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文学地理学原理:全2册

Principles of Literary Geography

纸书售价: 206.4 纸书定价:¥258.0 电子书售价: 103.2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全部显示∨

全部显示∨

目录

上卷
导论 “新文学地理学”之辩
一 新命题的提出
(一)从“地理学”到“新地理学”
(二)从“文化地理学”到“新文化地理学”
(三)从“文学地理学”到“新文学地理学”
二 关键词Ⅰ:还原
(一)通过既有文献梳理的“还原”
(二)通过相关论著翻译的“还原”
(三)通过中西学术交流的“还原”
三 关键词Ⅱ:重构
(一)概念界说
(二)学科定位
(三)理论建构
(四)方法创新
四 关键词Ⅲ:超越
(一)古今维度的超越
(二)中西维度的超越
(三)学理维度的超越
五 关键词Ⅳ:回归
(一)本土回归
(二)本位回归
(三)本原回归
六 学术板块结构
第一章 文学地理学的成长历程
一 中希发轫时期
(一)“地理”概念的原初意涵
(二)“描述地理学”的不同形态
(三)文学经典的地理学阐释
二 中国轴心时期
(一)史志与文学地理
(二)文论与文学地理
(三)集序与文学地理
(四)专题论著与文学地理
(五)文学地理的主题聚焦
三 西方轴心时期
(一)文学地理学的理论奠立
(二)文学地理学的多向探索
(三)文学地理学的正式诞生
四 中西并盛时期
(一)西方文学地理学的空前盛势
(二)中国文学地理学的全面复兴
五 “显学”辩证观
(一)西方“显学”辩证观
(二)本土“显学”辩证观
第二章 文学地理学的概念界说
一 文学地理学
(一)“文学地理学”的概念变迁
(二)“文学地理学”的复合概念系统
二 地域批评
(一)“文学地域主义批评”与“地域批评”
(二)“地域文学”概念转换与“地域批评”
(三)复合概念系统中的“地域批评”
二 地理批评
(一)地理批评学派的“地理批评”概念
(二)“文学地理批评”的本土释义
(三)复合概念系统中的“地理批评”
三 地图批评
(一)“文学制图”与“地图批评”
(二)“文学地图”与“地图批评”
(三)“文学图志”与“地图批评”
(四)复合概念系统中的“地图批评”
四、地理诗学
(一)“地理诗学”概念的提出
(二)“地理诗学”的相关概念
(三)复合概念系统中的“地理诗学”
五 定义与界说
(一)跨学科互融模式
(二)文学本位立场
(三)空间研究重心
(四)通向学科之路
第三章 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定位
一 双重参照系
(一)参照系一:大学学科理论
(二)参照系二:大学学科目录
二 文学本位论
(一)金克木的文学本位论
(二)杨义的文学本位论
(三)梅新林的文学本位论
(四)邹建军的文学本位论
(五)李仲凡的文学本位论
(六)曾大兴的文学本位论
(七)钟仕伦的文学本位论
三 地理本位论
(一)杜特与杜莎的地理本位论
(二)布罗索的地理本位论
(三)克朗的地理本位论
四 双重属性论
(一)陶礼天的双重属性论
(二)胡阿祥的双重属性论
(三)戴俊骋的双重属性论
(四)马晶的双重属性论
五 谱系与边界
(一)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归属
(二)文学地理学的学科谱系
(三)文学地理学的学科边界
第四章 文学地理学的理论建构
一 “三原”重构论
(一)从“二原”到“三原”论
(二)“三原”理论的重构
二 版图复原
(一)空间范域
(二)板块结构
(三)中心定位
(四)边缘活力
(五)区系轮动
三 场景还原
(一)场景还原的双重功能
(二)场景还原的主旨导向
(三)场景还原的贯通路径
四 精神探原
(一)“精神探原”的基点:“诗性空间”
(二)“精神探原”的开放性:“文化空间”
(三)“精神探原”的深邃性:“原型空间”
(四)“精神探原”的指归:“终极空间”
五 空间阐释学
(一)“空间阐释学”的学术主旨
(二)“空间阐释学”的模型建构
第五章 文学地理学的空间聚焦
一 空间分层理论
(一)“空间”概念序列辨析
(二)文学地理的空间构型
二 客体之第一空间
(一)自然地理空间
(二)人文地理空间
(三)自然—人文地理空间
(四)“地理”与“天文”之间
三 主体之第二空间
(一)籍贯地理:本土之“根”
(二)活动地理:人生之“旅”
(三)从显性空间到隐性空间
(四)“心理图式”与“心灵地图”
四 文本之第三空间
(一)“文本空间”的重构机制
(二)“文本空间”的主要特性
五 传受之第四空间
(一)传播空间与文学地理
(二)接受空间与文学地理
六 四重空间组合
(一)组合原理与循环结构
(二)复合结构与内在逻辑
第六章 文学地理学的情结动力
一 “恋地情结”动力
(一)“恋地情结”的相关概念
(二)“恋地情结”与空间情感
(三)空间情感与空间情结
二 家园—他乡之维
(一)源远流长的“家园”情结
(二)难以释怀的“异乡”心结
(三)“精神望乡”的机制与内涵
三 城市—乡村之维
(一)传统社会的“城—乡”空间流向
(二)现代城市文学空间的向往与批判
(三)乡村文学空间转型与田园—乡土小说
(四)城乡对位的三重空间模型与意义
四 本土—异域之维
(一)异域文学—文化空间的构成
(二)互为异域的中西文学镜像
(三)空间交错、双重体验与文化融通
五 现实—超越之维
(一)神话—原型空间的原始超越性
(二)文学魔幻空间的“内源性”与“外向性”
(三)“浓缩空间”的形态及文学主题
六 精神漂泊与皈依
(一)精神漂泊的永恒主题
(二)宗教原型之“家园”的精神指归
(三)政治伦理之“家园”的精神指归
(四)文化寻根之“家园”的精神指归
(五)精神漂泊与皈依的悖论意义
下卷
第七章 文学地理学的路向选择
一 路向选择依据
(一)“四个传统”理论的有益启示
(二)“四重空间”重构的内在需要
(三)“四大层次”集成的前沿方向
二 传统研究之路
(一)“地域文学”与“区域文学”之辩
(二)中西“地域研究”的传统与取向
(三)“地域—区域研究”的转换与困境
(四)“地域—区域研究”的突破方向
三 新兴研究之重
(一)“空间研究”的新增长点
(二)“空间研究”的突破方向
(三)“传播研究”的后发优势
(四)“传播研究”的突破方向
四 未来研究之势
(一)“新组合”之趋势
(二)“新技术”之趋势
(三)“新媒介”之趋势
五 三向交互效应
(一)“三向交互”的文化引领
(二)“三向交互”的突破方向
第八章 文学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 “二元研究法”
(一)跨学科方法的多元取向
(二)科学—审美的二元复合
二 “地→文”范式论
(一)“地→文”范式论的探索历程
(二)“地→文”范式论的三种方法
三 “文→地”范式论
(一)“文→地”范式论的探索历程
(二)“文→地”范式论的三种方法
四 跨界对话机制
(一)双重范式规约论
(二)双重范式协同论
(三)双重范式重构论
第九章 文学地理学与文学地图
一 三种形态演变
(一)三种历史形态
(二)双重学术取向
二 “空时”坐标
(一)“空时”坐标的理论基础
(二)“空时”坐标的“五化”组合
三 “图文”结构
(一)“图—文”关系的重构
(二)文学地理的“图像化”
(三)地理图像的“文学化”
(四)“图—文”结构的三重境界
四 “互文”功能
(一)“文本”释义系统与功能
(二)“图本”释义系统与功能
(三)“文本”—“图本”的互文功能
五 双重“语言”论
(一)双重“语言”相互作用的不同方式
(二)文学地图的价值定位与突破方向
第十章 文学地理学与文学史学
一 分途与同趋
(一)第一回合的分途与同趋
(二)第二回合的分途与同趋
二 资源重整
(一)资源重整的层序性
(二)资源整合的数字化
三 范式重构
(一)时间主导型的空间发现
(二)空间主导型的时间变型
(三)时空交融型的范式重构
四 意义重释
(一)“神话考古”的启示意义
(二)从“神话考古”到“精神考古”
(三)意义重释与“对位互读法”
五 新体文学史
(一)世界文学观
(二)时空互化论
(三)图文合体论
(四)模型重塑论
参考文献
后记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