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马克思恩格斯不是专门的文艺理论家,但他们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经典论著,有大量关于文学艺术的论述,有对文学艺术实践精细而深入的马克思主义的分析,蕴含和集中体现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原理,是一百多年来蓬勃发展、兴旺发达的包括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在内的全球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起点、本源和基础。因此,我们要在文艺批评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首先要学习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文艺理论思想,充分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原典所阐释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正确地指导中国当下社会主义文艺的健康发展。
全部显示∨
冯宪光,祖籍山西盂县,1945年12月生于重庆市,1964年考入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1968年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主要著作有《文学价值的追求》(四川文艺出版社)、《“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思想》(四川大学出版社)、《“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重庆出版社)、《审美意识形态的文本分析》(四川大学出版社)、《马克思美学的现代阐释》(四川教育出版社)、《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当代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在革命与艺术之间——二十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文艺理论研究》(巴蜀书社)等。主编有《文艺学基础理论》(四川大学出版社)、《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思想发展史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本体论形态研究”丛书(巴蜀书社)等。已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文艺理论与批评》、《外国文学研究》、《社会科学战线》、《社会科学研究》、《吉林大学学报》、《四川大学学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等报刊发表论文、评论百余篇。
全部显示∨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起源和基础(一)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诞生是文论史上的伟大变革
(二)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奠定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理论基石
二 马克思恩格斯奠基的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主要思想(一)文艺在整体社会结构中是人类精神生活中的社会意识形态形式
(二)文艺是人在精神活动中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
(三)文艺创作与文艺批评的原则和方法
三 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文论思想(一)文艺反映社会生活的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
(二)美学批评与历史批评有机结合的典范性杰作——托尔斯泰评论
(三)加强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的可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