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2017年的中国迎来了党的十九大,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春江水暖鸭先知,社科腾跃正此时。2014年8月出台的《加快推进南京社科强市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要“更好地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南京创成率先大业、建设人文绿都、奋力走在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前列中的理论支持和思想引领作用”,标志着南京社会科学界正肩负起更加神圣而重大的资政育人历史使命,同时也迎来了南京社会科学学术繁荣、形象腾跃的大好季节。值此风生水起之际,南京市社科联、社科院及时推出“南京社科学术文库”,力图团结全市社科系统的专家学者,推出一批有地域风格和实践价值的理论精品学术力作,打造在全国有特色影响的城市社会科学研究品牌。为了加强社会科学学科高地建设、提升理论引导和文化传承创新的能力,我们组织编纂了南京社科学术文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遵循,直接促进了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的创新,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方向和路径。本套丛书的重要使命即在于围绕实践中国梦,通过有地域经验特色的理论体系构建和地方实践创新的理论提升,推出一批具有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的社科成果,努力攀登新的学术高峰。为了激发学术活力打造城市理论创新成果的集成品牌、推广社科强市的品牌形象,我们组织编纂了本套文库。作为已正式纳入《加快推进南京社科强市实施意见》资助出版高质量的社科著作计划的本套丛书,旨在围绕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质量推进“强富美高”新南京建设的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创建具有南京地域特色的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在建设与南京城市地位和定位相匹配的国内一流的社科强市进程中,推出一批具有社会影响力和文化贡献力的理论精品,建成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品牌,由此实现由社科资源大市向社科发展强市的转变。为了加强社科理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出一批有全国知名度的地方社科名家,我们组织编纂了本套文库。本套丛书的定位和选题是以南京市社科联、社科院的中青年专家学者为主体,团结全市社科战线的专家学者,遴选有创新意义的选题和底蕴丰厚的成果,力争多出版经得起实践检验、岁月沉淀的学术力作。借助城市协同创新的大平台、多学科交融出新的大舞台,出思想、出成果、出人才,让城市新一代学人的成果集成化、品牌化地脱颖而出,从而实现社科学术成果库和城市学术人才库建设的同构双赢。盛世筑梦,社科人理应承担价值引领的使命。在南京社科界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期待“南京社科学术文库”成为体现理论创新魅力、彰显人文古都潜力、展现社科强市实力的标志性成果。叶南客(作者系江苏省社科联副主席、南京市社会科学院院长、创新型城市研究院首席专家)2017年10月
全部显示∨
董淑芬,女,中共党员,山东寿光人,法学硕士,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合著有《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网络与社会和谐》《幸福城市论:现代人与文明城市的理想诉求》《城市新移民:南京市流动人口研究报告》《社会大分化——南京市社会分层研究报告》等著作;合作主持民政部李嘉诚大爱之行重点示范项目《南京市级重点困难群体帮扶行动》,结项获评为“突出表现的项目”;重点参与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研究》等多项;主持和参与南京市社科咨询课题50多项,其中主持项目包括《南京市企业职工收入分配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南京市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与对策研究》等;在《学海》《理论与改革》等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参加课题及论著曾先后获得过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优秀成果一、二等奖等。
全部显示∨
第一章 和谐企业劳动关系第一节 劳动关系的内涵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企业劳动关系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构建和谐企业劳动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节 深入构建和谐企业劳动关系
第二章 工人阶层的收入分配第一节 企业收入分配政策的演变
第二节 工人阶层收入分配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工人阶层收入分配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节 合理调整工人阶层收入分配的对策思路
第三章 工人阶层的文化消费第一节 扩大和引导工人文化消费的必要性
第二节 工人阶层文化消费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工人阶层文化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
第四节 扩大和引导工人阶层文化消费的对策与建议
第四章 工人阶层的心理健康第一节 心理健康的定义及标准
第二节 工人阶层心理健康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工人阶层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影响因素
第四节 促进工人阶层心理健康的对策与建议
第五章 工人阶层的敬业度第一节 敬业度的理论构架
第二节 工人阶层敬业度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影响工人敬业度的主要因素
第四节 提升工人敬业度的对策与建议
第六章 工人阶层的素质提高第一节 提高工人阶层素质的必要性
第二节 提高工人阶层素质的区域经验
第三节 影响工人阶层素质提高的主要因素
第四节 提高工人阶层素质的路径与对策
第七章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第一节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理论构架
第二节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主要因素
第四节 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路径与对策
第八章 走向体面劳动、全面发展的工人阶层第一节 体面劳动、全面发展的理论构架
第二节 工人阶层体面劳动、全面发展的区域特征
第三节 影响工人阶层体面劳动、全面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四节 推动当代工人走向体面劳动、全面发展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