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教学相长”,可谓耳熟能详。《礼记·学记》谓:“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里所说的“教研相长”,则是强调教学和研究的互相促进,互相提高。教学和研究,两者融为一体,相得益彰,那是一个大学教师应该感到很欣慰的事情。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成立20多年来,秉持教研相长的优良传统,一直强调在做好科学研究的同时,做好本科和研究生的教学工作。既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融入教学实践中,又要把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引入自己的科学研究中,由“知不足”“知困”,到“自反”“自强”,确实朝着“教研相长”的方向不断努力。2008年5月,在山西大学举行的建校106 周年纪念活动中,我在大会上有一个发言,题目叫作“走向田野与社会的史学”,初步总结了社会史研究中心成立以来立足前沿、学科融合、关注现实、培养人才、教研相长五个方面所谓的“经验之谈”。其中的“教研相长”如此谈道: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即为师之本。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是重科研而轻教学,它与不合理的各种考核和晋升条件有直接的关联,也与社会风气的影响直接相关。我记得,1985年留校任教后,乔志强先生曾和我有过一次认真的谈话,主题就是讲教学是教师的第一要务,站不稳三尺讲台,就没有立身之本,青年教师要把过好教学关当作工作后的第一关去认真对待,不得丝毫马虎。三十年来,我一直把老师的忠告铭记心间,即使在最近这些年繁重的行政工作压力下,我也尽量给本科生上课,争取上好每一节课。对自己的学生我也如此要求,尽管可能会累一点,但我们作为一个教师,心里实在有一种良心上的满足感。目前,由我带头的《区域社会史研究导论》课程已成为国家优秀精品课程,团队也获得国家优秀教学团队的荣誉。我们还以精品课程为核心,开展了“校园历史文化节”“鉴知精品课程青年教师培训班”两项活动,有关的教材也在积极的编写过程中。事实证明,通过高质量的教学活动,大大促进了科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教研相长绝非空词。“教研相长”是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成立以来的一个好传统。乔志强先生在世时,不仅开拓性地率先开展社会史的研究,而且带领众弟子编写《中国近代社会史》一书,以此获得了教育部优秀教学成果奖,成为至今许多高校本科生、研究生的必读书和教材。乔先生仙逝后,我们又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虽然将研究的重心由整体社会史转向区域社会史,但教研相长却一以贯之,努力以赴。围绕10多年前为本科生开设的《区域社会史研究导论》课程,我们组建了“区域社会史”教学团队,获得了国家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优秀教学团队等荣誉,山西大学历史学科以此成为国家级特色学科,并建立了国家级的校外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2014年,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共同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毋庸讳言,目前中国高等教育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其中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表现比较突出,许多高校的研究机构人员很少甚或没有为本科生上课的教学任务,导致科研与教学的严重脱节。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课堂学习轻研究训练,已经成为普遍诟病的问题。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不足10人,我们既作为研究团队,又作为教学团队,一肩双任,虽苦犹乐,这是因为我们首先是一个大学的老师。在科研和教学的长期实践过程中,我们确实有一份责任感,又有一份快乐感。“教研相长七书”的一个小小意愿,就是把我们长期以来围绕中国社会史、区域社会史的教学实践公之于世,接受大学生、研究生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批评,以便继续深化这方面的工作。以下就“教研相长七书”分别作以简要的介绍:一、乔志强主编《中国近代社会史》(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该书为乔志强先生“和青年教师的集体尝试”,该书分社会构成、社会生活、社会功能三编建构中国近代社会史的知识体系,内容包括人口、家庭、宗族;社区与民族;社层变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人际关系;教养功能;控制功能等。有学者称为“乔氏体系,三大板块”。正文之前有乔志强先生撰写的长达35页的“导论”,讨论社会史研究的对象、社会史的知识结构、研究社会史的意义、怎样研究社会史四个问题。这是国内第一本系统的社会史研究著作,有评论认为此书为社会史研究“从理论探讨到实际操作迈出的第一步”,“具有某种划时代的意义”。该书又有台北南天书局1998年6月中文繁体本,已经成为许多大学本科生、研究生的必读教材。二、行龙主编《区域社会史研究导论》。2004年开始,由我牵头在山西大学历史系开设《区域社会史研究导论》课程,期间,或历史专业选修课,或全校公开课,连续十余年未曾间断。该课程以“集体授课”的形式进行,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的8位教师共同担当本课程的授课任务。2007年,该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次年区域社会史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013年,该课程作为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向社会开放。授课的同时,我们就在进行着相关教材的编写,结合授课实际和学生的反映,大家一起讨论,反复修订,课程讲授—田野考察—修订教材,不断地循环往复,终于完成了这本经过10余年努力而成的教材。该书共七章一个绪论,讲授区域社会史研究的趋向、学科定位、区域特性、小地方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研究的理论、方法、资料等内容,意在提供给学生一个怎样研究区域社会史的入门教材。三、行龙主编《近代山西社会研究——走向田野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本书为“山西大学百年校庆学术丛书”之一种,“是我和近几届硕士研究生共同完成的”。“本书除前面两篇有关社会史及区域社会史的理论问题(行龙:《中国社会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乔志强、行龙:《近代华北农村社会变迁论——兼论地域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外,对近代以来山西人口、水资源及水案、灾荒、集市、民教冲突、祁太秧歌等分专题进行了研究。应当说这些问题都是之前很少涉猎或没有研究过的问题,我们试图从社会史的角度对此进行探讨。”时间过得真快,一晃该书已面世14个年头,昔日的硕士生已成长为大学的教授,我感到很是欣慰。又,正是本书当年的责任编辑郭沂纹先生的肯定和支持,才催生了“教研相长七书”,对此要对她道一声感谢!四、行龙主编《集体化时代的山西农村社会研究》。此书可以看作前书的姊妹篇,也是社会史研究中心硕士生毕业论文修改而成。集体化时代的农村社会研究,是近年来中心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多篇硕士、博士论文围绕此方向展开。该书所涉内容包括两大类:一类为集体化时代的某个村庄问题的研究,典型农村如西沟、张庄,一般农村如赤桥、剪子湾、道备等;另一类为专题研究,如新区土改、医疗卫生、水土保持、农田水利、文化生活等。需要说明的是,正如前书的副标题一样,各篇论文的形成,都实践和体现了“走向田野与社会”的理念。论文“或以资料翔实见长,或以立题新颖取胜,各位都注意到充分利用田野调查和地方文献,下过一番苦功夫”。现经中心诸位教师讨论,从数十篇中选取十篇结集出版,接受读者的指正与批评。五、行龙主编、郭永平副主编《在田野中发现历史——学生田野调查报告(永济篇)》。走向田野与社会,是我们多年来从事社会史和区域社会史教研工作中的追求与实践。“这里的田野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相对于校园和图书馆的田地与原野,也就是基层社会和农村;二是人类学意义上的田野工作,也就是参与观察实地考察的方法;这里的社会也有两层含义:一是现实的社会,我们必须关注现实社会,懂得从现在推延到过去或者由过去推延到现在;二是社会史意义上的社会,这是一个整体的社会,一个‘自下而上’的社会。”行龙:《走向田野与社会》(修订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年版,第19页。田野工作是中心和历史学专业每一届学生的必修课,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这一做法,学生收获良多。位于山西省南部的永济,是我们与永济市人民政府共同建立的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近年来,山西大学社会史研究中心的教师结合《区域社会史研究导论》课程讲授,带领学生在永济进行了多次田野考察,该书收录的学生作品含学术论文、调查报告、田野日记三部分。虽显稚嫩,但对我们而言却十分重要,因为这是多年来学生田野工作的一次集中展现。六、行龙著《山西区域社会史十五讲》。该书从我近年来发表的数十篇有关山西区域社会史的论文中辑出。书分六部分内容,涉及山西区域社会史研究的主要脉络,新的研究领域、田野考察、资料发掘、人物研究及山西大学校史的相关问题。这些论文都是在教学过程中“初次亮相”,进而吸收各方意见成稿,也可以说是本人“教研相长”的成果。七、胡英泽、张俊峰主编《区域社会史研究读本》。这个“读本”,或可叫做“选本”,也就是一个教学参考书。记得我们读大学的时候,有一门课程是“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很受学生欢迎。区域社会史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30年来却有那么多的成果出现,既要选的精当,又要使学生爱读,既要有理论方法的引导意义,又要兼顾具体的实践操作,实在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又,这个读本只收录了部分中国学者的作品,限于篇幅未能收录海外学者的作品(有机会可再编一本《海外读本》),意在使读者减少隔膜感而增进亲近感,这样的初衷或许更符合读者的口味。“学识有限,难免挂一漏万,留遗珠之憾”,并非一句客套话。“教研相长七书”编订之际,既有一分欣慰,又有一分忐忑。我们在长期从事历史研究的过程中,认真地从事了相关的教学工作,从大家的谈论中,从学生的反映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做教师的快乐。另外,“教研相长”又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和努力的过程,在目前这样的环境中也是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心血的过程。过程之漫长并不可怕,好在这个过程是快乐的。时值2016年教师节即将来临,新的学期也将开始,愿以“教研相长七书”以为纪念,期望读者诸位多加指教。“教研相长七书”整理、编排过程中,马维强同志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特以致谢。行龙2016年8月29日于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全部显示∨
乔志强 1928年生。山西大学历史系教授,兼山西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社会史研究中心主任。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现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社会史研究会副会长、山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山西省历史学会理事长、山西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等职。著有(含合著、编著)《中国近代社会史》、《中国近代史新编》、《山西通史》等18部。发表论文、译文50篇。
全部显示∨
第一编 社会构成第一章 人口 家庭 宗族第一节 人口一 人口数量的演变
二 过剩人口问题
三 人口分布及其流动
四 人口诸种结构
第二节 家庭一 家庭的成立
二 家庭结构及其关系
三 家庭的功能
第三节 宗族一 宗族的历史变迁及清代宗族
二 近代宗族的内部结构
三 近代宗族的社会作用
第二章 社区与民族第三节 民族一 民族人口及其分布
二 民族经济的发展
第三章 近代社层变动第一节 社层与绅士集团一 近代社会分层
二 绅士集团
第二节 近代社会流动一 近代社会流动的开端
二 社会流动的方式与特征
第三节 社会结构的变动一 “士农工商”的错动
二 剧烈的阶级分化
第二编 社会生活第四章 物质生活第一节 物质生活演变概况一 服饰
二 饮食
三 居住
四 交通
五 器用
第二节 物质生活与社会变迁一 物质生活的基本特征
二 物质生活的变迁轨迹
三 物质生活变迁的社会作用
第五章 精神生活的特色第一节 生活信仰与精神品格一 神祇信仰与日常生活
二 精神面貌与品格
三 精神生活的倾斜与变动
第二节 娱乐与精神情趣一 传统娱乐形式与特点
二 近代新式娱乐的发展
第三节 礼俗与节日一 包罗广泛的礼俗
二 千姿百态的节日
第六章 人际关系第一节 亲缘关系一 亲缘关系类型
二 亲缘关系的特点与社会生活
第二节 地缘关系一 地缘关系类型
二 地缘关系与社会生活
第三节 业缘关系一 业缘关系主要类型
二 业缘组织
三 业缘关系与社会生活
第四节 人际关系的发展趋势及特点一 人际关系的发展趋势
二 近代人际关系的特点
第三编 社会功能第七章 教养功能第一节 赡养功能一 养济院
二 育婴堂
三 教会与慈幼事业
第二节 自然灾害及其救治一 持续不绝的近代灾荒
二 近代社会的灾荒救治
三 救治功能与救灾思想的发展
第三节 教育功能一 封建教育体系
二 新式学堂的萌芽
三 新式教育系统的形成
第八章 控制功能第二节 规范控制一 封建礼教
二 传统习俗
三 神道之教
四 社会舆论
第三节 社会问题与治理一 鸦片问题
二 械斗冲突
三 娼妓与赌博
四 缠足与溺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