宁说是中国文化传统中断之后,主脉大气接不上来的悲剧。看那!只有“庄严”的胡作非为、胡说八道,乃至只有“一套讲废话的本事”;或在潇洒人生中“创造一大堆泡沫文化”。“噫吁口戏危乎高哉”(供观赏),“欲行不行各尽觞”(选茅台)。先齐物而后逍遥,乐天知命,心安理得!不知其间有点“中国美学”(或中国乐学)的滋味否?但我想除了中国古人之外,莎士比亚或歌德绝写不出如上的诗句来的。2009年9月
全部显示∨
一 楔子(一)“盘古开天”——全部中国学术文化精神由此悟入
(二)“孔颜乐处”——心性哲学与乐学之交融
二 导论(一)中西美学学科理论形态之区别
(二)牟宗三对美学学科形态的新思考:真善美之分别说与合一说
(三)中华民族只有“乐学”而无“美学”
(四)研究中国古代“乐学”(美学)之方法论
上篇 心性乐学(美学)发生之哲学——文化基础第一章 中国文化发生之源头一 三书说与艺术/审美意识之萌发
二 “骨卜—养蚕业—装饰艺术”三种东方典型因素:中国人之完满生活意蕴
第二章 “天命(天道)—心性(人道)”相贯通:恒久之“安身立命”(内在而超越)一 历史之缘由——“通天”意识
二 “天命—心性”哲学相贯通及其历史渊源
三 “天命—心性”相贯通之纯理方式
第三章 血缘五伦系统——情理相融合的有序稳定结构一 何谓血缘五伦关系
二 中国道德、艺术、审美之文化根系:亲情意识
三 “天地君亲师”之“血—贤”综合系统
四 西方“自我意识”与中华民族“血缘意识”之大别
第四章 十六字“心诀”:中国人的心路历程一 心/脑之别
二 何谓十六字“心诀”
三 十六字“心诀”之诸环节及其历史形态
四 心性流程之中间环节:“知几”功夫论
五 由功夫论对西方哲学史之反思
下篇 心性乐学(美学)之构建流程与形态第五章 “礼—乐”文化之社会存在方式与心性乐学(美学)之发生一 何谓“礼—乐”
二 礼/乐之源
三 “礼—乐”文化体系中之三大命题与乐学(美学)的关联
四 个体满身之“乐”以入其心
五 乐之心性哲学(美学):“礼—乐”精神之形上化
六 “乐记”之审美精神
七 荀子之“礼/乐”论:“尽理”之乐学
八 中国儒墨道三家在原典时期之“乐学”形态
九 “乐学”之纲目体系区别于西方之逻辑体系
第六章 血缘与亲情:天伦之乐一 亲情心性与天伦之乐
二 性、情交融之乐
三 “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四 “情”与美学诸问题之批判
第七章 圣人论:心性乐学(美学)之最高创造形态一 何谓圣人
二 圣人形态之特征
三 圣人心性之类型
四 圣人形态是中国乐学(美学)之完善形态
第八章 境界论:心性乐学(美学)之最高形上形态一 境界之缘起
二 上古器物之“型制”所显示的空灵境界
三 上古时代经典文化因素所显示的空灵境界
四 象形文字与易卦构造中所形成的空灵境界
五 道家之“境界形态形而上学”
第九章 中国古代乐学(美学)之文化基因一 中西方“文化—知识”结构之大别
二 西方“以理(概念)说理”与中国“以事说理(言意)”之大别
三 以“形”入心与以“事”言理的文化基因
四 文化基因之序列形态:“言—象—意”系统
五 儒家“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之文化基因链
六 道家“游心—虚无—寂静”之文化基因链
七 中国文化基因之总汇(六经)与“道—圣—文”之整合范式
八 本章结语
全书简要结语
外篇 美学史与美学学科新形态之探索一 中西学科形态之转换与学术文化之趋向
二 近年发表之相关系列论文目录与“题旨及要点”(共15篇)
后记
该书无电子版哦,想阅读点购买纸书吧,现在还在打折喔(⊙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