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古代六言诗研究

纸书售价: 38.4 纸书定价:¥48.0 电子书售价: 19.2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全部显示∨

全部显示∨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六言诗体的起源和形成
第一节 六言诗的概念
一 六言诗应通篇都是六言
二 四句以上为一首完整的六言诗
三 六言诗应包括骚体六言
第二节 六言诗的起源
第三节 两汉:六言诗体的形成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六言诗
第一节 魏晋诗人对六言诗体的探索
一 诗人的诗集中各体皆有
二 在拟古乐府过程中探索和发展六言诗
三 用六言诗重复其他诗体中相似的内容
第二节 魏晋时期六言诗的发展
一 魏晋六言诗的题材丰富
二 句式确定
三 技巧提高
第三节 南北朝时的六言诗:形式凝固
一 文学观念的转变与六言诗的内容
二 讲究音律和对偶
三 句数逐渐凝固
四 句式逐渐固定
五 讲究辞藻
第三章 唐代六言诗
第一节 唐代六言诗概述
一 唐代六言诗的作者和作品
二 唐代六言诗的题材内容
三 唐代六言诗的律化
四 唐代六言诗的句式
第二节 作为歌辞的六言诗
一 佛偈、佛颂
二 郊庙歌辞
三 流行音乐的歌辞
第三节 徒诗作品
一 山水田园隐逸诗
二 羁旅行役诗和抒情诗
三 文人之间的酬答、送别诗
四 情诗
五 哲理、咏物等其他题材诗
第四节 唐代六言诗的艺术技巧
一 用典妙化无痕
二 对偶精工
三 应用叠字、连绵字和复沓的修辞手法
四 应用色彩字
五 用新异的地名引起人的联想:“借景”
六 浑融的意境
小结
第四章 宋代六言诗
第一节 宋代六言诗的作者与作品
一 文人与文人式的诗
二 六言诗创作的几个高峰期
三 僧人成为创作的一大主体,道士也是不可忽视的力量
四 金代六言诗
第二节 宋代六言诗的体裁形式、题材内容、应用范围
一 体裁形式
二 题材内容
第三节 宋代六言诗的艺术技巧与特色
一 用典
二 用熟语、化用前人语
三 用口语
四 用叠字、连绵字
五 意象并置
六 对偶
第四节 宋代六言诗在句法上的新变
一 散文化句法
二 突破“二、二、二”式普通节拍
小结
第五节 宋人对六言诗的理论总结
一 记录六言诗佳作,评论六言诗优劣
二 开始总结六言诗的文体特点
三 论六言诗要“自在”:从理论上研究怎样把六言诗写好
四 创作实践上:通过与其他诗体的对比来探索六言诗的诗体特性,开拓六言诗的题材领域
五 出现普及六言诗的著作和选本
小结
第五章 元明清六言诗
第一节 元明清六言诗概况
第二节 元明清六言诗的体裁与题材内容
一 体裁
二 句式:绝大多数为普通句式
三 题材内容
第三节 明清六言诗理论
一 明清六言诗选本扩大了六言诗的影响
二 明清的六言诗理论
小结
第六章 六言诗的文体特点与没有流行的原因
第一节 六言诗的文体特点
一 六言诗的节奏与句式
二 六言诗中的“自在”
三 五言、七言诗的文体特点
四 六言诗与五言、七言诗相比较
五 诗体特点对题材的限制
第二节 六言诗未能盛行的原因
一 音节死板
二 “六言难工”
三 政治文化原因
四 更深层的原因:文学形式的演进与人性发展的关系
小结
第七章 六言诗与音乐
第一节 六言诗的起源与音乐
一 源于音乐:由配乐歌唱的六言句,产生了全篇的六言诗
二 汉乐府歌辞向六言诗的演变
第二节 南北朝时音乐的民族融合
一 我国古代的音乐系统一直都处在动态发展过程中
二 南北朝时音乐方面的民族融合与胡乐之广受欢迎
三 隋唐音乐系统中,胡乐比例较重
第三节 六言诗作为歌辞得到发展
一 南北朝时期的六言歌辞
二 初唐的六言歌辞
第四节 胡乐对六言诗体的影响
一 《回波乐》《三台》《倾杯乐》等胡乐性质的曲子
二 胡乐的音乐特点与应用
三 从胡乐的六言歌辞看胡乐对六言诗体的影响
小结
第八章 六言诗向词的演变
第一节 唐代六言声诗调演变为词调
第二节 由唐代《三台》演变来的一组词调
一 《三台》与《三台令》《调笑令》《古调笑》《宫中调笑》《转应词》
二 《三台》与《伊州三台令》
三 宋代万俟咏的《三台·清明应制》
四 《三台》与《三台春》
五 《三台》与《开元乐词》
六 《三台》与《长干三台》
第三节 六言诗向词转化的技术手段
第四节 以六言诗为词的观念
参考文献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