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数字出版>数据库产品>数据库产品详情

中华思想通史资料库

发布日期:2025-07-18 11:06







为探索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精神内因和思想动力,推出真正代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深刻反映中国道路、中国精神和中国学术的标志性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2014年10月决定启动大型科研项目——《中华思想通史》编撰工程。这是中国社科院重大学术创新工程,也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被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十四五”重大学术经典研究工程项目。上溯远古,下迄当今,其目的就是通过研究编撰中华思想史,构建中华思想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派,全面揭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思想变迁发展历程,挖掘、总结、概括、弘扬中华优秀思想的精髓要义和核心基因,揭示中华民族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优秀思想的源与流,展现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奋发图强的思想源泉、精神动力和道德遵循,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无愧于历史和时代的思想贡献。


“中华思想通史资料库”项目是以《中华思想通史》编撰工程为基础开发的大型文献数据库项目,是“中华思想通史”编撰工程项目的重要成果和展示平台。


文献内容分为七编:


原始社会编 以社会发展进程为轴,按照社会思想观念、宗教观念、宇宙观、自然知识、符号、艺术这几类观念将考古资料分类归类,结合典型的260个考古遗址,探索中华精神文明起源的起始。

奴隶社会编 分为夏商西周卷和春秋战国卷,春秋时期按思想观念分类,战国时期则按照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这些学派分类,围绕孔子、孟子、庄子、老子等思想家及《史记》《吕氏春秋》等著作展开思想精髓的论述。

封建社会编 根据现代学科分类从政治思想、哲学思想、经济思想、法律思想、军事思想、社会思想、民族思想、史学思想、科技思想、教育思想十个门类,以时代演进为顺序,以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思想的演变为主线,将重要的思想家著述、思想学说及思想史料编排在相应的历史时期、思想观念之下,并撰写题记、正文、解说、注释等。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编

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编

中华宗教思想编 本编第一次突破单一宗教藏经的界限,突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的界限,完整地呈现了我国历史上的宗教理论、宗教实践、外来宗教中国化以及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等方面的内容。

中华文艺思想编 以人物为纲,通过人物图谱、著作论著,呈现中华文艺思想。


全库经典著录包括58本中华思想史相关的研究著作,约12万条条目、3000张图片,展示了约260个典型遗址,涉及了近2万部论著、2000余位思想家,文献全文共计2.1亿字。


《中华思想通史》编撰工程项目由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王伟光任总主编,张海鹏、耿云志、方克立等学部委员为顾问,王震中、魏道儒、刘跃进等多名学部委员和多名学科带头人担纲,参与整理编纂的近百位专家学者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北省社科院等全国各地高校和科研单位。


“中华思想通史资料库”项目是学术界第一次将中华优秀璀璨的文化以思想和历史为主线进行文献挖掘和实体关系可视化研究。力图通过中国思想史的研究,揭示出中华民族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主流精神和基因密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不负于历史和时代的贡献;弘扬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继承中华传统优秀思想文化,贯通古今的集大成之作;挖掘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精华,融合汇通外来先进思想文化。


“中华思想通史资料库”体系结构清晰,内容详实,包含从原始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期间,各类思想学说已名家名篇名作摘录,并配以当代学者的解说等内容,是国内唯一的全面系统性展现中华思想演变发展历史过程的大型文献资料平台,也是历史上第一次通过网络数据库的形式集中展示新时代中国学者关于“中国思想通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传播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