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西方文明有一个别致的称呼,叫做“两希文明”。顾名思义是说,西方文明有两个根源,由两种具有相当张力的不同“亚文化”联合组成,一个是希腊—罗马文化,另一个是希伯来—基督教文化。国人在地球缩小、各大文明相遇的今天,日益生出了认识西方文明本质的浓厚兴趣。这种兴趣不再停在表层,不再满意于泛泛而论,而是渴望深入其根子,亲临其泉源,回溯其原典。我们译介的哲学经典处于更为狭义意义上的“两希文明时代”——即这两大文明在历史上首次并列存在、相遇、互相叩问、相互交融的时代。这是一个跨度相当大的历史时代,大约涵括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5世纪的八百年左右的时期。对于“两希”的每一方,这都是一个极为具有特色的时期,它们都第一次大规模地走出自己的原生地,影响别的文化。首先,这个时期史称“希腊化”时期;在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的余威之下,希腊文化超出了自己的城邦地域,大规模地东渐教化。世界各地的好学青年纷纷负笈雅典,朝拜这一世界文化之都。另一方面,在这番辉煌之下,却又掩盖着别样的痛楚;古典的社会架构和思想的范式都在经历着巨变;城邦共和体系面临瓦解,曾经安于公民德性生活范式的人感到脚下不稳,感到精神无所归依。于是,“非主流”型的、非政治的、“纯粹的”哲学家纷纷兴起,企图为个体的心灵宁静寻找新的依据。希腊哲学的各条主要路线都在此时总结和集大成:普罗提诺汇总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路线,伊壁鸠鲁/卢克来修汇总了自然哲学路线,怀疑论汇总了整个希腊哲学中否定性的一面。同时,这些学派还开出了与古典哲学范式相当不同的、但是同样具有重要特色的新的哲学。有人称之为“伦理学取向”和“宗教取向”的哲学,我们称之为“哲学治疗”的哲学。这些标签都提示了:这是一个在巨变之下,人特别关心人自己的幸福、宁静、命运、个性、自由等等的时代。一个时代应该有一个时代的哲学。那个时代的哲学会不会让处于类似时代中的今人感到更多的共鸣呢?另一方面,东方的另一个“希”——希伯来文化——也在悄然兴起,逐渐向西方推进。犹太人在亚历山大里亚等城市定居经商,带去独特的文化。后来从犹太文化中分离出来的基督教文化更是日益向希腊—罗马文化的地域慢慢西移,以至于学者们争论这个时代究竟是希腊文化的东渐、还是东方宗教文化的西渐?希伯来—基督教文化与希腊文化是特质极为不同的两种文化,当它们终于遭遇之后,会出现极为有趣的相互试探、相互排斥、相互吸引,以致逐渐部分相融的种种景观。可想而知,这样的时期在历史上比较罕见。一旦出现,则场面壮观激烈,火花四溅,学人精神为之一振,纷纷激扬文字、评点对方,捍卫自己,从而两种文化传统突然出现鲜明的自我意识。从这样的时期的文本入手探究西方文明的特征,是否是一条难得的路径?还有,从西方经典哲学的译介看,对于希腊—罗马和希伯来—基督教经典的译介,国内已经有不少学者做了可观的工作;但是,对于“两希文明交汇时期”经典的翻译,尚缺乏系统工程。这一时期在希腊哲学的三大阶段——前苏格拉底哲学、古典哲学、晚期哲学——中属于第三大阶段。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分别都已经有了较为系统的译介,但是第三阶段的译介还很不系统。浙江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的两希哲学的研究与译介传统是严群先生和陈村富先生所开创的,长期以来一直追求沉潜严谨、专精深入的学风。我们这次的译丛就是集中选取希腊哲学第三阶段的所有著名哲学流派的著作:伊壁鸠鲁派、怀疑派、斯多亚派、新柏拉图主义、新共和主义(西塞罗、普鲁塔克)等,希望向学界提供一个尽量完整的图景。同时,由于这个时期哲学的共同关心聚焦在“幸福”和“心灵宁静”的追求上,我们的翻译也将侧重介绍伦理性—治疗性的哲学思想;我们相信哲人们对人生苦难和治疗的各种深刻反思会引起超出学术界的更为广泛的思考和关注。另一方面,这一时期在希伯来—基督教传统中属于“早期教父”阶段。犹太人与基督徒是怎么看待神与人、幸福与命运的?他们又是怎么看待希腊人的?耶路撒冷和雅典有什么干系?两种文明孰高孰低?两种哲学难道只有冲突,没有内在对话和融合的可能?后来的种种演变是否当时就已经露现了一些端倪?这些都是相当有意思的学术问题和相当急迫的现实问题(对于当时的社会和人)。为此,我们选取了奥古斯丁、斐洛和尼撒的格列高利等人的著作,这些大哲的特点是“跨时代人才”,他们不仅“学贯两希”,而且“身处两希”,体验到的张力真切而强烈;他们的思考必然有后来者所无法重复的特色和原创性,值得关注。这些,就是我们译介“两希文明”哲学经典的宗旨。另外,还需要说明两点:一是本丛书中各书的注释,凡特别注明“中译者注”的,为该书中译者所加,其余乃是对原文注释的翻译;二是本译丛也属于浙江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系列研究计划之一。我们希望以后能推出更多的翻译,以弥补这一时期思想经典译介之不足。包利民 章雪富
全部显示∨
上编 伊壁鸠鲁文存
一、致希罗多德信(论自然纲要)[1.导论]①
[2.标准]
[3.基本原则]
[4.影像与感觉]
[5.原子及其属性]
[6.灵魂及其性质]
[7.属性与偶性]
[8.其他世界]
[9.语言和文化的产生]
[10.天体]
[11.结论]
二、致皮索克勒信(天文学纲要)[1.方法论]
[2.诸世界]
[3.气象学]
[4.关于星星的一些问题]
[5.结论]
三、致梅瑙凯信(伦理学纲要)[1.幸福的前提]
[2.美好生活]
四、伊壁鸠鲁的遗嘱
五、伊壁鸠鲁临终书信
六、伊壁鸠鲁基本要道
七、《梵蒂冈馆藏格言集》
八、贤人论
九、奥依诺安达的第欧根尼铭文残篇选
下编 万物本性论
目录第一卷 原子与虚空
第二卷 原子的运动与性质
第三卷 灵魂的本性
第四卷 灵魂的功能
第五卷 世界和文明的起源发展
第六卷 天文地理和疾病
第一卷[原子与虚空][一、序诗]
[二、原子与虚空][1.原子:物质的永恒性]
[2.虚空的存在及其性质]
[3.除了原子与虚空,没有其他独立存在者]
[4.物质永恒性再证明]
[三、批驳其他自然哲学家的始基论][1.批评赫拉克里特(一本原说)]
[2.批评恩培多克勒(四元素说)]
[3.批评阿那克萨戈拉(种子说)]
[四、宇宙无限]
第二卷[原子的运动与性质][一、序诗]
[二、原子的运动][1.原子永远快速运动]
[2.原子的向下运动和偏斜]
[三、原子的形状和它们的结合][1.原子的形状多样,但不是无限多样]
[2.同一种形状的原子数量无限]
[3.事物由多种原子组成]
[4.原子组成事物的方式不是无穷多]
[四、原子没有宏观事物的特性][1.原子没有颜色、冷热]
[2.原子没有心理活动]
[五、世界数量无限,有生有灭]
第三卷[灵魂的本性][一、序诗]
[二、灵魂的本性][1.灵魂是十分精细的物体]
[2.灵魂不能独立于身体存在]
[3.灵魂是有死的]
[三、怕死的愚蠢][1.死与我们无关]
[2.“地狱”在人间]
第四卷[灵魂的功能][一、序诗]
[二、影像与感觉][1.影像的本性与速度]
[2.影像与视觉,感觉的可靠性]
[3.听觉、味觉与嗅觉]
[三、心灵与影像][1.影像与心灵]
[2.批判目的论]
[3.睡眠与梦]
[四、情欲][1.情爱徒劳无益]
[2.情欲应当服务于生育]
第五卷[世界和文明的起源发展][二、世界的起源][1.世界不是神圣的和永恒的]
[2.世界的形成]
[3.天象,天体的运动]
[4.昼夜和季节的变化]
[5.大地的幼年]
[三、人类和文明的起源][1.原始人的生活]
[2.语言的出现]
[3.国家法律的出现]
[4.宗教的起源]
[5.金属工具和武器的发明]
[四、享受大自然的快乐]
第六卷[天文地理和疾病][一、序诗]
[二、气象的解释][1.打雷和闪电]
[2.霹雳]
[3.海旋、云、雨和彩虹]
[三、地理“异常现象”解释][1.地震]
[2.火山爆发,尼罗河泛滥]
[3.“无鸟之湖”,奇特的泉水]
[4.磁石]
[四、疾病与瘟疫][1.疾病的原因]
[2.雅典的瘟疫]
该书无电子版哦,想阅读点购买纸书吧,现在还在打折喔(⊙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