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1999年,戴建國先生公佈了發現佚失千年的北宋《天聖令》(殘十卷)本書以下提到《天聖令》均指此殘存十卷的明鈔本《天聖令》殘卷。的消息和相關論文,在唐宋史學界、唐宋法律史學界引起很大震動。2006年10月,由天一閣博物館和我們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天聖令整理課題組整理的《天一閣藏明鈔本天聖令校證(附唐令復原研究)》(以下簡稱爲《天聖令校證》)正式出版,爲學界提供了《天聖令》影印本和經過初步整理的校録本、清本,同時提供了將《天聖令》中的宋令復原爲唐令後的復原唐令文本,以供學者研究使用。作爲《天聖令》的整理者,我們在整理過程中就發現《天聖令》具有重要學術價值,值得認真研究,因此整理工作甫一完成,就投入力量對一些特别值得注意的問題進行了初步研究,並將成果集中發表在2006年12月出版的《唐研究》第十二卷上。接下來,我們整理組成員繼續努力,申請到了中國社會科學院院級重點課題,隨即在兩年的時間内,陸續對《天聖令》進行了更仔細的研究,内容包括:一、《令》這種法律形式與律、格、式、敕的關係等問題。二、對各篇令文中所涉唐宋制度的研究。三、對《天聖令校證》中某些疏漏的再探討。其中第一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詔敕”入令,以及《令》與律令格式敕的關係、令文的年代等問題。其中關於《天聖令》所附《唐令》的年代,不僅在學術界,就是在我們整理組成員内部也有不同意見,因此書中各編、章,對此會有不同表述:有的徑稱其爲開元二十五年令,有的則持懷疑態度,僅稱其爲“開元令”或“唐令”。第二方面的研究涉及廣泛,包括驛傳特别是“傳”和“傳送”制度、過所制度、倉庫制度、丁中給糧制度、女醫和醫官入仕制度、休假制度、營繕制度、喪葬制度(包括令和禮的關係)、諸色人制度等。這些制度研究依據的都是《天聖令》提供給我們的新資料,顯示了《天聖令》在史料方面的巨大價值;同時,研究往往涉及“唐”與“宋”或“唐”與“日”制度比較,又充分展示了《天聖令》在研究制度變遷和制度比較方面的巨大價值。第三方面则涉及《天聖令校證》中斷句、標點、詞義理解、條目復原等各類問題。當然,這三個方面並非全能截然分開,有的研究就同時包括其中兩個甚至三個方面。這樣,經過大家的思考、討論、探究、撰述,以及參加各種學術會議(例如2007年11月在上海參加中國唐史學會第十屆年會;2008年5月在東京參加第五十三屆國際東方學者會議;2008年6月和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唐研究》編委會在北京主辦“天聖令研究”研討會;2008年7月在西安參加“古都長安與隋唐文明”研討會;2009年10月在重慶參加中國唐史學會第十屆年會第二次會議;2009年11月在台灣參加“新史料、新觀點、新視角:《天聖令》國際學術研討會”等)聽取學者意見加以補充修改,我們完成了這部四十餘萬字的研究著作。它可以説是我們課題組研究《天聖令》的一個階段性成果。我們願意將它提供給學術界,以促進《天聖令》乃至相關唐宋制度的進一步深入研究。需要説明的是,收入本書的文字,許多都在其他刊物或論文集中發表過,但由於參加會議聽取意見,以及吸收課題結項時專家的意見,這些文字在收入本書時又都作了不同程度的修改。這種修改採取兩種方式:一是直接修改原文;二是用“附記”形式將修改意見集中展示,而原文基本不動。自2006年我們發表第一批成果後,學界陸續發表了眾多有關《天聖令》的研究文章。這其中有些文章涉及《天聖令校證》和我們的論文,對這些文章中的意見,我們也都儘量吸收,並體現在本書中。另外在體例方面要説明的是:一、本書在提到《天聖令》篇名時,雖基本統一爲“《天聖令·××令》”,但仍有“開元(二十五年)《××令》”、“明本開元《××令》”等不同説法。這是因爲大家對《天聖令》的理解有細微不同;有時也是因文章所述問題,需要強調《令》的某些性質的緣故。二、引用《天聖令》令文時,注文改雙行小字爲單行小字(比令文正文小一號字)。若其中有作者所加説明文字,放在圓括號内。三、《天聖令》條文的標注,大致統一爲以下三種各作者爲撰述目的,另有約定者除外。:1.令文前半“右並因舊文,以新制參定”即我們稱之爲“宋令”者標爲“宋××”條。2.令文後半“右令不行”即我們稱之爲“唐令”者標爲“唐××”條。3.將前半“宋令”復原爲唐令、並與後半所附“唐令”混排、成爲完整復原“唐令”者,標爲“復原第××”條或“復原唐《××令》第××”條。本書完成的同時,我們課題組的各位研究者還醞釀了其他一些研究題目。我們還會繼續研究下去,可能不遠的將來就會有第二本、乃至更多的研究著作問世。研究實踐證明,《天聖令》具有極大研究價值,值得學界持續深入進行研究。我們願意在這一研究潮流中繼續努力工作,與學界所有關心並研究《天聖令》的同仁一起,把《天聖令》的價值充分發掘出來,以推進唐宋史研究的進步。參加本書撰寫的學者有:宋家鈺、吳麗娛、黃正建、李錦繡、牛來穎、孟彥弘、趙大瑩、程錦。撰寫的具體編、章,參見目録中署名。雖然全書成於眾手,風格各異,但每位撰寫者都非常樂意聽到來自讀者及學界的批評意見。黃正建2009年12月
全部显示∨
黄正建,1954年生,江苏兴化人,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同年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隋唐宋遗金元史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巾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唐史与敦煌学。出版有专著《唐代衣食住行研究》、《敦煌占卜文书舆唐五代占卜研究》。主编《中晚唐社会与政治研究》,主持《天一阁藏明抄本天圣令校证》。发表《唐代后期的屯田》、《唐代吏部科目选》、《平阙与唐代社会政治》、《韩愈日常生活研究》、《试论唐代前期皇帝消费的某些侧面》、《关于武则天身世的一点推测》、《唐代的戒指》、《唐代“士大夫”的特色及共变化》等论文数十篇。其中《天一阁藏明抄本天圣令校证》荣获首届(2007年)中国出版政府奖。
全部显示∨
前言
第一編 《天聖令》文本研究第一章 詔敕入令與唐令復原一、相關的研究
二、《天聖令》令文與敕文關係例證
三、“著於令”:敕文法律效力的確立
四、“永爲常式”與唐後期刊著令文
第二章 《天聖令》中的律令格式敕一、律
二、令
三、格
四、式
五、敕
六、簡短結論
第三章 《天聖令》附《唐令》是否爲開元二十五年令
第四章 《天聖令·喪葬令》整理和唐令復原中的一些校正與補充一、關於唐令復原第6條等和令的排列順序問題
二、關於其他條文的討論和修正
三、某些内容的再探索
第五章 《天聖令·雜令》校録與復原爲《唐令》的幾個問題一、有無“五行”一詞?
二、是“牀席、氈褥”還是“牀席、氈、褥”?
三、應該復原“親王”二字嗎?
四、是“朞”還是“周”?是“七”還是“柒”?
五、是“左側”還是“近側”?
六、結語
第二編 驛傳與過所第一章 唐《廄牧令》驛傳條文的復原及與日本《令》、《式》的比較一、引言
二、唐《廄牧令》驛傳條文的復原問題
三、唐《令》與日《令》、《式》驛傳條文的比較
四、結語:關於唐朝驛傳制度的幾點認識
第二章 唐代的驛、傳送與轉運一、驛馬驢與傳送馬驢
二、驛與傳
三、敦煌吐魯番文書中所見的傳送與轉運
四、結語
【附記】
第三章 唐代“副過所”及過所的“副白”、“録白案記”辨釋一、“副過所”辨析
二、“録白案記”與“副白”——兼及一條唐令的復原
三、過所與公驗的區别以及過所的改請
四、過所與出入關中
五、結語
第三編 倉庫與給糧第一章 唐开元二十五年《倉庫令》研究一、從唐《倉庫令》看《唐六典》卷三金部、倉部與卷一九的史料來源
二、仓库设置及调度征收
三、仓库输纳程序及雜附物
第二章 唐開元二十五年《倉庫令》所載給糧標準考
第四編 醫療與休假第一章 唐代女醫制度考釋一、關於“女醫”的研究現狀
二、對唐《醫疾令》“女醫”條的總體認識
三、在唐代醫學教育體制的背景下看女醫教育
四、小結:唐代女醫教育的特點及發展演變
第二章 唐代醫官選任制度探微一、從太醫署醫學生中選任醫官的制度
二、從地方醫生中選任醫官的制度
三、從私醫選任醫官的制度
四、醫學制舉與唐代醫學選官制度的發展嬗變
五、非醫術出身的醫學授官——以待詔制度的發展和翰林醫待詔爲中心
第三章 唐宋《假寧令》研究一、唐、宋休假制度的變遷
二、《假寧令》與喪服制度的關係
三、《假寧令》外有關休假的令文規定
四、御史臺與官員休假
五、小結
第五編 營繕制度第一章 《營繕令》與少府將作營繕諸司職掌一、關於《營繕令》的价值
二、《營繕令》中所涉諸司及運作
三、諸司參掌兼攝及隸屬關係變化
第二章 《營繕令》橋道營修令文與諸司職掌一、一條令文的理解
二、橋道使司與街道司
第三章 唐宋州縣公廨及營修諸問題一、州縣廨署規模及格局
二、《天聖令》中地方官廨營修令條解讀
三、公廨營修費用物料支給
第六編 喪葬禮令與喪葬法式第一章 唐朝的《喪葬令》與《喪葬禮》一、唐朝《喪葬令》的内容構成與喪事的機構管理
二、《喪葬令》與《喪葬禮》的官僚特徵及兩者關係
三、喪葬禮、令的來源考辨
第二章 喪葬法令格敕的編纂及中晚唐五代喪葬制度一、唐朝喪葬法式的健全與中晚唐格式制敕
二、五代後唐的喪葬奏敕與唐宋之變
三、小結:等級森嚴的喪葬禮令格敕與喪葬制度的普及
第七編 諸色人制度第一章 《天聖令·雜令》所涉唐前期諸色人雜考一、令文内容簡析
二、幾個相關問題的討論
三、小結
第二章 唐代“庶士”研究一、“庶士”的成員構成
二、“庶士”的含義
三、“庶士”的性質——從個案研究出發
四、餘論
後記
该书无电子版哦,想阅读点购买纸书吧,现在还在打折喔(⊙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