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中国环境社会学.第一辑

Environmental Sociolgy in China

纸书售价: 55.2 纸书定价:¥69.0 电子书售价: 27.6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全部显示∨

目录

第一单元 理论研究/学科建设
论环境社会学的逻辑起点
一 环境社会学逻辑起点可供选择的几种方案
二 “相变”反映了环境与社会的相互转变
三 从热力学到社会学,相变的定义发生了质的变化
四 相变既是环境社会学的历史起点,也是它的逻辑起点
五 相变包含着环境社会学全部发展的萌芽
西方环境社会学与自然资源社会学概论
一 引言
二 环境社会学与自然资源社会学的比较④
(一)“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定义
(二)环境社会学与自然资源社会学的差别
(三)环境社会学与自然资源社会学的融合
三 结语
建构论视角下的环境与社会——西方环境社会学的发展走向评析
一 环境社会学的多元范式
新生态范式论
政治经济学范式
环境正义理论
生态现代化理论
风险社会理论
二 环境问题的社会建构论
三 环境建构论与环境实在论的论争
四 结语:环境社会学的发展走向
理论自觉与中国环境社会学的发展
一 中国环境社会学的快速发展
二 理论自觉的必要性及其意涵
三 深化环境社会学的理论研究
中国环境问题的理论关照——一种环境社会学的研究视角
一 环境社会学何以要对环境问题进行理论关照
二 环境社会学怎样对中国环境问题进行理论关照
三 几点理论思考
发展中的生态现代化理论:阶段、议题与关系网络
一 发展的不同阶段
二 社会议题的流变
(一)发展主题的变化
(二)科技导向的转换
(三)管理策略的转变
三 发展中的网络关系
(一)发达与不发达
(二)政府与社会
(三)企业关系圈
中国经验的环境之维:向度及其限度——对中国环境社会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一 引言
二 环境问题的凸现与市场的脱嵌
三 环境意识的淡薄与国家的遮蔽策略
四 环境抗争、治理的困境与“社会”的缺席
五 总结
第二单元 环境意识/环境行为
环境意识研究:现状、困境与出路
一 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的内涵及测量维度
(一)环境意识的内涵及测量维度
(二)环境行为的内涵及测量维度
二 环境意识的影响因素
三 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的关联
四 环境意识研究:困境与出路
(一)环境意识的概念界定及其测量体系:从分散化到法典化?
(二)环境意识的研究方法:从单一的问卷调查到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三)环境意识的研究焦点:从社会心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态度研究到多学科的行为研究?
环境社会学:关于环境行为的社会学阐释
一 关于环境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争议
1.环境社会学研究的是环境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2.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环境问题
二 环境行为及其类型学分析
环境问题之建构机制:认知差异与主张竞争
一 建构主义对环境问题的理解
二 案例与方法概述
三 认知差异
(一)政府的认知
(二)垃圾处理方的认知
(三)垃圾场周边公众的认知
(四)专家的认知
四 主张集成与表达
五 主张竞争
六 小结
公众环境关心的多层分析——基于中国CGSS2003的数据应用
一 文献与假设
二 数据和方法
(一)变量及其操作化
(二)分析策略
三 结果和讨论
四 研究总结
第三单元 环境问题/环境运动
中国农村环境恶化与冲突加剧的动力机制——从三起群体性事件看“政经一体化”
一 转型期中国农村的社会冲突
二 污染加剧背景下的农村环境冲突
(一)“环境信访”展示的冲突状况
(二)环境冲突的区域分布
三 冲突的实态:浙江省的三起典型事件
(一)事件概况及其背景
(二)政府认识的高度与环境治理的限度
四 催生污染和冲突的动力机制
(一)从“压力型体制”到政经一体化
(二)政经一体化格局下的“环境保护”
五 冲突加剧的含义:“三农问题”的深化与社会危机
文本规范与实践规范的分离——太湖流域工业污染的一个解释框架
一 研究问题与文献回顾
二 污染的准生
三 取证难
四 执行难
五 严惩不贷的“样子”
六 结语
认知与自觉:一个西北乡村的环境抗争
一 导言
二 大川村的生态认知革命
三 大川村的生态文化自觉
四 小结
动员结构与自然保育运动的发展——以怒江反坝运动为例
一 文献回顾
二 怒江反坝运动
环保NGO的力量
反社会运动的出现
三 组织模式:NGO与NGO联盟
(一)主流环保NGO的作用
(二) NGO联盟:推动运动发展的动力
1.弱联结模式
⒉强联结模式
四 动员的基础:以NGO—媒体联盟网络与公众网络机制为核心
(一) NGO—媒体联盟网络
1.绿色记者沙龙
2.绿色记者论坛
3.记者茶社
(二)公众网络:基于电子邮件组、内部通讯、NGO网站基础上的动员平台
五 组织中的资源动员与资源的再生产
(一)精英动员
1.NGO负责人(召集人)的社会资本
2.NGO的理事会成员、会员
3.国际资源的利用
(二)底层动员:NGO对村民的动员
(三)资源的再生产
1.创建专门的网站
2.资源链接
六 讨论与小结
(一)环保NGO的生态与NGO联盟
(二)中层动员:中国环保NGO的策略性选择
(三)环保运动的两种类型及其动员模式的差异性
(四)小结
环境保护、群体压力还是利益波及?——厦门市居民PX环境运动参与行为的动机分析
一 研究问题
二 研究现状
(一)社会运动与集体抗争的研究现状
(二)环境行为的研究现状
三 研究设计与变量测量
(一)研究设计与研究假设
(二)调查方法与变量测量
四 研究发现
五 讨论与结论
(一)群体动员:厦门市PX环境运动的动员机制
(二)浅层的公民性:厦门市居民环境运动参与行为的公民性
农民环境抗争中的“审判性真理”与证据展示——基于东村农民环境诉讼的人类学研究
一 引言
二 何为“审判性真理”?
三 东村环境诉讼中的证据展示
四 “审判性真理”及其在人类学研究中的意义
第四单元 环境治理/环境政策
政府动员型环境政策及其地方实践——关于内蒙古S旗生态移民的社会学分析
一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定位:环境政策研究的社会学视野
(三)研究方法与调查地点
二 生态移民政策的诞生:危机下的中央与地方
(一)“生态”权威的生成
(二)“移民”逻辑的引入
三 生态移民过程中的政府、市场与家户
(一)失败的“实验”
(二)生态移民村的“落成”
(三)奶牛业的确立:政府、市场与家户的关系网络
(四)移民过程:动员、博弈与曲折
(五)生态移民的“发展”
四 地方政府在“生态治理”中的“双重”角色
五 结语
国家、市场与社会:秦淮河污染治理的多维动因
一 秦淮河治理:历史和现实
二 问题是怎样浮出水面的?
三 城市形象建设与国家权力的运作
四 市场的力量
五 社会:意识与行动的脱节
六 结论与讨论:污染治理与“中国特色”
从承包到“再集中”——中国北方草原环境保护政策分析
一 草场承包及其影响
二 “再集中”的草原环境政策
三 从承包到“再集中”
再论人水和谐——太湖淮河流域生态转型的契机与类型研究
一 “拐点”问题
二 被迫的转型
三 生态利益后觉
四 生态利益先觉
政府内部上下级部门间谈判的一个分析模型——以环境政策实施为例
一 研究问题
二 科层组织内部的谈判模型
(一)研究背景
(二)分析概念
(三)模型建构
三 个案研究:环境政策领域中的谈判行为
(一)委托方的启动:动员模式还是常规模式
(二)代理方的应对策略:正式谈判、非正式谈判,还是准退出
四 讨论与结论
第五单元 环境与社会
从“大养蟹”到“养大蟹”的环境社会学分析——兴村个案研究
一 导言
二 “大养蟹”及其悲剧成因分析
三 从“大养蟹”到“养大蟹”的转型机制分析
(一)“养大蟹”原理分析
(二)转型机制分析
四 “大养蟹”与“养大蟹”比较分析
五 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启示
剧变的草原与牧民的栖居——一项来自内蒙古的环境人类学研究
一 理论关怀与研究方法
二 在草原上放牧:生活的整体性
三 “切割”与“抽离”:被改变的环境
四 “适应”与“突破”:栖居的意涵
与“不确定性”共存:草原牧民本土生态知识
引言:草原生态治理中的知识政治
本土生态知识的研究脉络
(一)本土生态知识与“发展”的人文反思
(二)本土生态知识作为历史性的实践
(三)本土生态知识与社区的能动性
环境资源的“不确定性”与游牧生计
(一)实践与技术的层面
1.以“风险感知”为中心的“关系性”的分类系统
2.以“流动性”中心的实践策略
(二)制度与文化的层面
⒈自主决策的社会空间
2.以“共有”为基础的互惠交换
3.以“神圣自然”为基础的集体规范
结语
生态与生计——神农架下谷坪土家族民族乡动物与人争食考察
一 深生态学的产生背景、基本理念及局限
二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的历史沿革及生态建设成果
三 生态环境建设的负效应——动物与人争食
四 解决动物与人争食问题的经验总结与政策反思
牧民应对气候变化的社会脆弱性——以内蒙古荒漠草原的一个嘎查为例
一 背景
二 案例研究地和研究方法
三 苏尼特左旗近40年气候变化特征:暖干趋势和协同灾害
(一)暖干趋势和气温波动幅度增加
(二)协同灾害的增加
四 应对气候变化的产权制度基础:畜草双承包责任制
(一)畜草双承包责任制在白音嘎查的实施
(二)畜草双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对牧民社会关系的影响
五 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风险暴露加剧
(一)气候变化对嘎查整体的影响
(二)气候变化对牧户生计的影响
六 承包制下牧民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减弱
(一)缩小的策略选择空间
(二)高成本的移动策略
(三)草场保护政策对于牧民抗灾策略的限制
七 结论与讨论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