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哈贝马斯的公民理论研究

纸书售价: 29.6 纸书定价:¥37.0 电子书售价: 14.8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全部显示∨

全部显示∨

目录

导 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一)公民身份的界定
(二)哈贝马斯关于普遍主义的论证中的主体逻辑与公民之显现
二 选题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选题的理论意义
(二)选题的现实意义
三 国内外学界研究综述
(一)国内学界研究现状
(二)国外学界研究现状
四 本书的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
五 本书的创新与不足
(一)本书的创新
(二)本书研究的不足
第一章 交往理论与公民
第一节 交往与交往理论
一 交往的历史形态
(一)古代文明中的交往
(二)农业文明中的交往
(三)工业文明中的交往
二 交往理论的历史演进
(一)经验主义的交往理论
(二)个人主义的交往理论
(三)理性主义的交往理论
(四)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
第二节 交往理论的集成——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
一 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起点
二 交往行动理论的方法论
(一)规范语用学
(二)深层解释学②
(三)精神分析学
(四)认识发生学
(五)结构功能主义
三 交往行动理论的基本范畴
(一)交往行动与交往理性
(二)生活世界与系统
(三)理想话语情境
(四)交往资质
第三节 交往行动理论中的“公民”
一 公民的传统形态
(一)古典公民
(二)城市公民
(三)近现代两种公民范式之争
二 “公共领域”——“公民”的出场
三 哈贝马斯对传统公民范式的扬弃
(一)人权与人民主权
(二)私人自主与公共自主
(三)道德与法律
四 哈贝马斯对公民身份的确证——公民权利体系
(一)平等的行动自由权
(二)公民身份权
(三)司法保障权
(四)政治参与权
(五)社会条件平等权
第二章 话语伦理理论中的“公民”
第一节 公民性与交往理性
一 “公民性”概念的解析
二 公民性两个维度的历史呈现
(一)古代城邦公民自在的政治品格
(二)中世纪城市公民政治品格与公共美德的有限统合
(三)近现代国家公民性两个维度的异化
三 交往理性对公民性两个维度的整合与内化
四 中国公民精神的培育
(一)在市场经济中用法治培育成熟的公民社会
(二)批判继承中国传统道德实现公民性两个维度的内化
第二节 公民伦理的交往维度
一 公民伦理的历史溯源
(一)古代城邦政治共同体中的共同善
(二)近代市民社会中的契约精神
(三)现代多元社会的伦理建构
二 哈贝马斯理论中的伦理与道德
三 哈贝马斯的公民伦理思想
(一)集体认同与公共性
(二)话语伦理与程序性
(三)伦理之应当与法之正义
第三章 话语政治理论中的“公民”
第一节 交往行动中的权利与权力
一 权利与权力关系的一般界定
(一)“权利”的词源及其论说
(二)“权力”的词源及其论说
(三)权利与权力的关系
二 介于主观权利与国家权力间的交往权力
(一)从主观权利到主体间的交往权利
(二)交往权力的出场
三 哈贝马斯的权利观
(一)哈贝马斯关于权利与法的关系的思考
(二)哈贝马斯关于权利发生学的考察
(三)哈贝马斯对权利内容的探讨
第二节 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政治哲学向度
一 政治哲学视域中的历史唯物主义
(一)对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批判
(二)以阶级斗争为核心的“革命政治”
(三)指向共产主义社会的人类解放道路
二 哈贝马斯以交往理论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政治理路
三 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政治旨趣
第三节 交往理性下公民与法的关系
一 公民与法的关系的理论溯源
(一)朴素自然法中公民与法的关系
(二)中世纪宗教自然法中公民与法的关系
(三)近现代法学理论中公民与法的关系
二 交往行动理论中公民与法的关系
(一)交往行动理论中的法
(二)交往行动理论中公民与法的互动
三 作为法律行动主体的公民
(一)立法主体
(二)司法程序中的交往行动者
(三)行政程序的参与者
四 公民权及其实现路径——以中国农民工为例
(一)交往理性下的公民权
(二)中国农民工的公民权现状
(三)交往理性下实现中国农民工公民权的路径
第四章 走向无限交往共同体的世界公民
第一节 哈贝马斯世界公民理论的渊源
一 世界公民的嬗变
(一)人的依赖关系中世界公民的初显
(二)物的依赖关系中国家公民的生成
二 康德的世界公民理论
(一)论证的逻辑起点——普遍自然权利
(二)目的域的实现基础——自由国家联盟
(三)论证的结论——世界公民权利
三 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由人联合体中的世界历史性存在”
(一)自由人联合体
(二)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
四 罗尔斯的国际正义理论
(一)国内正义
(二)国际正义
第二节 后民族结构中的世界公民
一 后民族结构
(一)民族的历史生成
(二)民族国家的未来走向
二 宪法爱国主义
(一)共同的政治文化③
(二)人权与世界公民权利
(三)世界公民
三 走向无限的交往共同体
(一)强调包容的文化学习机制
(二)修订国际法
(三)改革联合国
(四)建构世界公共领域
第三节 走向无限交往的世界公民与自由人联合体
一 从“劳动”到“交往”
二 从“普遍交往”到“无限交往”
三 从“承认”到“包容”
四 从“个性自由”到“交往自由”
第五章 哈贝马斯公民理论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 哈贝马斯理论中的公民特质
一 理想交往共同体中的交往行动者
二 能动的交往行动者
三 具有交往资质的交往行动者
第二节 哈贝马斯公民观与中国公民身份确证
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氛围中培育私人自主
(一)交往意识
(二)权利意识
(三)法治意识
二 在社会主义法治氛围中建构公共自主
(一)加强法律制度建设
(二)科学规范公共权力
三 在非建制的公共领域(公民社会)中融通私人自主与公共自主
第三节 交往理性下的公民教育——以中国大学教育为例
一 公民教育的新形式——交往实践
(一)当代公民教育应致力于拓宽公共领域
(二)当代公民教育应致力于培育公民的主体意识
(三)当代公民教育应致力于提升公民的交往资质
二 交往理性下的中国大学公民教育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