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对人类共通的“诗心”、“文心”矢志不移的探讨与追求,贯穿钱锺书理论文本始终,形成了广博精深的思想体系,其旨归显示出对“五四”主流功利主义文学倾向的明显偏离与纠正意向。本成果对其进行了整体观照与研究,主要以审美性为线索,分别围绕文学的本质、文本、创作、发展以及阐释等范畴展开,具体梳理与分析钱锺书在这些问题上的认识、态度、方法与意图及其形成的历史文化语境和学术系谱,尤其注意抉发其沟通中西、融汇古今的特点,进而以此探测和把握钱锺书独特文学选择与思想倾向的成因、特征与意义,从而充分彰显其在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史上的突出贡献与历史地位。具体内容如下:绪论述评相关研究成果,并说明写作缘起、价值、方法与创新之处。第一章 钱锺书的学术生存与理论形态钱锺书的家学渊源、求学经过、治学经历以及社会文化变迁等独特学术生存语境,积极参与其思想建构并赋予其独异的“现代性”品格。它呈现这样一种复杂情境,一方面因为对于“世界的认识”不过是一种“诗意的认识”,因此“不耻支离”、执着现象、解构体系,便成为“文章所包含的态度”;另一方面在前者的深层,又隐含一个以审美性为立足点,不断探讨文学规律与现象的潜在体系。这两方面相反相成,构成一种悖论性存在,显示出钱锺书文学思想内在的张力。第二章 文学的“定指”:“文学性”独特的思想方法与审美选择,决定了钱锺书对文学的相对主义认识:“存在判断与价值判断合而为一”,但“文学虽无定义”,却“固有定指”。根据前者,他将文学与社会文化系统沟通,表明其心理特征。根据后者,他将文学与哲学、历史、情感体验等逐一联系甄别,突出其形象性、虚拟性与情感性;又将文学与禅宗、音乐、绘画等艺术门类予以比较区分,强调其语言特征。这种对文学的相对主义处理与同期西方形式主义对文学所采取的态度是一致的:充分考虑文学的复杂性,不给明确的定义,只是探讨它的“文学性”,从而避免了决定论与绝对论倾向。同时,正像后者在西方向“历史的或意识形态的功利观”所致力的批驳一样,钱锺书立足本土语境,向“功利观”的中国形态猛烈抨击,力图使文学确立自己的独立地位。第三章 文学文本:审美价值结构“文学性”认知的审美意向反映在钱锺书的文本观上,就是文本被视作一个审美价值结构,而非主流一向认为的,是一个“载物”或“载道”的容器。对此,他以辩证思维为理论透镜加以阐述。首先他反对将“题材与体裁或形式分为二元”,指出“言即是物,表即是里”,二者对立统一,不可外在拆分;并借鉴中西文论中把文本视为一个不同质整体予以层次分析的做法,将文本分为语音、语意与神韵三个层面,前两者与后者一实一虚,相辅相成。进而又从谋篇、布局、语言等不同视角,分别提出“首尾俱应,乃为尽善”“一与不一相辅成文”“诗歌乃反常之语言”等深富辩证意蕴的命题,以揭橥文本内在秩序与审美空间的紧张与充实。一反以“有物”论为代表的“五四”启蒙主流文本工具化认识论倾向,而真正把文本当作审美载体看待。第四章 文学的创作主体:“妙悟”与“力学”钱锺书文本中存在一个重要理念:“文人为高出学人”,两者的区别就是“才”:“诗有别才”,以致“艺之成败,系乎才也”。钱锺书语意中的“才”,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能力,而是人最高层面的那种超越性智能,即中西神秘主义诗学所强调的“悟性”、“直觉”,它是审美创造的关键。同时他又认为“夫悟而曰‘妙’,未必一蹴即至也”,“悟亦必继之以躬行力学”,具体途径乃“化书卷见闻作吾性灵”,强调文化积累与后天学习对于创作主体的重要性,由此与神秘主义区别开来。第五章 文学创作:“得心应手”文学实际是一个“得心应手”的具形化过程。钱锺书猛烈批评感伤主义“执情强物”创作方法,而对具有直觉主义倾向的“即物生情”观却大加推崇,要求文学应创造美的“妙境”,而不是简单机械的“镜子”式模仿与反映。“得于心”还得“应于手”,钱锺书以为应“执心物两端而用厥中”,而不能像克罗齐那样“执心弃物”。本质上这是一种艺术形塑的过程,有才情更需技巧:“歌者情感之艺术表现也”。其创作真实体现了这一智性化倾向,是中国现代理性主义文学思潮的有力组成部分。第六章 文学在“对话”中发展在钱锺书看来,文学应该按照艺术的内在规律与审美尺度判定价值,并在古今、中西、学科的“对话”交流中发展自身。于是从纵的维度,他为“复古”论辩护,反对以进步主义的“后来居上”的价值观为尺度裁断文学优劣,并对建基在功利观上的白话文、新文学持批评态度,而对不求创新,一味剽窃的“仿古”风习深恶痛绝;从横的维度,他强调“打通”与“对话”,主张文学跨学科、国界的互参、互识、互补与互利,反对自我封闭、固守一隅。这种既坚守又敞开的“对话”原则,正是文学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因。第七章 文学的接受与阐释:“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一语蕴含丰富的阐释学思想。它体现了作者—文本—读者之间的三角关系。逻辑起点是作者,通过言意矛盾、非理性力量,反映在文本上,显示审美复杂性,表征文本对作者的超越,为阐释提供必要性与可能性。落脚点是读者,需经历两个循环,一个是文本释义的循环,一个是读者理解的循环,前者为寻求“正解”,后者则为突破“正解”,表征读者对文本的超越。三者之间互为主体,双向超越,形成一种循环反复的对话关系。而中心是文本,一切都紧紧围绕审美复杂性的形成、构成与理解展开。其中内含古今中外各种阐释理念,融化于钱锺书对各种文化文学现象的理解与阐释之中。钱锺书的文学阐释论是其对整个“文学性”认知的全面回顾与综合。结论部分,总结概括钱锺书文学思想的精神品格及其意义与价值。
全部显示∨
第一章 钱锺书的学术生存与理论形态第一节 钱锺书学术生存的内在理路一 “博览中西”与“思想发萌”
二 “走向西洋”与“回归自身”
三 “打通”与“照明”
第二节 “非体系”:对现代西方模式的反动
第三节 “潜在体系”:内在整一性一 整体论述构架——通观圆览
二 论述内容的存在形态——网状结构
三 主题、方法与原则的始终如一性
第二章 文学的定指:“文学性”第一节 文学是心理状态的表现一 文学“表示出一种心理状态”
二 与马克思主义“审美意识形态”观的比较
三 对实证主义社会学文学观的“负”模仿
第二节 文学应“以能文为本”一 “诗也者,有象之言”
二 “哀怨起骚人”
三 “诗可凿空”
第三节 “诗者,艺之取资于文字也”一 文学与禅宗:“诗自是文字之妙,非言无以寓言外之意”
二 文学与音乐:“文字弦歌,各擅其绝”
三 文学与绘画:“诗中有画而又非画所能表达”
第三章 文学文本:审美价值结构第一节 “言即是物,表即是里”
第三节 文学作品的辩证构成一 文学作品的辩证构成
二 “事理”—“心理”—“文理”
第四章 文学的创作主体:“妙悟”与“力学”第一节 “艺之成败,系乎才也”
第二节 “悟亦必继之以躬行力学”一 “夫悟而曰‘妙’,未必一蹴即至也”
二 “化书卷见闻作吾性灵”
第五章 文学创作:“得心应手”第一节 “强物”与“即物”一 “执情强物”
二 “即物生情”
第二节 “执心物两端而用厥中”一 “应手之难”
二 “得手应心”
第三节 “歌者情感之艺术表现也”一 “诗者,艺也”
二 钱锺书的智性化写作
三 钱锺书的文学存在与中国现代智性思潮
第六章 文学在“对话”中发展第一节 “复古”与“仿古”一 “文学进化”与“复古”
二 “影响的焦虑”与“仿古”
第二节 “打通”与“对话”一 将人文社科“打通”为一家
二 文学间的对话
第七章 文学的接受与阐释:“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第一节 “作者未必然”一 “名可名非常名”
二 “天成”与“非我”
三 “以默佐言”与“具体化”
第二节 “读者何必不然”一 “考词之终始”:文本释义之“循环”
二 “以今度古、即近知远”:读者理解之循环
结语 钱锺书文学思想的精神品质与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