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唯识通论(上、下册)

纸书售价: 109.0 纸书定价:¥109.0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全部显示∨

目录

自序
序论编 瑜伽行学概说
第一章 瑜伽行学之兴起与展开
第一节 瑜伽行学之兴起
一 大乘佛教之生存问题
二 前行大小乘佛教宗派见之流弊问题
三 整合佛教成整全佛教之问题
四 瑜伽行学形成之基础问题
第二节 瑜伽行学在印度之展开
一 瑜伽行学之简况
二 瑜伽行学之根本思想时期
(一)有为依瑜伽行学之形成
(二)无为依瑜伽行学之形成
三 瑜伽行学之体系思想时期
(一)无为依瑜伽行学之展开与边缘化
(二)有为依瑜伽行学之展开、体系化与独尊
四 瑜伽行学之流变思想时期
第二章 瑜伽行学之基本思想特征
第一节 瑜伽行学之结构特征
一 瑜伽行学之形式结构特征
(一)瑜伽行学之五分
(二)瑜伽行学之三分
二 从唯识学之层次看瑜伽行学之层次
(一)唯识学之三层次:广义、中义、狭义唯识学
(二)瑜伽行学之结构三观
三 从(狭义)唯识学之分型看瑜伽行学之分型
(一)唯识学之分型:有为依唯识学与无为依唯识学
(二)瑜伽行学之分型:有为依瑜伽行学与无为依瑜伽行学
(三)无为依瑜伽行学与心性如来藏学
第二节 瑜伽行派唯识学之基本思想特征
一 唯识学之二分型:有为依唯识学与无为依唯识学
二 唯识学之三分结构:本体论、识境论、缘起论
三 唯识学本体论之思想特征
(一)无住与有所依
(二)有为依与无为依
1.有为依
2.无为依
四 唯识学识境论之思想特征
五 唯识学缘起论之思想特征
第一编 教义学
序说
第一章 教纲论
第一节 三宝说
一 三宝说之形成
二 三宝性
三 三宝之分类
四 教相三宝
五 证相三宝
六 随相三宝
七 大小乘三宝之别
第二节 三法印说
第三节 四圣谛说
一 四圣谛之名义
二 苦圣谛
(一)狭义与广义之苦
(二)苦之四行相
(三)三苦与八苦
三 集圣谛
四 灭圣谛
五 道圣谛
第二章 教相论与教量论
第一节 教相论
一 四教相:教、理、行、果相
二 三教相:境、行、果相
三 二教相:境、行相
第二节 教量论
一 认知:智慧与认识
二 认知与量、定量者
三 量相
四 现量
五 现量与圣教量
六 圣教量
七 圣教量、准圣教量
八 正量论与方便量论:随教量论与摄俗量论
第三章 教意总论:意趣与方便总说
第一节 意趣总说
一 佛陀之示现与立教
二 佛教之意义与意趣
三 意趣之所依与相
四 意趣之结构
第二节 方便总说
一 方便之义
(一)方便略义
(二)方便之层次
(三)关于方便之学说
(四)空方便说
(五)一乘方便说
二 方便之体用
第四章 教意别论:方便用说
第一节 诱导性与诱导道理
第二节 对治性与对治道理
一 小乘佛教之对治思想
二 大乘佛教之对治思想
(一)总摄对治与别相对治
(二)烦恼对治
(三)执著对治
1.空对治
2.无二对治
3.遣执对治
4.唯识对治
(四)杂染对治
1.伏、断与转依
2.以楔出楔
第三节 开显性与开显道理
第五章 教意别论:意趣别说
第一节 义意趣说
一 总括意趣说
(一)方便与究竟意趣说
(二)四悉檀说
二 别各意趣说
(一)二谛意趣说
(二)二义意趣说
第二节 语意趣说
一 四意趣说
(一)平等意趣
(二)别时意趣
(三)别义意趣
(四)众生意乐意趣
(五)小结
二 四秘密说
(一)令入秘密
(二)相秘密
(三)对治秘密
(四)转变秘密
(五)小结
第六章 教诠论
第一节 诠显说
一 表诠与遮诠
二 表显与遮显
第二节 名义说
第七章 教乘论
第一节 教、乘与宗
一 教、乘与宗略说
二 教
(一)教经之形态
(二)教、乘之狭、中、广义
三 乘
(一)小乘与大乘及其共性
(二)小乘与大乘之别
四 宗
(一)宗
(二)似宗
第二节 三乘与一乘
一 早期大乘经之三乘方便一乘究竟之说
二 瑜伽行学之三乘究竟一乘方便之说
三 瑜伽行学之三乘方便一乘究竟之说
第三节 诸宗说
一 小乘之宗量
二 大乘之宗量
第八章 判教论
第一节 判教之建立
一 大小乘之判教思想
二 判教之四事
第二节 依于化时与所化之判教
一 依化时之判教
(一)内三时教
(二)外三时教
二 依所化之判教
第三节 依于化式与能化之判教
一 依化式之判教
(一)依于教说方式之判教
(二)依于熏受方式之判教
(三)依于诠显方式之判教
二 依能化之判教
(一)依于境、行、果之区分
(二)依理境之判教
1.了义程度
2.判量
3.依理境之判教
第二编 法相学
绪论
第一章 法事通论
第一节 二分说
一 有为法
二 无为法
三 有为与无为之关系
第二节 三科说
一 五蕴说
(一)五蕴略说
(二)五蕴别义
(三)五蕴说之意趣
二 十二处说
三 十八界说
第三节 五位说
一 五事说
二 五位法说
第二章 法事别论:心法
第一节 心法略说
一 心意识说
二 诸识说
(一)六识说
(二)一识说
(三)七识说
(四)八识说
(五)九识说
(六)十识说
第二节 八识之特点
一 八识之区分
二 八识之总略特点
(一)八识之总相
(二)八识相互关系之总相
三 八识之各别特点
四 八清净识之特点
第三章 法事别论:心所等法
第一节 心所略说
一 心所略说
二 心所与心之聚合
第二节 心所广说
一 遍行心所
(一)遍行之义
(二)五遍行心所
二 别境心所
三 善心所
四 烦恼心所:根本烦恼与随烦恼心所
(一)烦恼略说
(二)根本烦恼
(三)随烦恼
五 不定心所
第三节 色、心不相应行与无为法
一 色法
(一)色之义
(二)色之形成
(三)色之分类
二 心不相应行法
(一)心不相应行法之略义
(二)心不相应行之二十三法
三 无为法
(一)无为法之安立
(二)二真如
1.当体真如
2.安立真如
(三)四真如
1.本净真如
2.有垢真如与无垢真如
3.净因真如
(四)六无为
第四章 法相论:法别相
第一节 总门:合一说
一 自相共相说
二 自性差别说
三 体用说
第二节 别门:差别说
一 有无说
(一)有无说
1.空余模式
2.空性模式
(二)假实说
(三)俗胜说
二 执无执说
(一)我无我执说
(二)言离言说
(三)分别无分别说
三 染净说
(一)善非善说
1.善
2.非善
(二)染净说
1.清净
2.染污与杂染
3.烦恼障与所知障
4.世间善法之染净二重性与意义
(三)漏无漏说
第五章 法相论:法关联相
第一节 能所说
一 能相与所相
二 能诠与所诠
三 能依与所依
(一)所依能依作为体用之关系
(二)所依能依作为因果之关系
四 能缘与所缘
五 能治与所治
第二节 因果说
一 总说
二 因与缘
(一)建立因与亲因
(二)缘与因缘
三 果
(一)建立因所建立之果
(二)亲因所生之果
第三节 关联说
一 相似说
(一)相似相续
(二)相似类同
二 非一非异说
三 假必依实说
第六章 法性论
第一节 三性总说
一 性与相
二 有无与性相
三 从有无说到三性说
四 三性
五 三性与诸法
六 三性与中道
第二节 三性之安立
一 三性以依他起性为中心
二 依于假名性安立之三性
三 依于缘起性安立之三性
四 依于唯识性安立之三性
五 依于唯识性与缘起性、假名性之融合安立之三性
第三节 依他起性
一 依他起性
(一)依他起与缘起
(二)依他起与唯识
二 幻有性与显现性
三 广义之离言自性与假名性
四 无二性
五 杂染分与清净分
六 悟入
第四节 遍计所执性
一 遍计所执与遍计所执性
二 遍计所执性之三门
(一)法门:众生我与法我
(二)言说门:能诠与所诠
(三)心识门:外境, 或者能取、所取
三 遍计所执性与依他起性、圆成实性
四 遍计所执性之生起
(一)遍计所执与习气
(二)能遍计、所遍计与遍计所执性
五 悟入
第五节 圆成实性
一 圆成实性
二 胜义清净与不颠倒清净
三 圆成实性与依他起性、遍计所执性
四 证入
五 清净法生起之所缘缘种子
第六节 三无性
一 三无性
二 三无性之喻
三 三无性与三性
第三编 唯识学
绪论
第一章 本体论
第一节 有体与所依
一 “假必依实”与根本所依
二 三自性与有体法
三 有为体有为用之了义性与无为体有为用之非了义性
第二节 阿赖耶识说
一 阿赖耶识之前行学说
二 阿赖耶识
(一)细隐层面之识的存在
(二)细隐层面之识可区分为两分
(三)阿赖耶识之成立道理
第三节 阿赖耶识、非阿赖耶识与无垢识
一 阿赖耶识之杂染性
二 依他起性之二分与第八识之二分
三 阿赖耶识与非阿赖耶识
四 阿赖耶识、非阿赖耶识与阿摩罗识
(一)阿赖耶识、非阿赖耶识与阿摩罗识之区分
(二)阿赖耶识、非阿赖耶识与阿摩罗识基本之共性与别性
第二章 识境论:唯识说
第一节 无外境说
一 外境
二 无外境之四道理
三 显现与执著
第二节 唯识(心)说与唯了别说
一 唯识(心)
(一)无境而唯识(心)
(二)心识所缘皆非离识别有而唯识(心)
(三)一切皆以心识为体而唯识(心)
(四)唯识(心)与依他起性
二 唯了别
(一)从唯识到唯了别
(二)唯了别
第三节 显现与虚妄分别
一 识:识别与了别
二 乱识:显现与虚妄分别
三 幻性与显现
(一)幻性与显现
(二)幻性
(三)显现
四 虚妄分别
(一)虚妄分别作为识之体性:颠倒执著
(二)虚妄分别与能遍计
1.狭义之“遍” 与能遍计
2.广义之“遍” 与能遍计
(三)八识作为虚妄分别
1.八识与二执、二障
2.一分虚妄分别
3.全分虚妄分别
4.小结
(四)虚妄分别之分类
第四节 “无相唯识”、“有相唯识”与“俱相唯识”
一 “无相唯识”说
二 “有相唯识”说
三 “无相唯识”与“有相唯识”之别
四 “俱相唯识”说
(一)“俱相唯识”
(二)“俱相唯识”与“无相唯识”、“有相唯识”之主要异同
五 唯是识与不离识
(一)“唯识”即唯是识
(二)“唯识”即不离识
六 清净识之唯识说
第三章 识境论:识分说
第一节 识之二分说:相分与见分
第二节 识之转变说
一 “一分变生”说
二 “二分变生”说
三 “二分转变”说
四 形式转变与内容转变
五 显现、转变、转、变现、变生与变成
(一)显现
(二)转变
(三)转
(四)变现、变生与变成
1.变现
2.变生
3.变成
第三节 “有相唯识”之识三分与四分说
一 识之三分说:相分、见分与自证分
二 识之四分说:相分、见分、自证分与证自证分
第四节 “有相唯识”之识认知结构说
一 识之完整认知结构
(一)识之完整认知构成要素
(二)识之完整认知结构
二 识之完整认知
三 识之三量
四 小结
第五节 识之所缘境
一 识所缘境之性质
二 识所缘境之结构
(一)所缘境之层次
1.作为亲所缘缘之所缘境
2.作为疏所缘缘之所缘境
(二)所缘境之类型
1.境之二形态
2.境之三性类
三 识所缘境之内容
第六节 识聚说
一 八识聚———有情之图景识
二 各各有情图景识之关系
结语 安立“唯识”之意趣
第四章 缘起论:基本特点
第一节 唯识学之前大乘佛教缘起论之基本特点
第二节 唯识学缘起论之基本特点
第五章 缘起论:种子说
第一节 种子略义
一 因与种子
二 种子之界定
三 种子之外在相
四 种子之内在相
第二节 种子之异名
一 习气
(一)习气之比喻
(二)习气与烦恼
(三)习气与有为法
二 界
三 种性、本性
四 小结
第三节 种子与阿赖耶识
一 阿赖耶识作为种子(种子积集体)
二 阿赖耶识作为摄持种子之当体
第四节 种子之本有说、新熏说与兼有说
一 阿赖耶识与种子之恒转性
二 种子本有说
三 种子新熏说
四 种子兼有说
第五节 种子之基本分类
一 杂染种子与清净种子
(一)杂染种子与清净种子
(二)正闻熏习种子
二 业种子与名言种子
(一)业与业种子
(二)名言与名言种子
1.名言:表义名言、显境名言与意言
2.名言种子
(三)小结
三 共相种子与不共相种子
(一)共相与不共相
(二)共相种子与不共相种子
第六章 缘起论:熏习说
第一节 唯识学之前熏习概念之展开
第二节 唯识学缘起论之熏习概念
一 熏习过程四要素
二 所熏五相
三 能熏四相
四 熏习四相
(一)熏习四相
(二)正熏与旁熏
第七章 缘起论:因果说
第一节 俱时因果关系
一 根本因果关系与亲因果关系
二 种子生起现行之俱时因果
三 现行熏生种子之俱时因果
四 生、熏之双向俱时因果:完整因果过程
五 所缘缘缘起之俱时因果
(一)相分所缘缘缘起
(二)真如所缘缘缘起
第二节 历时因果关系
一 种子及其所依体阿赖耶识之等流因果关系
(一)种子之等流因果关系
(二)阿赖耶识之等流因果关系
二 历时性之业感缘起
(一)解脱乘业感缘起之基本思想特点
(二)唯识学业感缘起之基本思想特点
第四编 道行学
绪论
第一章 佛性与如来藏论
第一节 佛性论
一 佛性作为佛因与佛体性
二 佛性从佛体性到法性真如再到心性真如
(一)体佛性说
(二)法佛性说
(三)心佛性说
三 佛性之结构
第二节 如来藏之胎藏义与佛体义
一 如来藏之二基本义:胎藏义与佛体义
二 如来藏之佛体义与胎藏义:无为性与有为性
(一)如来藏之佛体义:无为如来藏义
(二)如来藏之胎藏义:有为如来藏义
第三节 无为如来藏与有为如来藏说
一 无为如来藏说
(一)譬喻如来藏说
(二)法性如来藏说
(三)心性如来藏说
二 有为如来藏说
(一)有为如来藏说与印度大乘如来藏思想之发展
(二)在唯心意趣下有为如来藏之相
(三)阿摩罗识作为有为如来藏
第四节 如来藏之本体与因义
一 如来藏之本体义
(一)无为如来藏说中法性如来藏与心性如来藏之本体意义
(二)有为如来藏说中阿摩罗识如来藏之本体意义
二 如来藏之因义
第二章 种姓论
第一节 早期大乘佛教之种姓说
第二节 瑜伽行派唯识学种姓说之建立
一 种姓作为种子之建立
二 种姓之差别
第三节 五种姓说
一 五种姓义
(一)五种姓总义
(二)五种姓别义
二 五种姓之决定与非决定
(一)有为依唯识思想之种姓决定说
(二)早期佛性如来藏思想与瑜伽行派无为依唯识思想之种姓非决定说
第四节 五俱种姓说
第三章 菩提心论
第一节 菩提心及其意义
一 菩提心
二 菩提心之意义与功德
第二节 菩提心之发起及其区分
一 菩提心之发起
二 菩提心之区分:希愿与行证
(一)希愿菩提心
(二)行证菩提心及其分位
第四章 菩萨行总论
第一节 菩萨
第二节 菩萨行总说
一 菩萨行之共行
(一)戒、定、慧三学
(二)信、解、行、证四法
(三)亲近等四法行与闻思修三行
1.亲近等四法行
2.闻思修三行
二 菩萨行之别行
(一)菩萨行之性质
(二)菩萨行之略相
第五章 菩萨行之本:无分别智论
第一节 慧、智与现观
一 慧与智
二 现观
第二节 般若波罗蜜多
一 般若波罗蜜多
二 一切智、道种智与一切种智
第三节 无分别智
一 无分别智
二 无分别智分类:加行、根本、后得无分别智
(一)三智之名
(二)三智详义
第四节 解脱道与菩提道智慧之别
第六章 菩萨行诸行论
第一节 菩萨行正行:波罗蜜多行
一 布施波罗蜜多
二 持戒波罗蜜多
三 安忍波罗蜜多
四 精进波罗蜜多
五 静虑波罗蜜多
六 般若波罗蜜多
七 六波罗蜜多之安立意趣
八 六波罗蜜多与十波罗蜜多
第二节 菩萨行正行:摄事行
第三节 菩萨行之助道行
一 智慧助道行:三十七道品
(一)三十七道品
(二)从解脱道根本道法到菩提道助道法
二 福德助道行:四无量等
三 方便助道行:六神通等
第七章 菩提道次第论
第一节 瑜伽行派前行之部派佛教与大乘道次第思想
一 部派佛教之解脱道道次第思想
二 瑜伽行派前行之大乘道次第思想
第二节 瑜伽行派唯识学之道次第思想
一 资粮位
二 加行位
三 见道位
四 修道位
五 究竟位
第五编 果地学
绪论
第一章 转依论
第一节 转依之名义
一 所依、转与转依之名义
二 转依之五相
(一)无为依与有为依唯识意趣之转依相
(二)转依之形式结构
(三)小结
第二节 证悟说与迷悟之转依说
一 证悟说
二 迷悟之真如转依说
(一)真如作为迷悟依
(二)从虚妄分别到无分别
第三节 染净之无为依转依说
一 真如作为清净法之所依
二 真如作为杂染法之所依
三 法性真如转依说
四 心性真如转依说
(一)心性真如转依说
(二)心性真如/阿摩罗识转依说
五 法性如来藏转依说
六 心性如来藏转依说
第四节 染净之有为依转依说:染净之依他起性转依说
一 依他起性作为一切染净法之根本所依
二 妄真之依他起性转依说
三 染净之依他起性转依说
(一)依他起性显现转依说
(二)依他起性缘起转依说
第五节 染净之有为依转依说:染净之本识转依说
一 本识作为染净一切法之根本所依及转依体
二 界转依说
三 本识转依说
(一)本识转依
(二)转依次第
(三)转依差别
第二章 涅槃总论
第一节 解脱道之涅槃思想
一 涅槃之唯遮说
二 涅槃之遮显说
三 有余依涅槃与无余依涅槃
第二节 菩提道之无为涅槃思想
一 空意义上唯遮之涅槃说
(一)空意义上之自性涅槃
(二)空意义上之无余涅槃
(三)空意义上之无住涅槃
二 非空意义上遮显之涅槃说
(一)我性之涅槃说
(二)无我性之涅槃说
第三节 菩提道之有为涅槃思想
一 依他起性作为涅槃体
(一)自性无住涅槃
(二)离垢无住涅槃
二 本识作为涅槃之体
三 涅槃分类与涅槃相
(一)四涅槃
(二)二涅槃
(三)涅槃之相
第三章 涅槃别论:解脱与菩提论
第一节 解脱论
一 灭尽意义上之解脱
二 本寂意义上之解脱
三 脱离意义上之解脱
(一)脱离义之心解脱
1.心解脱说之脱离义
2.“心性本净”说之脱离义
(二)脱离义之真如解脱
(三)脱离义之依他起性解脱与本识解脱
第二节 菩提论
一 解脱道与菩提道之佛菩提
二 佛智在大乘共许意义上之区分: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
三 佛智在唯识意义上之不共区分: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
第四章 佛身土论
第一节 佛身论
一 解脱道之佛身
(一)解脱道之佛色身
(二)解脱道之佛法身
二 菩提道之佛法身
(一)缘起体法身说
(二)无为体法身说
1.以真如为如来
2.以真如为法身
(三)有为体法身说
1.以依他起性为法身之体
2.以阿摩罗识为法身之体
三 菩提道之佛报身与应身:受用身与变化身
(一)佛之报身:自受用身
(二)佛应身:他受用身与变化身
1.他受用身
2.变化身
第二节 佛净土论
一 净土分类
二 净土之因
三 法身土
四 受用身土
(一)自受用身土
(二)他受用身土
五 变化身土
参考文献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