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目录
导论 文化民族性问题的中国视域与中国话语
一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 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毛泽东文化民族性思想的思想资源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毛泽东文化民族性思想的思想资源
一 毛泽东文化民族性思想的传统文化底蕴
二 西方文化对毛泽东文化民族性思想的启迪
第二节 毛泽东文化民族性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 “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二 “每一种民族文化中,都有两种民族文化”
三 “无产阶级文化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四 “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
五 “无产阶级文化并不取消民族文化”
第二章 毛泽东文化民族性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毛泽东文化民族性思想形成与发展的条件
一 社会历史背景——民族危亡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二 实践基础——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革命与建设道路
三 思想理论条件——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党内外知识分子思想
第二节 毛泽东文化民族性思想形成与发展过程
一 毛泽东的早期文化民族性思想
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文化民族性思想的发展和成熟
三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文化民族性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章 毛泽东文化民族性思想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文化民族性的成因
一 地理环境
二 经济与政治状况
三 文化传统
第二节 文化民族性的基本内涵
一 维护民族的尊严和独立
二 反映民族的实际和特点
三 具有独特的民族形式和风格
四 与世界先进文化相互学习相互发展
第三节 文化民族性的表现
一 表现领域
二 表现形式
第四节 维护和发展文化民族性的重要性
一 有利于提高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 有助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 有益于世界文化的多样化和健康发展
第五节 维护和发展文化民族性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一 保护文物古迹古籍
二 学习和研究历史
三 调查研究与掌握国情
四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五 吸收与消化外来先进文化
第四章 毛泽东文化民族性思想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体现了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国际主义的统一
一 “爱国主义就是国际主义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的实施”
二 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和狭隘的爱国主义
第二节 体现了文化的民族化、科学化、大众化的统一
一 文化的民族化离不开文化的科学化
二 文化的民族化内在地要求文化的大众化
第三节 体现了文化的批判、继承、创新的统一
一 “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二 “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三 “继承和借鉴决不可以变成替代自己的创造”
第四节 体现了文化的民族性、时代性、世界性的统一
一 文化既有“中外”之分又有“古今”之别
二 “各国人民应该根据本民族的特点,对人类有所贡献”
第五章 毛泽东文化民族性思想的历史地位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一 马克思恩格斯——唯心主义“文化史观”的颠覆者与新文化理论的创立者
二 列宁——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道路的开辟者
三 毛泽东——受压迫民族和国家民族文化建设道路的探寻者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 毛泽东文化民族性思想是毛泽东文化思想的精华
二 毛泽东文化民族性思想是毛泽东民族思想的构成内容
三 毛泽东文化民族性思想充分体现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第三节 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一 文化民族性体认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历程
二 文化民族性自觉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前提
第四节 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一 “全盘西化派”的文化主张及其得失
二 “东方文化派”的文化主张及其得失
三 毛泽东文化民族性思想对于中华文化发展的独特贡献
第六章 毛泽东文化民族性思想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继承与发展——从民族文化重建走向民族文化复兴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民族性自觉
二 时代变迁与民族文化建设面临的新课题
第二节 启示与借鉴——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一 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不同文化平等对话与交流
二 坚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三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华民族新文化
四 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第三节 评价与反思——以大众化重建民族性理路的得与失
一 以文化大众化重建文化民族性理路及其深远影响
二 以文化大众化重建文化民族性理路的历史教训
结束语 毛泽东文化民族性思想理解中的若干误区及澄清
参考文献
后记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备案序号: 京ICP备05032912号-1 地址: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邮编:10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