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2013—2014年,清华大学外文系多次邀请我参加该系多名博士生的中期交流会、预答辩会和答辩会。我印象最深的就是2014年1月参加当时还在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赵玉荣的中期交流会。我和评审小组其他成员都给予很高评价,虽然她只是做了一个对自己博士学位论文进展情况的中期报告,汇报的内容却比那些已进入预答辩阶段的同学准备得还充分;汇报时能侃侃而谈,说理清楚。如今赵玉荣已完成她的学业,获得了博士学位,回原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任教,边教学边科研。此书著便是她在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整理完成的。谨在此表示祝贺。本专著《日常自发性会话中叙事活动的三维分析》最能说明当时评审小组对赵玉荣和她的期中报告为什么会有如此深刻的印象和肯定的评价。具体有以下几点:赵玉荣能意识到近数十年来兴起的叙述学离不开对各种叙事活动的研究,但学术界一般关注小说叙事、戏剧叙事、电影叙事、教育叙事、新闻叙事等的研究,唯独对自发性叙事研究不是很多。因此,她决定研究这个课题,以弥补这方面的空缺。我认为这个认识具有深远意义,因为她抓住了叙事研究的源头,所有叙事都是从日常叙事发展起来的。从语言功能的视角,它既包括了交际性会话——语言是社会人相互之间的交际活动,也包括了个人经验叙事——叙事者对在一定环境下的事物和发生过程的认识。这里,作者试图在社会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功能主义语言学和认知科学之间搭建一个对话的桥梁,奔向一个共同的目标——回答叙事的本质和规律。笔者的深刻认识在于她对认知叙事学、修辞叙事学、会话分析、社会语言学,以至系统功能语言学等有关理论掌握比较全面。难能可贵的是,笔者也能对某些理论的不足之处,能提出个人见解。例如,她发现关于会话叙事承担的人际和社会交往的研究比较零碎,有待深入系统研究;现有的叙事身份研究主要是针对访谈中的互动叙事,很少涉及自发性会话中的身份构建问题及其间牵涉的交际活动;关于会话叙事中的认知活动没有任何经验性的分析;会话叙事研究尚未成为独立的研究领域,未能全面探讨这一活动的基本性质,也未能全面解析会话叙事特征的分析模式;等等。正是在发现问题、查找缺陷的基础上,本书作者构建了进行创新思维的平台。作者提出了5个层次的意义空间观,即意义自上而下源自处于交际时空的故事话语、元叙事话语、会话交际与处于交际者心智空间的经验世界和故事世界。此观点修订了Ochs 和 Capps 2001年的会话叙事活动的叙事分析框架,提出自发性会话叙事是叙事、交际和认知三维活动的复合结构体。它也发展了Fludemik 1996年立足于文学叙事自然化过程的原型观,新的研究理论可呈现所有叙事类型的叙事、交际与认知的三维特性。赵玉荣的这些认识和研究工作为其他叙事类型的研究开启了新的思路。从上述讨论不难发现贯穿全书红线的是作者倡导的三维观。叙事维度显示了互动性、变异性和建构性特征,或可概括为非线性特征;交际维度显示了复调性、建构性和社会实践性特征。认知维度的意义建构和认知理解活动则充分反映交际双方经验主义和主体性认识的交融,体现了社会性交互认知特征。这三个维度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交融,说明它们既有差异,也有共性。在研究方法上,笔者能做到定性与定量的结合,以来自实际的语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具有相当的说服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的语料较多地来自周围的同学,有人情味,便于理解,可信度高。这些语料也可成为汉语自发性会话叙事的小型语料库。最后,作者趁本书出版之际能冷静思索本项研究的不足之处,如语料不够全面,局限于大学师生,特别是女性;英汉对比注意不够等。我之所以谈这一点,在于指出作者没有把本书作为自己学术人生的句号,而是在找差距的基础上,正在为自己搭建新的平台,寻找新的研究目标,攀登新的高峰!最近,在一些高校中流传一种怪论,认为高校老师主要搞教学,不要搞科研,企图让我国正在向国际一流大学迈进的种种努力半途而废,让中国重新回到20世纪50年代把科研与教学分家的错误做法,对那些在校老师搞科研较为突出的则“拔白旗”,狠批“走白专道路”,如北大的朱光潜、李赋宁等。愿赵玉荣老师以自己的行动表明一个好老师应当是两者兼具,书教得好,科研也搞得好!北京大学蓝旗营2015年1月
全部显示∨
赵玉荣,1969年11月出生于河北省卢龙县,1992年7月获得河北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2005年7月获得清华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2014年7月获得清华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现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话语分析、会话叙事、社会语言学等。近些年主编教材《社会语言学入门》一部,主持、主研省部级课题5项,在《外语教学》、《外语学刊》、《中国语言与话语》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全部显示∨
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基本概念一 叙事
二 自发性会话
三 自发性会话叙事
第二节 研究背景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语料一 研究方法
二 语料的搜集和整理
第五节 本书结构安排
第二章 理论分析模式第一节 自发性会话叙事的三维活动观
第二节 自发性会话叙事中的框架与层次一 意义阐释的互动交际框架
二 自发性会话叙事中的层次切分
第三节 构建自发性会话叙事的三维活动分析模式一 Ochs和Capps的五维叙事分析模式及其修正
二 自发性会话叙事的叙事—交际—认知三维活动分析模式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自发性会话叙事中的叙事活动第一节 叙事话语序列一 开场序列
二 主体序列
三 退场序列
四 拓展序列
第二节 会话叙事的时间和逻辑序列一 会话叙事的时间序列
二 故事逻辑序列
第三节 会话叙事中的交际语境框架一 会话叙事对交际语境的依附
二 会话叙事对交际语境的顺应
三 交际语境框架的形成
第四节 会话叙事的可述性一 可述性与叙事性
二 会话叙事中可述性的建构方式
第五节 叙事者身份一 叙事者与受述者的交互顺应与协作
二 叙述者和受述者的角色转化
三 受述者导向叙事
第六节 小结
第四章 自发性会话叙事中的交际活动第一节 会话叙事中的多层次交流模型
第二节 会话叙事多层次交流中的话语角色一 会话叙事多层次交流中话语角色的关系和作用总览
二 会话叙事中讲述者承担的多重话语角色
三 会话叙事中受述者所承担的多重话语角色
第三节 会话叙事中的叙事交际自我及其与他者的关系一 叙事交际自我的建构性特征
二 叙事交际自我的建构过程
三 叙事交际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建构
第四节 作为社会交往实践的会话叙事一 反映不同社会交往群体特征的会话叙事
二 作为社会现实建构力量的会话叙事
三 作为文化、道义原则强化力量的会话叙事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自发性会话叙事中叙事话语意义的认知建构过程第一节 会话叙事中叙事话语的意义来源
第二节 会话叙事中经验意义的故事化——内部经验故事的构建一 经验意义的序列规划
二 经验意义的情节规划
三 经验意义内部故事规划中的创造性和主观性
四 不同类型经验故事建构中图形配置上的差异
第三节 会话叙事中内部故事向外部故事的转化一 基本理论假设
二 讲述前讲述者对故事外化的调控和规划
三 讲述中讲述者和受述者对事件模型的更新和调整
四 讲述中交际双方基于语境模型在互动协商中的彼此监控
第四节 故事外化中社会性经验知识的协商建构过程一 社会认知理论假设
二 社会认知的实践平台
三 社会认知的知识/信息平台
四 故事外化中社会认知建立的主体间性路径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自发性会话叙事中叙事话语意义的认知理解过程第一节 叙事意义识解的相关因素
第二节 外部故事建构中的个体认知过程一 基本理论假设
二 双域融合过程
三 概念压缩过程
第三节 外部故事向内部故事的转化一 基本理论假设
二 故事讲述中受述者对故事内化操作的痕迹
三 记忆的不可靠性和内化过程中的主体性
四 由故事传播看内化过程中的主体加工
五 同一外部故事内化的意义多样性问题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结论第一节 研究发现
第二节 主要贡献
第三节 局限性及未来研究展望
第四节 结语
附录1 研究参与同意书
附录2 录音语料及故事信息
附录3 转写符号体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