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批判

纸书售价: 36.0 纸书定价:¥45.0 电子书售价: 18.0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全部显示∨

目录

导论
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批判
一 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批判
二 意识形态批判的途径:还原论
三 意识形态批判的自我挫败
四 活在意识形态中
第一章 意识形态的时代
第一节 意识形态的时代
一 意识形态概念的起源
二 意识形态的两种含义
三 意识形态诞生于何时
四 意识形态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变动不居的社会
(二)分裂的社会
(三)真理观念上的变革
第二节 现代意识形态及其特征
一 意识形态与解放观念
二 现代意识形态的特征
(一)乌托邦式的许诺
(二)群众性
(三)排他性
三 意识形态与反意识形态
第二章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
第一节 意识形态的理论起源
一 异化理论历史起源
二 黑格尔的精神异化论
三 费尔巴哈的异化论
第二节 意识形态的普遍逻辑
一 异化与虚假意识
二 意识形态的形成机制
三 意识形态的普遍逻辑
(一)普遍化
(二)抽象化
(三)永恒化
第三节 马克思的哲学观——从意识形态的角度看
一 时代精神的精华
二 拒斥思辨哲学
(一)思辨哲学:批判与保守
(二)思辨哲学:颠倒的方法
三 哲学的终结
第四节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
一 意识形态批判的逻辑
二 意识形态批判的方法
三 意识形态批判的自我挫败
(一)意识形态批判与历史观
(二)选民论历史观
1.选民论历史观的起源
2.选民观念的演变
(三)历史解释与“选民论”信仰
四 意识形态与宽容
第三章 意识形态的社会心理学批判
第一节 幻想与补偿——弗洛伊德的意识形态观
一 本能与焦虑
(一)无意识理论
(二)本我理论
(三)焦虑
二 意识形态的形成机制
(一)防御机制
(二)补偿作用
三 宗教与科学
第二节 社会性格说
一 何谓社会性格
二 社会性格的功能
(一)思想与行动的基础
(二)经济基础与意识形态的中介
三 社会性格的形成
(一)形成机制:社会奖赏
(二)影响因素
(三)非原创性社会性格与原创性社会性格①
第三节 弗洛姆的社会无意识理论
一 社会无意识与自由意志
二 社会无意识与压抑
三 社会无意识产生的根源
第四节 领袖与群氓——法西斯主义个人崇拜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一 反庸俗经济决定论
二 法西斯主义与性压抑
(一)权威主义家庭与性压抑
(二)个人崇拜中的性因素
1.个人崇拜的经济学分析
2.个人崇拜与自居作用
3.个人崇拜中的性因素
三 非政治的人
第四章 意识形态的知识社会学批判
第一节 思想的客观性——韦伯的意识形态理论
一 实证主义的谬误
二 价值关联与诸神争斗
三 价值中立与理智诚实
四 价值中立与理想类型
第二节 知识的三形态说
一 知识发展的阶段论
二 舍勒的知识类型说
三 文化类型与本能冲动
四 近代的意识形态转变
第三节 从意识形态到知识社会学
一 两种意识形态概念
二 意识形态谬误意识
三 意识形态的特殊阐释及其困境
四 从评价方法到非评价方法
第五章 意识形态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第一节 诺思的意识形态理论
一 意识形态分析的结构框架
二 意识形态本质与功能
(一)意识形态及其起源
(二)意识形态的功能
三 成功意识形态的特征
四 对诺思意识形态理论的评析
第二节 意识形态与集体理性
一 集体行动的困境
二 大集团与小集团
三 共容利益:看不见的左手
四 选择性激励:看得见的安排
五 意识形态与集体理性
(一)走向集体理性
(二)意识形态与帕累托改进
(三)超越经济人假设
第六章 科学哲学视野下的意识形态问题
第一节 证伪的困惑
一 划界的疑难
二 进步的困惑
三 真理与黑箱
第二节 库恩的划界理论——兼谈库恩与波普划界之争
一 证伪标准
二 有无范式
三 释疑传统
四 占星术之争
五 简单评析
第三节 现代社会中的专家
一 何谓专家
二 专家悖论的出现:并不可靠的专家
三 专家悖论的根源
(一)风险社会的出现:从传统社会到风险社会
(二)知识观念的变革:怎么都行
四 现代社会中的专家
第四节 现代社会中的知识分子
一 两种知识分子
二 工业社会的转折
三 合法知识
(一)功利主义的成本—收益逻辑
(二)难以验证的主观知识
四 人文知识分子的前途
(一)队伍的分化
(二)商业化的冲击
第七章 意识形态的纠偏机制
第一节 艺术、真理与政治
一 艺术末世论:终结与衰亡
二 艺术的市场谜局
三 艺术终结论的认识论
(一)诗与哲学之争
(二)艺术的真假之分与雅俗之别
四 艺术终结论的政治视角:艺术、真理与解放
第二节 开放社会的意识形态
一 社会科学的反身性
二 创造性谬误
(一)社会炼金术
(二)创造性谬误
三 完美与可错
四 开放社会中的意识形态
(一)现代社会的反身性
(二)意识形态的纠偏机制
第三节 民主与消费者主权
一 市场与民主的共生
二 民主的实质:消费者主权
三 对消费者主权民主的质疑
(一)短视的消费者
(二)有钱人的民主
四 从消费者主权到生产者主权
五 对消费者主权民主的反思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