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非洲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地域广阔,物产丰富,历史文化悠久,人口约10亿,共有53个独立国家和1500多个民族,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球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年来,非洲局势发展总体平稳,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一体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国际社会对非洲关注和投入不断增加,非洲在国际格局中地位有所上升。中国是非洲国家的好朋友、好伙伴,中非传统友谊源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朝,中非双方就互有了解,并开始间接贸易往来。1405—1433年,明朝航海家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其中4次到达东非沿海,至今肯尼亚等国还流传着郑和下西洋的故事。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非关系新纪元。1956年5月,中国同埃及建交,开启了新中国同非洲国家的外交关系。中国曾大力支持非洲人民反帝反殖、争取民族独立的正义斗争;在非洲国家赢得独立后,中国坚定支持非洲国家维护主权和尊严、真诚无私地帮助非洲国家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赢得了非洲朋友的尊重和信任。中非友好经受住了时间和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中非人民的友谊与日俱增。进入新世纪以来,在中非双方领导人共同关心和亲自推动下,中非关系在传统友好基础上呈现新的全面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2000年10月,中非合作论坛正式成立并召开首届部长级会议,这在中非关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此后论坛逐步发展成为中非集体对话的重要平台和务实合作的有效机制。2004年和2006年,胡锦涛主席两次访问非洲,同非洲领导人就新形势下进一步发展中非关系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2006年初,中国政府发表《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将“真诚友好,平等相待;互利互惠,共同繁荣;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相互学习,共谋发展”确定为新时期中国对非政策的总体原则和目标,受到非洲国家的普遍赞赏和欢迎。2006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成功举行,中非领导人共同确立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胡锦涛主席代表中国政府宣布了加强中非务实合作、支持非洲国家发展的8项政策措施,中非关系由此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07年初,胡锦涛主席专程访问非洲,全面启动了北京峰会后续行动的落实。2009年2月,胡锦涛主度再次访问非洲,进一步巩固了中非传统友谊,拓展了双方务实合作,有力推动了北京峰会各项成果的全面落实。在短短的8年时间里,中非经贸合作取得跨越式发展,中非贸易额从2000年首次突破100亿美元上升至2008年的1068亿美元,提前两年实现1000亿美元的目标。中非在文化、科技、金融、民航、旅游等领域的合作也取得新的重大进展。随着中非关系的蓬勃发展,中国社会各界深入了解非洲与中非关系的兴趣和需求逐年上升,这对国内从事非洲问题研究的专家学者提出了新的任务和需求。在此背景下,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主持编撰的大型非洲研究丛书《非洲研究文库》应运而生。《非洲研究文库》由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按照“学科建设和社会需求并重”、“学术追求与现实应用兼顾”的原则,遴选非洲研究领域的重点课题,分《非洲高等教育国别研究》、《中非关系研究》、《非洲国际关系研究》、《非洲发展研究》、《非洲研究博士论文》、《非洲专题史》、《非洲国别史》、《非洲研究译丛》等八个系列逐步编撰出版,集学术性和知识性为一体,力求客观地反映非洲历史和现实,是一项学科覆盖面广、具有鲜明特色的非洲基础研究成果。这套丛书致力于为研究非洲问题和中非关系提供详尽的史料和新颖的视角,有利于增进各界对非洲的深入了解和认知。丛书第一本《全球视野下的达尔富尔问题研究》于2008年10月问世,社会反响良好,该书对全面客观地了解达尔富尔问题和中国对非外交具有积极意义。《非洲研究文库》的推出离不开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的辛勤工作。浙江师范大学开展对非洲研究工作已有十多年历史,取得不少成果,2007年9月,该校正式成立非洲研究院。这是国内高校中首家综合性非洲研究院,设有非洲政治与国际关系、非洲经济、非洲教育、非洲历史文化4个研究所,以及非洲图书资料中心、非洲艺术传媒制作中心和非洲博物馆,是教育部教育援非基地,在喀麦隆建有孔子学院,为推动中国的非洲问题研究、促进中非关系、文化交流和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我本人多年从事和主管对非外交,对非洲大陆和非洲人民怀有深厚感情。得知世界知识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与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合作推出《非洲研究文库》系列丛书,甚为欣慰。我为越来越多的国人将通过丛书进一步了解非洲和中非关系,进而为中非友好事业添砖加瓦感到振奋;我也为中国学者在非洲和中非关系研究领域取得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成果感到高兴。我相信,《非洲研究文库》系列丛书的出版,将推动国内对非洲和中非关系的研究更上一层楼。谨此作序,以表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助理 翟隽2009年2月
全部显示∨
深入了解非洲,增进中非友好——《非洲研究文库》总序
前言
序言
全球化背景中非洲高等教育的本土化(代序)
第一章 绪论:埃塞俄比亚经济社会与教育形态概述第一节 贫弱的经济与深重的教育发展历史
第二节 国家教育体制的初步形成
第三节 教育的跨世纪发展与挑战
第二章 埃塞俄比亚高等教育历史考察第一节 宗教统治时期的教育
第二节 高等教育的现代化进程及其缓慢发展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高等教育
第三章 埃塞俄比亚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与政策研究第一节 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历史考察
第二节 现行高等教育的法律与政策框架
第三节 高等教育质量及其监管机构
第四章 埃塞俄比亚高等教育课程发展与人才培养第一节 埃塞俄比亚高等教育课程发展考察
第二节 亚的斯亚贝巴大学的人才培养
第三节 三所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
第五章 埃塞俄比亚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第一节 AAU科学研究的历史考察
第二节 AAU的研究机构及其科学研究活动
第三节 关于埃塞俄比亚教育研究的研究
第六章 埃塞俄比亚高等教育与社会服务第一节 “大学服务计划”的历史考察
第二节 高等农业教育与农业发展
第三节 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
第七章 埃塞俄比亚教师教育与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第一节 中小学教师培养与培训
第二节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
第八章 埃塞俄比亚高等教育的财政经费改革第一节 高等教育财经体制与状况
第二节 教育收益率与高等教育规模
第三节 高等教育经费改革——“成本分担”制
第四节 “成本分担”实施的前景预期
第九章 埃塞俄比亚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第一节 入学机会差别——社会公平的挑战
第二节 高等教育的性别平等问题
第十章 保障高等教育质量,迎接世纪挑战第一节 现代化背景下的埃塞俄比亚高等教育
第二节 埃塞俄比亚高等教育扩张及其所带来的质量挑战
第三节 全球化视角下应对挑战的策略
参考文献
后记
该书无电子版哦,想阅读点购买纸书吧,现在还在打折喔(⊙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