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纵观人类历史,横看世界万象,不论有多少纷纭繁荣的理论学说,不管有多少百舸争流的思想流派,马克思主义无疑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严整、最有生命力的理论体系。尽管时代发展波澜壮阔,但马克思主义依然是时代的旗帜;尽管人类历史风云变幻,但发展的总趋势并没有超出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基本规律的范畴。马克思主义使人类真正从蒙昧中睁开眼睛,推动人类意识实现了大觉醒,引导人类社会发生了大变革。《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多年来,各国人民群众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耀眼光辉和巨大威力,也使越来越多的人学习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崇敬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宣扬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先导和思想支撑,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智慧总结和经验概括,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由科学理论孕育催生,用科学理论武装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事业也是一个由科学理论指引向前、用科学理论助力发展的光辉事业。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是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鲜明特征和根本优势。哲学社会科学界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统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中,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引领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是兰州大学“做西部文章,创一流大学”事业始终不渝的追求和义不容辞的责任。100多年来,一代代兰大人秉承“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兰大精神,直面清贫、乐于奉献、淡泊名利、严谨治学,书写出百年兰大辉煌的历史篇章,奠定了兰州大学百年厚重的人文底蕴。作为西部地区马克思主义研究和教学的重镇——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始基于1950年创建的马列主义教研室和1980年创建的思想品德教研室。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院目前已发展成为涵盖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两个一级学科,拥有马克思主义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三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七个硕士点、三个本科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实体。两大学科相互支撑、教学科研相互促进,奋进努力、活力迸发。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实践活动中,学院汇聚了一支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历层次较为合理,专门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的队伍;创作出了一批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充分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实践、充分反映本学科领域最新进展的成果,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与对外关系、中亚研究及西部民族地区治理与边疆安全稳定问题等方面,形成一些有特色、有水平和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为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适应兰州大学建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的需要,进一步促进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政治学学科建设,提高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政治理论的研究和教学水平,经与兰州大学研究生院、兰州大学重点建设处、兰州大学社会科学处协商,决定以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主体,组织研究团队、搭建学术平台、攻关学术难题,编写“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政治理论学术著作丛书”。目前丛书已经出版了《政治学理论新编》、《世界各国政治制度概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重要文献导读四十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经典文献导读》、《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概论》、《行政学概论》等著作。我们计划今后将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和兰州大学出版社为依托,按一个主题、分两个系列陆续出版这套丛书。我们将这套丛书设定为研究性、开放性和学术性的丛书,让一些新的学术研究成果不断补充进来。我们希望这套丛书能够不断展示学院在发展中的研究成果,凸显学院的研究特色,强化学院的学科建设,增进同行的学术交流,推动理论的发展创新,增强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春华秋实几十载,继往开来再攀登。一个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它需要坚实的学术根基和连续的学术传承。我们今后将紧密结合时代的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按照“强化专业队伍、优化研究方向”的学科发展战略,有计划、有步骤地狠抓落实,耆宿精诚合作、扶掖后学新秀,形成实力比较雄厚、特色比较鲜明的良好的学科体系和颇具潜力的发展态势。我们在学术莽原上辛勤拓垦的同时,还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认识、冷静的头脑,那就是时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始终明了自己的方位,从而奋发进取、砥砺前行,追求更高的目标。清代著名文士袁枚有言:“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我们努力团结和凝聚一个励志进学、有才有识的群体,在学术求索的道路上力争张弩飞矢,瞄准更高远的目标,不断“中鹄”、不断前进。当然,我们也深深地认识到,与国内兄弟院校、同行同人相比,我们的研究还较为薄弱,存在明显不足,如选题过泛、学术性和思想性不够统一、理论性和现实性关联不高、对问题的研究内容有待深入、研究方法有待改进、学科特色有待提炼、标志性成果有待加强等。但是,我们也坚信,只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勇于探索、甘于寂寞、献身学术、自强不息,就一定能够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实现更大跨越的发展。我们既期待着同行专家学者的悉心指正,更盼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蒸蒸日上。我们深知功崇唯志、业广唯勤,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政治理论的繁荣和发展在于我们每一个理论工作者的努力。“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政治理论学术著作丛书”编审委员会
全部显示∨
第一章 乡村文明的基础概念第一节 乡村文明的概念及其建构一 “文明”的内涵
二 “乡村文明”:一个关涉乡村社会全面发展的范畴
三 社会主义“乡村文明”是对传统“农业文明”的继承与超越
第二节 建构“乡村文明”的理论视野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理论体系
二 新乡村建设理论
三 当代中国“乡村文明”的理论建构
第三节 重构社会主义“乡村文明”的当代价值一 重构社会主义“乡村文明”是推进乡村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 重构社会主义“乡村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三 重构社会主义“乡村文明”是我国现代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二章 当代中国乡村文明的理论内涵与特征第一节 乡村文明的内涵及其内在结构一 乡村文明的理论内涵
二 乡村文明的内在结构
第二节 乡村文明的内在要求一 乡村文明的基本原则
二 乡村文明的基本要求
三 乡村文明的评价标准
第三节 乡村文明的基本特征一 整体性与协调性
二 开放性与包容性
三 民族性与世界性
四 时代性与稳定性
五 创新性与前瞻性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农业文明观及乡村文明建设思想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文明观提炼一 马克思:村社制度的历史沉淀性与出路
二 恩格斯:农业文明与小农策略
第二节 列宁、毛泽东的乡村社会主义改造思想一 列宁: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二 毛泽东:特定历史阶段的农村集体化尝试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蕴含的乡村文明建设指导思想一 邓小平理论的农村改革与发展思想
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的农村建设战略思路
三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农村发展战略
第四章 近现代中国乡村改造与文明建设的历史叙事与启迪第一节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民国时期乡村建设模式探析一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及其乡村建设实践
二 梁漱溟的文化复兴思想及其乡村建设实践
三 对民国乡村建设思想及实践的评价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乡村改造运动一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土地革命为中心的乡村改造运动
二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乡村建设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以生产关系变革为中心的农村社会变革一 继续推进农村土地改革,实行农村社会主义改造(1949— 1953)
二 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实现农业集体化生产(1953—1958)
三 推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1958—1978)
第四节 改革开放以来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一 农村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与突破(1978—1984)
二 以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农村市场经济探索(1984—1992)
三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2002)
第五节 新世纪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农村综合改革与新农村建设一 开创农村经济社会综合改革的新路径
二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展开
第六节 近现代以来我国乡村改造与文明建设实践的经验启示一 以农民为主体、依靠多种社会力量建设乡村社会
二 尊重农民主体意愿,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
三 结合乡村实际,发挥农村合作组织作用
四 更加注重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教育
第五章 当代中国乡村文明建设的困境与出路第一节 当代中国乡村文明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一 小农经济基础与市场经济的矛盾
二 乡村基层治理结构与发展要求的矛盾
三 乡村文化传统的失序
四 乡村社会关系中的信任缺失
五 乡村生态环境的恶化
第二节 当代中国乡村文明建设的基本思路一 乡村文明建设的主体:政府主导,依靠农民,造福农民
二 乡村文明建设的要求:整体推进,协调发展,重点突破
三 乡村文明建设的原则:因地制宜,多样发展,循序渐进
四 乡村文明建设的灵魂:传统回归,价值重塑,文化再造
五 乡村文明建设的方针:科学发展,“统筹城乡”,“两个反哺”
六 乡村文明建设的目标:文明传承,乡村优美,农民富裕
第三节 当代中国乡村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一 推进制度改革,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给予农民平等的国民待遇
二 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夯实乡村物质文明
三 提升农民道德文化水平,培育良好社会风气,建设乡村精神文明
四 健全和完善村民自治机制,保障村民民主权益,建设乡村政治文明
五 完善乡村公共服务,增进农民社会福利,建设乡村社会文明
六 倡导自然、和谐理念,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建设乡村生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