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吐蕃王朝历史军事地理研究

纸书售价: 94.4 纸书定价:¥118.0 电子书售价: 47.2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全部显示∨

全部显示∨

目录

第一章 吐蕃军制及军事扩张之地理基础
第一节 吐蕃王朝军事地理背景
一 青藏高原的自然地理特征
二 吐蕃王朝时期青藏高原区域地理的划分、特征及相互关系
三 青藏高原与周边自然地理单元的关系
第二节 吐蕃军事扩张的初期准备
一 吐蕃王朝的军政制度及其军事化特征
二 吐蕃经济发展与对外扩张的关系
第三节 吐蕃王朝军事部落的分布
第四节 吐蕃统一青藏高原的军事地理区位
第二章 西域绿洲地理与吐蕃军事
第一节 青藏高原与西域的交通
附 西域地区参考地图
第二节 吐蕃用兵西域的军事地理
一 吐蕃王朝初期与唐朝在西域争夺的军事地理
二 吐蕃攻打小勃律的军事地理方略
三 吐蕃在“十姓四镇”之地的武装力量配置
四 吐蕃在帕米尔地区的交通及其军事界限的构成
五 西域绿洲地理对吐蕃军事作战的影响
第三节 吐蕃在西域的军事建置
一 吐蕃的khrom
二 堡寨(rtse)
三 吐蕃在西域的基层军事设施
第四节 吐蕃军事制度在西域的调整
一 吐蕃在西域实施管理的社会基础
二 从出土文献看吐蕃进入西域的部落
三 从兵源看吐蕃军队建设制度的变化
四 绿洲农业地理对吐蕃军队补给制度的影响
五 吐蕃的军事与宗教
第五节 吐蕃军事与绿洲地理
第三章 吐蕃在河湟地区与唐朝的争夺
第一节 河湟地区地理交通与唐蕃战争的关系
一 河湟地区的自然地理与交通
二 唐蕃古道的河湟段路线
三 青海湖西南的军事地理交通
四 河湟地区北部与河西走廊的军事地理交通
五 河湟地区与陇右地区的军事地理交通
六 吐蕃东向扩张的军事地理交通
第二节 吐蕃在河湟地区的军事空间布局
一 大非川战役唐军的行军路线
二 吐蕃初入河湟地区后军队集结的地点及其进攻路线
三 吐谷浑伏俟城地理位置的战略意义及唐大非川之败的内因
附 河湟地区参考地图
第三节 安史之乱前唐蕃军事地理进程中的战场空间布局
一 吐蕃进入湟水流域的路线
二 青海湖区域的攻防空间布局
三 黄河沿岸唐蕃军事建置的部署与吐蕃的军事交通主干线
四 洮河上游流域的对阵空间布局
五 吐蕃通往大夏河流域及洮河流域的军事建置及分布
第四节 安史之乱后吐蕃在河湟占领区的军事建制
一 学界对吐蕃东鄙五道节度辖域的观点
二 “吐蕃东境(鄙)五道节度使”及其设置
三 吐蕃东道节度的辖域与治所
四 “吐蕃东境(鄙)五道节度”军事职官体系
五 吐蕃东境的五道节度
六 吐蕃节度与吐蕃军事制度的新特征——军区化、集团化
第五节 吐蕃部落军事制度下的军队给养
一 吐蕃军队的组成
二 吐蕃军事作战的特点
三 吐蕃军队的给养制度的变化
四 吐蕃军队在河湟地区的分布
五 河湟地区的军事地理特征
第四章 吐蕃在河西走廊的进出
第一节 安史之乱之前吐蕃针对河西走廊的用兵及军事路线
一 吐蕃军队进入凉州的军事地理及交通
二 吐蕃军队进入甘州的军事地理及交通
三 吐蕃军队进入肃州之军事交通
四 吐蕃军队进入瓜沙的军事地理进程
五 渔海、游奕二军——吐蕃后方军勤设置
附 河西走廊参考地图
第二节 从唐军事建置的变化看吐蕃的军事攻势
一 唐军事建置反映对吐蕃军事交通的封锁
二 唐军建置对吐蕃军事交通地理选择的影响
三 吐蕃攻占河西走廊的军事交通
第三节 吐蕃占据河西走廊后的军事建置及空间布局与演变
一 吐蕃北道节度
二 吐蕃北道节度下属的节度使
三 吐蕃河西北道节度的主管
四 吐蕃统治河西期间的军事建置及组织
第五章 吐蕃在陇右关内的军事地理进程
第一节 吐蕃入关陇逼京畿的军事地理进程及特征
一 吐蕃进入陇右道及其在新占领地的政区建置
二 速进速出长安城的地理因素
三 吐蕃在京畿周围地区的战场分布
附 关陇地区参考地图
第二节 关陇地区自然地理特征与吐蕃军事给养的关系
一 关陇战场自然地理与吐蕃军队给养的补给方式
二 吐蕃进入关内后的驻屯地
三 关陇战场自然地理因素对吐蕃军事的影响
第三节 吐蕃攻灵盐及关内道北部以远的军事地理方略
一 灵州之争的军事地理分析
二 吐蕃对盐、夏、麟军事攻略的地理特征分析
第四节 长庆会盟前后唐蕃军事对峙的地理形势
一 从唐军防御地点的地理分布看唐蕃对峙战线
二 吐蕃军事势力退出关陇后军事移民的分布状况
三 吐蕃军队在关陇地区的军事攻略特点
第六章 吐蕃王朝在剑南西川的征战
第一节 西康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对吐蕃剑南西川方向军事的影响
一 西康地区自然地理与吐蕃军事交通
二 多康地区的自然经济地理与吐蕃军事
附 剑南西川北部地区参考地图
第二节 吐蕃攻略剑南西川的地理进程
一 吐蕃第一次与唐境军事接触的路线及其地理基础
二 噶尔·禄东赞主政时期吐蕃对东境的军事扩张及地理进程
三 唐蕃围绕松州在白龙江上游与岷江上游争夺的军事地理
四 吐蕃在剑南西山一线的军事地理进程——以西山三路为主干
五 吐蕃针对剑南北道的维州、登州双点攻击组合
六 定界息边后吐蕃在东部边境的军事布防及军事建置
七 唐军进攻线路的调整与吐蕃东部边境战场部署的关系
第三节 从唐边地建置的调整对吐蕃军事地理部署的透视
一 唐朝在剑南北地道区行政建置的调整
二 唐朝对剑南道北部地区军事建置的调整
三 唐边境行政建置军政职能的变化
第四节 吐蕃进入剑南西川后的军事建置及地理分布
一 吐蕃进入剑南北道后的军城建置及地理分布
二 吐蕃在剑南西川军事建置体系的特征
第五节 吐蕃军事制度的变化
一 吐蕃的东部军事区域
二 “南道元帅”在剑南西川统领的节度
三 军事武职的增置
四 吐蕃的笼与slungs
五 吐蕃军队的后勤补给制度
第六节 吐蕃将士的地域来源及战后地域分布
一 吐蕃本土的将士来源
二 占领区的军士来源
三 吐蕃王朝的军事移民及分布
第七节 吐蕃在剑南西川地区的军事地理特征
第七章 吐蕃对西洱河地区的征伐
第一节 吐蕃在西洱河地区的军事建置
一 吐蕃的东南军分区——“吐蕃中节度”
二 “吐蕃中节度”辖下的军事单位
三 吐蕃的军城
第二节 吐蕃在西洱河地区的军事地理进程
一 吐蕃势力进入西洱河的时间
二 吐蕃进入西洱河地区的路线
三 吐蕃“寇路”与南诏诸城的增固
四 吐蕃在西洱河地区的军事部署与格局
五 唐九徵进攻西洱河蕃蛮的线路
六 吐蕃中节度势力东伸的军事地理意图
附 西洱河地区参考地图
第三节 吐蕃之东侵与西洱河地区的诸蛮部落
一 吐蕃统治西洱河地区时纳入治下的诸蛮部落
二 西洱河地区诸蛮部落人口
第四节 吐蕃中节度辖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吐蕃军事行动的影响与制约
第八章 吐蕃王朝在南部疆域的军事地理
第一节 吐蕃与门域(mon-yul)的地理交通
一 历史上门域(mon-yul)的地理范围及特征
二 门域与吐蕃王朝的关系
三 吐蕃王朝与门域的军事关系
第二节 吐蕃与泥婆罗间的军事地理交通
一 泥婆罗与吐蕃的地理关系
二 泥婆罗入藏的自然地理交通
三 吐蕃攻泥婆罗之战
第三节 吐蕃与中天竺
一 王玄策破中天竺之战线
二 吐蕃与中天竺的交通
结论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